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饭不难,难在于一天只有24小时

 喃哒哟 2019-11-11

1.
 
你是否也觉得越长大时间过的越快?回首往事,仿佛昨日还是无忧无虑的孩童,今天已是身负重担的中年人。
 
童年时总想着赶快长大,这样就不用对父母唯命是从,可以独当一面。如今,却只想时间再慢一点慢一点。

因为想做的事太多,想去地方也很多,穷尽一生的时间似乎都不够用。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一转眼就是一天一月一年。总觉时间如沙漏里的沙粒,越流越快。或许只是自己的错觉,时间它从古至今都是这般的流逝速度,可就是时常有此想法。

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也有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更认同下面这种说法。
 
不是时间过得快,是因为时间对你越来越重要,你开始意识到,这些年,除了年龄的增长,父母逐渐老去,而你还是一无所有。
 
2.
 
群里一个朋友分享了张早餐的照片,有馒头、小菜和粥,很是丰富。于是,另一个朋友问她馒头是不是自己蒸的。
 
这位朋友说是家里阿姨做的,还说了一段在我看来很是耐人寻味的话。
 
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做饭不难,否则厨师都应该有本科、硕博学位了,难在于时间只有24小时。
 
当然她说这话不是瞧不起厨师,而是想说时间很宝贵,该花在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事上。

可能对于她来说做饭是件浪费时间或者不太擅长的事,但对于别的人是种享受也说不定。毕竟人与人的分歧,往往在于,你在意的,我恰巧不在意,反之亦然。
 
就拿我自己来说,偶尔做一次饭,是件身心愉悦的事。做饭时,可以忘记烦恼,只盯着眼前的食材就好。有本书名字就叫《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初看就喜欢上了。
 
只是做一次和每天做,那感觉肯定是不同的。做给家人吃和作为工作又有很大的不同。
 
兴之所至,偶然做自然是好的。一日三餐和各种琐事堆积起来都得亲力亲为就烦了,这时如果经济条件足够富裕,请人代为打理当然更好。

3.

能用钱解决的事,尽量少花点时间现在,我也开始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当然也是在吃了几次亏之后。

一开始每次电脑出现了故障,我自己瞎捣鼓几下费些时间能弄好。

于是有次系统不好用,我还是决定自己重装。为此特意花钱买了u盘,看相关的书,也在网上搜了许久,结果还是没装好。

花了不少时间终于放弃了,拿到修理店找人重装结果自然是只花了几十块钱和个把小时就好了

在我这耗时耗力的事,于别人不过举手之劳。所以很多时候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对彼此都好。你省了时间精力,人家赚了钱。省下的时间,刚好可以去做自己更重要或更擅长的事。
 
4.
 
以前看过这么一个故事,课堂上一位教授往瓶子里依次放大石头、卵石、沙子和水,完后问学生们看出点什么没。
 
有的学生说:“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教授只是点头又摇头。
 
当所有学生都说完了,教授总结道:“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固定的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里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一个和人生有关的排序问题。”
 
“瓶子就好比你的一生,你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完成你的生命里程。正像你填充瓶子,那些大石头就是你即将完成的大事,例如婚姻,事业,家庭;那些小石头就是你生活中次等重要的事情,例如读书,旅行,朋友聚会;那些沙子就是生活中的琐事,例如吃饭,睡觉,刷牙洗脸;那些水就是平淡乏味的生活。” 

道理很简单,问题在于很多时候我们都分不清什么是大石头、小石头、沙子和水。这个答案恰好对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本无从参考。

5.
 
明白什么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然后将大部分时间花在那上面才是智慧的选择。
 
看那些教人时间管理的方法,常会告诉你划分出重要和紧急的事优先处理。
 
这个世界上不难的事太多了,若时间充足,谁都可以做好它们。可关键在于,时间它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时。做了这个,就没法做那个。

即便人生漫长,也不过是25000多次清晨黄昏,还有76000多顿饭的距离。

所以懂得取舍太重要了,让每天的24小时过的充实有意义该成为我们一生的追求!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