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肇始中华文明的伏羲八卦

 一人一心一念 2019-11-10

  

肇始中华文明的伏羲八卦 

  1.无证据证明其有,并不能证明其无

  在淮阳,拜谒了太昊陵,我们要前往的第二站便是伏羲始画八卦之圣地——画卦台。画卦台又名八卦台、八卦坛,相传伏羲在这里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观万物,并依照龟背纹理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可以说,画卦台是伏羲文化的发轫地,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升起第一道曙光的地方。

  不过,关于伏羲、关于其始作八卦,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浓厚神秘的神话色彩,并伴随着形形色色甚至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因此,在前往画卦台尝试打开伏羲文化的第一道门以前,我们认为有必要先理清一些观点。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当一个民族渐渐发展,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问题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不同的解答时,文明也就产生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似乎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神话,可是对先民来说,却都是合理的解释。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就认为:一切文明都源自神话。

  神话是通过先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反映了先民对宇宙、人类本身的思考及解释。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马堡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卡西尔认为:神话不完全是哲学,但是哲学思维与神话世界观之间是衔接的,哲学是人类认识和生活的导向系统,而在原始时期,神话履行着这样的功能。若把神话的思维形式排除在外,那么神话就是一种原始时期的哲学。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便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培元先生在其所著的《伏羲与周易文化》一文中便指出,神话传说是历史叙述的一种方式,与文字记载相比,具有特殊的历史功能。他认为,神话作为一种隐喻文化,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历史;传说作为口头语言,以世代相传的方式叙述了历史。当人类有了正式文字之后,便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伏羲文化就属于这种情形,因此,不能以神话和传说是非文字记载而轻易否定其历史的真实性”。

  跳出神话的思维形式,抛开神话这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后,重新审视伏羲,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国家文博副研究员、淮阳县伏羲文化研究专家李乃庆认为,伏羲是人不是神,他被神化,而不是神话。他在其所作的《太昊伏羲的神化和神话》一文中说:“伏羲时代距我们太久远,时代的更迭,大自然的冲刷,加上先民们也没有想到要如何‘青史留名’,那时的文化是很难留存和被发现的,或者是没有及时发现,(仅凭这些)就断然否定没有伏羲其人其事,是极其错误的……伏羲的故事是历史的传说,而不是神话传说。”

  而伏羲始作八卦,是中国文明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有史书可依的。最早记述这一事实的是《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著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里把伏羲说成是“王天下”的圣人,不仅反映出伏羲是当时最大部落的首领,还反映出当时出现了最早的社会组织和国家雏形。司马迁的《史记》虽然没有为伏羲写“本纪”,但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又在《日者列传》中引司马季主之言说:“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这是以史书的形式最早记载伏羲作八卦的事实。此后,扬雄的《解难》、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也都提到过伏羲始创八卦。

  不过在“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学派——疑古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人,他们的疑古精神具有反封建传统的意义,他们用近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他们只注重研究关于古代历史传说的变化,对历史文献持一味怀疑的态度,而且其中有些结论未必是正确的。尤其是随着近代地下文物的不断出土,证明古人的许多记载都是正确的。

  对于伏羲始创八卦,蒙培元先生所持的观点更加科学。他在《伏羲与周易文化》一文中说:“对于古代的人文历史,是很难单纯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证明或推翻的。除非用证伪的方法,有充分证据否定其存在,否则,用所谓的无证据证明其有,则并不能证明其无。人文历史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是由人参与并不断创造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一件现成的器物。对于伏羲作八卦,也应如是观。”

  理清了上述观点,我们才能客观面对人们口口相传、形形色色的神话传说,才能通过画卦台走向历史的深处,触摸玄妙八卦,开启领略伏羲文化的那道门,以窥中华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2.蹉跎画卦台

  据说鸿蒙之始的淮阳,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乡泽国。而现在,淮阳城依然四面环水,是一个“漂”在水上的小城。

