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

 青木森森 2019-11-11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1.临印已得模样了,说明你对形的把握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目前,主要是刀法问题。你现在只会用冲刀,而冲刀的爽利和古玺的线形线质有很大的距离,所以,看上去就不那么深沉含蓄了。用冲刀刻汉印类的线条是有几分讨巧的,但你只顾了冲,而基本忽视了留,线端出现了许多骨节般的臃肿。现在只能在技法层面作些交流,如果还想继续深入走下去,艺术创作观念还需学习和培养!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

 

 

2.在章法中,空不等于势。造势是章法首要考虑的问题,没有势再好的刀法表现都是枉然。章法从篆法中来,如每个篆字形态都以平正面目出现,即使再多的空白,其节奏也是平淡的。白文汉印的线形有些偏执,一律方起尖收,多少显得有些平淡无奇。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3.有一定的技法基础,缺失的是自己的审美思想。没有审美支持,技法也很难有根。如果始终这样漂着,其结果是可以预见到的。正所谓,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希望能尽快的沉下心来,补补理论课,明白大道,小毛病就能认识并改正了。总的风格是倾向于大篆古玺的,可能也刻了不少年了,技法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古玺创作的审美理解可能不太够,多方涉猎,起点多且乱,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4.古印陶的意趣很足啊!丰富的想像还可以和细腻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啊!不要为破而破,如果真的是“破”,烂印岂不都成精品了。破要和虚联系在一起,它是虚的手法,是为审美服务。边和印面的关系是皮和肉的关系。离开了肯定不行,皮肉不分也不行。这个分寸要自己掌握好!拍的有些变形,形式就不多分析了!意见供你参考啊!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5.尽早立定根本,集中精力,先求点的突破,再求面的成功!!!基础很好,现阶段多方涉猎也是有帮助的。但似乎个人审美未有确立,这一点要引起你的足够重视!!!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6.以古玺印式直接进入创作是有很大的难度的。首先是你的篆法能力还比较缺乏,就是对文字形态的变化基本上是原生态的拿来就用;其次是你的章法协调能力,还没有造势的意识。可能还受了比较表面化的书籍的误导;第三是你的刀法既不是对工具性线形的再现,也不是对书写性线形的表现。比较自发的随意的刻刻。佛像印的高妙要见到线条,有刀在笔,最终还要营造顶礼膜拜的氛围。现在看好象还没有啊!

 

 

赵明先生评篆刻评语(整理)7.恕我直言,黄牧甫的貌拙藏巧的精微之处,你还未能参透。以为直线的排叠或者满白文就是黄牧甫的全部了?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学一家需作分析。学黄牧甫者多矣,有几人出?是怎么出的?徐正濂“廉尝用心于黟山人,此刻重演故伎而能辨其异者,予视为知音。”(《并州幽客》边款)贴图你再看看,有几分黄牧甫啊?退一步说,即使你“愿为牧甫辕下驹”,但现时的世道已不再是那个文化时空了。你为什么不成为你自己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