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温州,了解一下这座传奇城市

 探旅 2019-11-12

每当提到温州,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温州皮鞋,温州人有钱,温州人会做生意,温州经济发达。至于温州经济有多发达就不清楚了。

今天,探旅带你走进温州,详细了解一下这座中国改革的样本性城市。

1985年,《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文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又称“小狗经济”。就是指温州个体经商户以自发的方式,明确各自分工,协同完成,有钱大家赚的模式。

在80年代,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城市。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做生意,或开小作坊的。

在1982年,温州个体户就超过10万户。

中国第一张个体营业执照就是发给温州人的。

温州人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温州做生意厉害也是所处的环境逼出来的。

当然,也与温州人精明的头脑有关。温州人会算账,温州人对数字很敏感。

据不完全统计,温州籍的数学家不低于200人,其中曾担任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就达30余人。

因此,温州有“数学家摇篮”之称。

同时,温州人会做生意,也造就了无数个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在2017年度浙商财富榜中,100名富商当中就有11个是温州籍。

温州人赚到钱,温州这座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

如今,温州是二线城市,市区人口也突破300万,全市常住人口近千万。

全市GDP总量也超过6000亿元。

如今,温州人已经不满足小打小闹的小商品,小作坊的生意了。

一部分人走出国门,去赚外国人的钱。

留在国内的一部分温州人,也分布在各地的商贸城,服装城从事批发生意。

还有的温州人不再经商,开始瞄上了来钱更快的楼市。

以前是哪里赚钱哪里就有温州人,现在是哪里的楼盘有钱赚,哪里就有温州人。

温州人不是在买房,就是在看房的路上。

不过,温州这座城市也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温州这座城市规划不好,城市建设落后,经济也没其他城市好了。

温州GDP总量虽然超过6000亿元,但人均GDP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浙江其他兄弟城市相比较了。

财经作家叶檀,曾把温州列入“最无前途的中国十个城市”之一。

她认为温州发展遇到了瓶颈,温州人有前途,不代表温州有前途。

对此,你们怎么看待温州未来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