  县城东北,一里之外的神龙桥东侧,湖面上坐落着一座土丘。站在神龙桥上看,这座土丘就像一个伸入湖中的小岛。土丘之上便是伏羲画卦之画卦台所在,因伏羲在台上观龟画揲蓍卦而得名,被誉为“无字天书”的伏羲八卦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坐落在沉静龙湖中的画卦台是淮阳最悠久、最具代表的古迹之一。

  陪同我们前往画卦台的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李乃庆先生。研究伏羲文化20年、自称伏羲守陵人的他一直以来都将科学、严谨、审慎的态度融入自己的研究中,并致力于剥除人们披在伏羲身上的那层厚厚的神话外衣。

  56岁的他不顾烈日的炙烤和我们一起前往,让我们感动之余倍加庆幸,感动于他的支持,庆幸于我们的问题总在不经意间被他轻易解决。

  “台上的原有建筑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全部拆除,一处完好珍贵的风景名胜随之荡然无存。”身处画卦台,李乃庆不无惋惜地说,“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建筑,是2002年以后由个人出资新建的。”

  李乃庆介绍,画卦台作为淮阳历史最悠久的古迹之一,始建于何时无法考证,但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一统志》、《陈州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八卦台在县北一里,古伏羲氏画八卦于此。”《太平寰宇记》云:伏羲于蔡水得龟因画八卦之坛。清顺治《陈州志》载:“《路史》注云:‘今宛丘城北一里有伏羲庙、八卦坛。’”

  但淮阳历经战乱,又多次被洪水淹没,到明朝时,画卦台上的唐宋建筑已倾废无几。李乃庆说,画卦台曾在明朝得以修复,和太昊陵一样,台上庙宇有详细文字记载也是从明朝开始的。

  据记载,明正统三年(1438年), 知州张志道增筑亭、垣、周十二门、石刻一座。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州唐方鼎建大殿七间,石刻四座东西厢房各三间,门一座。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知州李应沾修之,立坊于西,匾曰“观察遗址”。万历初,知州洪蒸增卷棚五间、八角亭一座,内塑伏羲像。后知州许汝升继立坊于旧处,匾曰“则图古遗”。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大殿三楹。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修正补葺,重修殿宇。至清末叶,八卦台只存大殿五间、大门及八角亭一座,宋代伏羲铜像一尊,唐代李北海书“伏羲画卦台”石碑一通。

  民国十七年(1928年),画卦台正殿被当时的行政长官肖楚才拆除,只存大门一座。据《淮阳名胜古迹散记》记载,至1959年,画卦台上遗存的仅有高五六丈、粗六七尺的古松一株,俗称“八卦柏”,明万历年间石刻两方,一为“先天图”(俗称“石算盘”),已破裂,半埋土中,另一为御史方大美的诗。其余唐宋明清的碑碣都荡然无存。

  1962年,淮阳县人民政府将画卦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时,画卦台再遭破坏,台上文物损坏殆尽,“先天图”连同御史碑一同消失,只剩下“八卦柏”孤独地守候在那里。

  一直到2002年,当地一位民营企业家出资对画卦台进行了力求保持原貌而又有所创新的重建,画卦台才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连接古与今的画卦台,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度过了后人无法考证多久的蹉跎岁月,历经战火、天灾、人祸,时而兴旺,时而荒废。它浮在水面,浮在历史的表面,仿佛希望我们能读懂它蕴含着的原始历史记忆。

      

             太昊陵里的八卦坛

3.伏羲蓍龟画八卦

  鸿蒙之始,人类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伏羲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伏羲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定居宛丘后,他时常盘坐水中一小岛(画卦台),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苦思宇宙奥秘,追年逐月,风雨无阻。此时,蓍草和白龟这两个祥瑞之物的出现,使长期致力于大自然规律研究的伏羲捕获了一种灵感,因此,他仰观天象悟出“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俯察蓍龟画出八卦,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有关伏羲及伏羲画八卦的传说很多,淮阳与别处又有哪些不同呢?     

