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多巧合碰到了一起,还能叫巧合吗?

 神风行者无疆 2019-11-10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征和2年 前91年

是时,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有与无,莫敢讼其冤者。充既知上意,因胡巫檀何言:“宫中有蛊气,不除之,上终不差。”上乃使充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求蛊;又使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助充。

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充云:“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

太子惧,问少傅石德。德惧为师傅并诛,因谓太子曰:“前丞相父子、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且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上存亡未可知,而奸臣如此,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邪?

太子曰:“吾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将往之甘泉,而江充持太子甚急;太子计不知所出,遂从石德计。秋,七月,壬午,太子使客诈为使者,收捕充等。

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客格杀说。太子自临斩充,骂曰:“赵虏!前乱乃国王父子不足邪!乃复乱吾父子也!”又炙胡巫上林中。

【译文】这时,皇上年事已高,怀疑身边的人都在以巫术诅咒他;至于这些人到底有没有如此做,都没有人敢替他们申诉冤情。贾充揣摩到了皇上的心意,便指使胡巫檀何向汉武帝说:“宫里有蛊气,如果不设法消除,皇上的病好不了。”皇上便派江充入宫查勘,江充到了禁宫之后,首先打坏皇帝的宝座,接着到处挖地找蛊;皇上又派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帮助江充。

江充先从不受宠的夫人住所开始查办,最后依次查问到了长乐宫和东宫,到处挖掘,以至于太子和皇后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之后江充说:“在太子宫得到木头人特别多,又有帛书,上面所写的言论大逆不道;应该给皇上汇报。”

太子很害怕,便问少傅石德如何是好。石德害怕由于身为师傅,而被连坐诛杀,于是对太子说:“之前丞相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和卫氏都是因为这种事情被定罪问刑的,现在巫师和使者挖地得到了证据,不知道是巫师放的呢,还是本来就有,百口莫辩。不如假传圣旨将江充等人逮捕下狱,然后再追究他们的奸计。况且皇上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和太子的家臣去请安都得不到回应;皇上生死不明,而奸臣却这样猖狂,太子就不想想秦朝扶苏的教训吗?”

太子说:“我身为人子,怎么能擅自诛罚!不如去甘泉宫谢罪,没准能得到宽赦。”太子打算亲自前往甘泉宫,但江充却急着逮捕控制住太子;太子没办法,就接纳了石德的建议。秋季,七月,壬午(农历初九),太子派人假扮皇帝使者,前去逮捕江充等人。按道侯韩说怀疑使者身份,不肯束手就擒,门客就地击杀韩说。太子亲临监斩江充,骂道:“赵国的狗奴才!以前告发了赵国太子,使得太子被废,父子反目!这还不够吗?还要来离间我们父子的感情!

【解析】一、人物志

韩说:材料中的韩说,是韩王信的曾孙,韩王信投降匈奴,详见警惕拿“为你好”为借口的人。高后时期,韩王信的妻子携儿子韩颓当归汉,韩颓当被封为弓高侯。七国之乱时,韩颓当功冠诸军,因此显名。

刘彻还是胶东王时,有个同学基友叫韩嫣,这个韩嫣就是韩颓当的孙子,而材料中的韩说,就是韩嫣的弟弟。

石德:万石君石奋的孙子,之前有写过,文章太多了,找起来浪费时间,不找了。父亲是丞相石庆。太子少傅石德,这家伙真是幸运,整个巫蛊之祸下来,教唆太子起兵,判死罪,以钱赎死,活了下来。其实还是汉武帝不想杀他,真想杀他,钱是不管用的。

皇后:卫子夫,卫青的妹妹

江充:详见江充的骤然得志和上位后遗症

扶苏:秦朝时太子,详见权谋史观:扶苏跌倒在哪里?

二、巫蛊疑云

这已经是第三波巫蛊了,这篇材料看下来疑点重重。首先是砸龙椅事件,(上乃使充入宫,至省中,坏御座,掘地求蛊;江充、韩说、章赣、苏文这四个家伙,只有韩说资历稍微深点,有侯爵在身,其他几个都是弟弟。

这几个家伙,但凡吃了一粒花生米,也不会醉成这样,也不敢上来就把皇帝的龙椅砸了,这四位大哥之所以敢这么干,很显然给他们勇气的不是梁静茹,而是汉武帝。是汉武帝授意他们上来就砸龙椅的。传递的信号嘛,很明显,就是给这一次搜查定调,不设上限,谁都要接受调查。

疑点二:在这个时候,汉武帝为什么要故意跑到甘泉宫去?太子刘据为什么造反?他怕的不是罪名被坐实,怕的是皇帝已经不在人世了。试想,如果皇帝已经死了,自己反倒被江充控制了起来,失去战斗力,岂不是下场跟扶苏一样?

疑点三:上疾在甘泉,皇后及家吏请问皆不报;皇后太子,是皇帝最为亲近的人,连请安都得不到回复,这是导致刘据谋反的直接原因。但凡能够见到汉武帝,刘据也不至于谋反。汉武帝故意制造信息差,到底是因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巧合?

三、太多巧合撞在一起,还能叫巧合吗?

各种巧合之下,造成了父子相猜,发展成最激烈的矛盾。一个巧合可能真的是巧合,但这么多巧合纠结在一起,同时出现。太多巧合往往就不能再称为巧合了,往往就是人为制造的。

汉武帝是想逼反太子吗?历史众说纷纭,动机又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面子?我是不相信的。

读史,真相是什么不是最重要,关键是以历史为素材,去砥砺自己的思维和意识,读史读出来的结果,往往是自己眼中的历史,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结果,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只要能够得到启发和帮助,就算有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