分享

陆生作:缺观察,缺逻辑,缺思考的学生作文

 左手作文法 2021-01-28

本文作者:陆生作

写作训练:读《丁香结》,写景理结构作文,花草树木石头等任选一样自己熟悉的,最好具体到某一样花草树木。

一位同学写梧桐。他对梧桐的认知只有两点,一高大,二叶子像巴掌,然后没有了。

一位同学写桂花,桂花的特点,一小,二香,然后又没有了。

从中反映出几个问题,可归纳为三点:

第一点,缺少观察。

第二点,缺少逻辑。

第三点,缺少思考。

梧桐树就在身边,却熟视无睹。

虽然作文是情动而辞发,有感而作,实不必刻意观察,但基本的常识还是应该具备的吧。

熟视,不一定无睹,也会烂熟于心,关键是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好奇心。

写作训练需要刻意,一回生,二回熟。

观察一棵梧桐树,我们呆想想,一棵梧桐树有树干,树枝,树叶,有果实,有树皮,这每一个点都能写出东西来。这罗列,首先是一个逻辑,一棵树的构成。

至于梧桐树的各部分如何,桂花树的各部分如何,才需要观察,甚至细致入微的观察。

可是很多同学连一棵树的构成都没有列出来。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没有这个逻辑,没有这样考虑问题的习惯意识。

加上他又没有观察过梧桐树,所以下笔很吃力,不知道写什么。即使写,也是硬写,缺胳膊少腿,不够完整。

不少同学还经常写一些自己不熟悉没有把握的东西,然后坐在位置上给老师提问题。

还是平时花点时间,刻意地把自己家旁边的那些植物认识一下,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春到秋,以及它们的用途,在时间、空间、用途上观察它们,认识它们。

这样至少能起到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文当中少不了环境描写,很多同学的作文是没有环境描写的。如果你认真观察过,在做文章时,环境描写就能够写出来,而且写得准确。

第二个,你对这个东西很熟悉了,涉及到写景状物的文章,就非常容易了。写得有底气,而且容易人无我有出新意。

还有就是思考。五六年级的同学,该往哲思方面去了。

要学会思考,怎么样从一个景物当中得到一点启示一点理。

比如梧桐树,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要换皮。它为什么要换皮?因为它要长大。就像蛇换皮,虾蟹换壳。

这理在哪呢?不要太爱惜自己过去的外表的光鲜,舍掉吧,不舍得就是限制,舍掉了就是成长,进入另一个阶段。

比如桂花,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香,随风飘,十里香。你闻到香味的时候,往往还没有看到桂花树呢。我们可以闻香找桂花。

这理在哪呢?酒香也怕巷子深,先把香味飘出来,别人就会沿着香味来寻找。人是不是也该这样呢?先做好自己,有实力,然后让人见识到你的能力,有实力是基础,能力的表现就是桂花香,别人会来欣赏你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也有几位同学表现不错,比如一位同学写《小草》,没有具体到某一种草,他用了草这个宽泛的概念。

他写了草的样子,几个地方的草,语句准确漂亮有画面,关键在有思考,从景到理:一棵草,在缝隙当中都能够成长,我们人不该像小草这样吗?坚持,坚韧,绝处逢生,人生有意义。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它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就是从景物中导出了人的道理,这就是在相似的地方作深度思考。大自然是人的老师,我们总是借外物才能见识自己的内心。

陆生作课后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