  通过李乃庆,我们了解到,淮阳县伏羲文化的研究专家都认为,伏羲在淮阳蓍龟画卦有其历史必然性。

  太昊伏羲氏为成纪人,上古时期,成纪处于渭河上游。在氏族部落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太昊伏羲氏率部落从西向东,沿渭河上中游徙至陈仓,入关中,出潼关,沿黄河干流东迁,最后选择豫东平原宛丘定居下来。

  氏族部落的迁徙活动扩大了伏羲的视野,使他有机会捕捉更多的自然信息,为画八卦提供了智力素材。在伏羲氏族部落迁徙的路线上,都留有伏羲画八卦的传说。从“八卦”所代表的八种事物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来看,这些都与先民的渔猎生活紧密相关,是直接影响生民生计的基本环境因素。在迁徙过程中,伏羲沿途兼并和吸收了一些从事农牧业的氏族,学到许多从事原始农作和养畜的知识。正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不同氏族间的联姻与融合加快了,伏羲氏族部落也由小变大。

  伏羲定都宛丘,占据了古中原的核心地带,成为中原大地上的“第一帝王”。而蓍草和白龟在宛丘的出现让致力于研究大自然规律的伏羲捕获到一种灵感,在灵感的引导下,终于始创出八卦。

  在淮阳民间,伏羲画卦传说由来已久,尤其是伏羲观龟画卦传说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历代文人学士纷纷以伏羲揲蓍画卦、白龟为题材,咏叹画卦之事。明代诗人宋塘留有咏白龟池的诗:“草满池塘壕碧流,曾闻灵物此中浮静含索甲符帧瑞,光灿元文表卦畴。蛙吹空闻喧薄暮,鸥群任尔散清秋。一时阐进阴阳秘,千古令人咏未休。”明人王良臣留有《白龟灵池》一诗:“寒碧平开土一弘,庖羲从此注精英。天生神物呈神瑞,地泄元机兆圣明。剖破阴阳从背现,肇来奇偶自爻生。谁知有象含无象,止水无波分外清。”

 太昊陵里的蓍草园、太昊陵前的蔡河(蔡水)、《陈州府志》记载的“上古伏羲氏得白龟于蔡水”以及流传于当地的“伏羲凿池养白龟”传说都印证了伏羲在淮阳观龟蓍草画八卦的故事。

  4.伏羲八卦启文明

  尽管史书有记载、传说有说法,但现在仍有一部分人认为伏羲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始创八卦的。对于这些意见,李乃庆认为“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伏羲创八卦”。李乃庆说,八卦是有先天和后天之分的。伏羲所创八卦为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推演而成的。先天八卦揭示的是自然规律,在那个时代,伏羲已经发现了这些规律并能够用八卦符号来代替或表示。“现在社会上‘八卦大师’的所作所为并非伏羲的先天八卦,同时,也不都是后天八卦。如果把他们混为一谈,并否定伏羲创八卦,说成是迷信,是不懂伏羲文化、不懂伏羲八卦的表现”。

  伏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现象,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发明创造了八卦,他用一条长横线“—”代表“阳”,两条短线“--”代表“阴”,进而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合图画出乾、兑、离、震、巽、坎, 艮、坤八种形式,分别代表方位和自然现象:乾为正南,代表天;兑为东南代表泽;离为正东,代表火;震为东北,代表雷;巽为西南,代表风;坎为正西,代表水;艮为西北,代表山;坤为正北,代表地。其中,乾、坎、艮、震属阳卦,坤、兑、离、巽属阴卦。

  后天八卦是从伏羲先天八卦演绎而来的。一曰《连山》,又叫伏羲易,是夏代的易学。以艮卦为首,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二曰《归藏》,也叫神农易,是殷代的易学。以坤卦为首,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三曰《周易》,商末周初,周文王拘羑里,而推演《周易》。以乾坤两卦为首,象征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如今,《连山》和《归藏》均已失传。

  因此,伏羲的先天八卦是后天八卦之源,后天八卦是先天八卦的演变和发展。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之体,后天八卦为先天八卦之用。先天八卦讲的是宇宙、空间和天地,后天八卦讲的是天、地、人(包括生物)。

