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揭示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修复污染土壤机理

 昵称37581541 2019-11-12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硕士生孙硕在副研究员庄萍和研究员李志安的指导下,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施用对籽粒苋吸收土壤中镉的影响,揭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籽粒苋修复污染土壤的相关机理。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植物生长调节》。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民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常规的物理、化学等技术对面积大且污染重的农田土壤只具理论上的潜力。相对之下,尽管存在不少制约因素,植物修复技术仍是清除农田重金属的一个可行手段,尤其是针对农田镉污染。

研究人员发现,赤霉素和复合硝基酚钠对镉污染土壤中籽粒苋的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镉提取能力和微分布产生影响。结果显示,生长调节剂提高了镉的提取效率,其施用增加了叶片和茎中镉的含量,但根中镉含量降低。扫描电镜能谱仪进一步证实,吲哚—3—丁酸或己酸二乙酯能促进镉在籽粒苋上、下表皮细胞中累积,促进镉从籽粒苋根部向叶的迁移。因此,生长调节剂可作为有效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调理剂。

庄萍表示,通过采用易栽培、大生物量的富集植物,再辅以其他多种能提高生物量和重金属吸收量的技术手段(如施肥、化学螯合剂等),可大幅提高修复效率,从而推进植物修复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10.1007/s10725-019-0054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