肇始中华文明的伏羲八卦(中)

画卦台院内的八卦图

  伏羲先天八卦无文字,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千变万化,包罗万象,论证了天道即宇宙自然的起始、形成、运行的规律。而《周易》,实际就是伏羲先天八卦的继承者和注释者。文王演周易,六十四卦全然是伏羲先天八卦符号一个没改,全盘接受。六十四卦命了卦名,作了卦辞,明了卦义,上下一脉相承,一气相通。另外,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没有明确地讲八卦和周易,但从实际内容看,老子也是伏羲八卦和周易的实践者和总结者。比如论天道运行和发展规律,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和伏羲文化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天道运行和发展规律,实质是一样的。

  今人所熟知的易经八卦是《周易》,又称《易经》。《易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经和传,经是《易经》的原文,也是《易经》的基础内容。经文十分简洁,全文不到五千字。传是解释说明经的,相传最早为经作传的是孔子。有了传,《易经》才文字通释,所以,后人把传看作《易经》的一部分。因此,古人有“易历三圣”之说,也就是说,《易经》经历了伏羲、周文王、孔子的创制才最后成为完本,这本书是伏羲、周文王以及孔子三位古代圣人合作的结果。

  众所周知,中国的易经文化,对于国人来说,有着深刻的影响。很多专家都认为,《易经》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一本书,是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历法学、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建筑学、军事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易经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它是中华古文化之源,是传统科学的精华,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探索价值。

  由此可见,易经之本源——伏羲八卦,对于中国的文化起到了奠基作用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并将继续影响下去。

  伏羲,对于中国文化居功至伟。他始创八卦,肇始了中华文明。

  而在国外,伏羲八卦也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以它为基础的易经则被称为科学的皇冠,是超级科学。

  李乃庆告诉我们,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正是在伏羲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触动灵机,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

  据李乃庆介绍,1667年,莱布尼兹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一台加法机,引起他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1701年秋末,正当54岁的莱布尼兹为创造乘法机冥思苦索、无路可走时,突然间收到了他的法国传教士朋友从中国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居然发现,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雏形,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四十卦正是从0到63这六十四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位制数形。

  可见,伏羲八卦对电子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是有其历史性贡献的。

  正因为伏羲八卦的巨大影响,国际易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高度评价了伏羲文化:“易经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易经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易经是预测科学、决策科学。”著名科学家冯友兰先生说:“易经是宇宙的代数。《易经》是一部最古老难懂的天书,是宇宙的真经,是自然界真理的化身,是一部破译宇宙奥秘的天书。”

  在有限的视野和认知情况下而成的伏羲八卦,历经数千年沧桑岁月,对后世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对多领域产生如此不可估量的作用,这让我们不由从心中发出赞叹:伟哉羲皇!

  5.八卦柏的玄妙

    

    

  6.白龟的现代传奇

  有了企业家的出资,曾经毁于一旦的画卦台上的建筑得以修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包括大殿、八卦亭乃至大门都是新的。

  不过,新的仿古建筑群中,有一颗长势奇特的柏树,透着浓浓的古意。李乃庆告诉我们,据说这颗柏树是伏羲栽下的,并取名八卦柏。这颗八卦柏文理拗聚、虬枝盘旋,当地人称其“神柏”。

  据考证,这颗八卦柏的确已有千年的历史。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走近它时,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它好像都在躬身迎着你。

  “北看北歪,西看西歪,南看南歪,东看东歪。”李乃庆说,八卦柏充溢着一种令人神往的玄秘。

  当地流传一个关于八卦柏的传说:伏羲画了八卦,因担心泄露天机上天怪罪,就在一个夜晚把八卦图埋在了画卦台中央。为便于查找,伏羲又从台东南角拔了棵柏树栽上做记号,然后左一脚、右一脚地夯土。就这样,东边一脚,柏树向东歪;西边一脚,柏树向西偏;南边一脚,柏树向南斜;北边一脚,柏树向北倾。

  当地相传,其实这就是伏羲当年布下的八卦阵。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在淮阳,许多人是相信的。

  多少年过去了,画卦台上这棵神秘的八卦柏,至今还是北看北歪、西看西歪、南看南歪、东看东歪,它所透露出的玄机妙理,是不是与伏羲八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7.白龟的现代传奇

  说到伏羲画八卦,当地人自然就会想到白龟。按照传说,伏羲当年“得白龟于蔡水,在画卦台前凿池养之”,仰观俯察,最终依白龟龟纹画出了八卦。

  在画卦台新建的大殿前就有两只石雕的白龟,它们是按相传伏羲画八卦依照的那只白龟放大一百倍的比例雕刻的。这对龟是雌性,背部乳白色,腹部纯白色,结构是:背中有甲5块,表示五行;由此而外左四右四共8块,表示八卦;左右连接背中上下2块,共10块,表示十天干;背中余3块,表示三才;周边左十二,右十二,共24块,表示二十四节气;腹部有12块,表示十二地支;背部、腹部再加上四肢与尾首,共64块,表示六十四卦,这一系列奇特的数字均与阴阳八卦之数暗合。

  李乃庆为我们提供的一张清乾隆年间的画卦台手绘图中显示,当时画卦台前确有一方水池。不过,在伏羲画出八卦后的几千年里,再也没有人见到过白龟,画卦台前的白龟池也早已与龙湖连成一片。于是,在宛丘、在淮阳只留下了一个流传数千年的有关白龟、白龟池的美丽传说,让人半信半疑。

  不过在1984年的8月16日,印证这一传说的奇迹发生了。淮阳东关16岁少年王大娃(大名王德成),竟在白龟池所在水域真的钓出了一只白龟。这只重1斤3两、生物年轮鉴定为265岁、龟甲上有8块大图案24块小图案的乳白色白龟,让传说变成了现实。

  白龟的出现,使生物学界和史学界十分震惊,这不仅因为白龟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而且它的出现使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史书记载得到了佐证。因此,白龟引起了中国史学界、生物学界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学者、考古工作者纷至沓来,进行考察、论证,前来观赏白龟者达数万人。当时,《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等各大报刊及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对白龟出水的消息做了报道。

  钓出白龟的王大娃也因此成为淮阳的名人。本次文化之旅,我们自然要见一见这位见证传奇的人物。曾在淮阳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任过职的沈达顺带着我们在淮阳西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对面的“德成文具店”找到了王大娃。渔民出身的王大娃如今已是一位生意人,育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生活得衣食无忧、幸福美满。

  从王大娃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了白龟出水的全过程:

  1984年的王大娃尽管年少,却已是一位有着4年经验的“老渔民”。尽管他在小学时期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贫困,他不得不放弃学业继承了爷爷、父亲的渔艺,在水中讨生活。当年8月16日上午9点多,他将自己用高粱秆和尼龙线制作的50多个“滚龙钩”下到了画卦台前的一片水域准备钓黑鱼,下完钩子之后他便回家了。下午4点多,王大娃回到这里开始起钩。一连起了40多个“滚龙钩”,却只钓上来一条小黑鱼,王大娃很是懊恼。起到最后两三个鱼钩时,已经灰心丧气的王大娃却发现了异物——一只白龟浮在水面上。

  “滚龙钩被它吞了进去,我小心翼翼地铰断鱼线,把它放入鱼篓,之后便收拾完剩下的‘滚龙钩’上了岸。刚一上岸迎面便碰到了一位老婆婆。她让我把白龟拿出来,仔细看了一番后叮嘱我:一定要好好护养,千万不要伤害它”。

  “我把白龟抱回家中,精心护理了一个多月。”王大娃说,当时的淮阳县博物馆得知此事后,从我这把白龟收走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大娃才意识到白龟的神奇。于是,之后每逢初一、十五,王大娃总会带些食物去喂食白龟。直至现在,王大娃家中还摆放着一张放大了的、装裱好的白龟照片。

  为了更好地保护白龟,淮阳县有关部门在画卦台上建了白龟房,创造了适宜于白龟两栖生活的环境,并派专人捕捞鱼虾饲养和看护。通过观察了解到,白龟的特点是每年农历二月或稍迟三月复苏,开始吃食。最喜吃螺蛳,也吃小鱼小虾。进入农历十月下旬呈冬眠状态,不吃不喝,三五天稍饮些温水。白龟生长极度缓慢。一般规律是:春暖花开吃食时,长约25克,但到冬眠不食时,又恢复原来体重。到1987年8月,收养了3年的白龟,体重共增加50克,1992年10月再称重量时,较年前增重150克,平均不到3年长50克。到1997年,白龟体重仅增加50克。

  “白龟曾产过蛋,我见过。”王大娃告诉我们,“不过专家说孵不出幼龟。”关于这一点,沈达顺表示他也听说过,但是没见过。我们在淮阳遍查资料得到这样一段记载:“关于(画卦台)白龟的性别问题,河南省水产养殖专家初步鉴定为雄性。但1993年秋, 白龟忽然产了一个软皮蛋。据专家考证,龟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的。沼泽龟、陆地龟和海龟,大致在28~30摄氏度以下时,为雄性;在30~32摄氏度以上时,则为雌性。1995年,白龟又产下14个龟蛋,1996年再次产下10个龟蛋。但这些龟蛋因不是受精卵,不可能孵出幼龟。” 

  1997年香港回归时,淮阳有关部门组织了白龟“回归”仪式,钓出白龟的王大娃亲手将出水13年之久的白龟重新放回龙湖白龟池所在水域。王大娃回忆当时的放生场景时说:“白龟入水后,上浮3次不愿离去。”同在放生现场的沈达顺也见证了这一奇特现象。

  当年的香港《大公报》是这样报道放生白龟一事的: 

  日前,出水13年之久的稀世白龟,重又放归河南淮阳县的龙湖中。淮阳各界两千多人观看了放归现场。

  这只260多岁的白龟,是1984年8月16日由淮阳东关少年王大娃在龙湖中钓出的。白龟呈乳白色,重1斤3两,头颈伸缩自由,四肢爬行灵便,两只绿豆似的小眼十分明亮。龟甲中间有8块大图案,周边有24块小图案。

  白龟的出现,使生物学界和史学界十分震惊,这不仅因为白龟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而且它的出现使古老的神话传说和史书记载得到了佐证。相传,6000多年前, 东方夷族的著名首领伏羲氏在蔡水捉到一只白龟,他常常临池仔细观看揣摩龟甲的49块花纹图案,受到启迪,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在小岛画成了轰动后世的先天八卦。《易经》对此事作了记载。

  人们推测,这只白龟可能是伏羲所养白龟的子孙,把它放归龙湖,与“家人”团聚,对于保护自然生态,不绝白龟香火,使这个“历史的活档案”代代繁衍都是有意义的。

  这只从白龟池出水的白龟,呈乳白色,重1斤3两,生物年轮鉴定265岁,脖颈、四爪呈龙纹。龟甲纹路象征八卦、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之象之数

  在西方,著名的《荷马史诗》所讲的特洛伊大战,也曾被一般人看成完全的神话故事。但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谢里曼确信《荷马史诗》的历史素材不会无中生有。他最终通过发掘,完成了特洛伊城址的重大发现,揭示了希腊古典时代以前的文明。伏羲故都出水的白龟,也和特洛伊城被发现一样,被认作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活文物”载体。

  这只白龟身上的各个组成部分竟也与天干地支、自然五行相对应。

  人们普遍认为白龟6000年再现,当为民族发达的标志,国运昌盛的象征,而且昭示了中华古老传统文化必将大放异彩的前景。

  白龟现世,不仅解开了数千年来关于“伏羲于蔡水得白龟凿池养之”的谜团,诠释了易经八卦起源的千古之谜,而且将历代文献记载及民间传说变为现实,印证了6000多年前太昊伏羲氏于蔡水获白龟,凿池放养,昼夜观察,始作八卦这一传说的真实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