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振东 井,对于以前人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家乡的井分为三种: 一种是供人生活的“水井”,这类井在农村最常见数量也最多。最早是大集体时候生产队组织挖井,供本队村民使用,“单干”以后,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挖井的现象越来越多,除满足自己家里用水需求外,还方便了邻里。左邻右舍隔着近的都去用扁担“挑水”。取水的时候,人站在井沿上用“井绳”拴住水桶,从井中往上“拔”水,我们当地也叫“打水”,有打井取水之意。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首先是拴着绳子的水桶被续到井底后,用手左右摇摆井绳,晃动的井绳带动水桶左右摇晃,运动中突然往一个方向加力,水桶随着惯性歪倒,桶口朝下没入水中,水桶盛满水后,“打水”的人弯下腰去分开双腿站稳,左胳膊支撑在左腿上握紧绳子,尽量避免井绳摇晃,用右手拽绳子一下一下往上拔水。“打水”的过程说起来麻烦做起来快,对于有经验的“打水”人来说,这个过程是一气呵成的。如果是个新手,并且没有人指导,那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空水桶接触水面后,桶口朝上,就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软软的长绳子,很难操控到十几米井下的水桶。所以,曾经见到过很多的新手尽管忙得气喘吁吁,井下的水桶也很不听话,常常是惹得围观的人一顿讥讽嘲笑。 另一种是灌溉用的“机井”。这种是专门用来给庄稼或果园浇水用的大口深井,井身直径大,蓄水多。因用水泵机器抽水灌溉,因此得名“机井”。这种井主要分布在田野间的庄稼地里,露天的井口,几乎没有什么标记,有时走到眼前才能突然发现又深又大的井口,经常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些离村子较近的机井,人们会在井口做一些防护,有的在井边种几棵树,有的用砖和水泥砌上井沿。在少雨干旱的季节,机井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如果机井都干了,说明这是大旱之年。 还有一种为贮藏而挖的井,叫“旱井”,意为无水的井。这种井比“水井”浅一些,主要是为贮藏而用,井底两侧一般会相对着挖两个横向洞,作为储藏室。“旱井”恒温,湿度适宜,适合保鲜,物品放入其中,过好长时间都不易腐烂。记忆中,旱井里储存最多的是地瓜,也不乏土豆、山药等其他农产品。46 老家院里有一口水井,至今有30几年的光景,也算是一口老井了。尽管记不清挖井的具体时间,但对于挖井的过程却是记忆犹新。那年春天,当父亲说要在自家院子挖一口水井的时候,一家人的挖井热情瞬间就被点燃了。尤其是我和姐姐特别的兴奋,这预示着将来再也不用到别人家挑水了,也不用担心肩膀头被扁担压得酸疼红肿了。那时候挖井是用人工作业,用的工具一般是铁锹、镐和凿子。挖井队的主力队员自然是父亲,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做帮工,几个叔叔或是要好的邻居空闲时也来帮把手。椭圆形的井,一开始挖的时候特别顺利,当挖到三四米深的时候,挖到了土层下面的岩层。岩层用锨镐开挖非常吃力,用凿子凿,握凿子的手会被锤头震得发麻。坚硬的岩层极大地阻碍了挖掘的进度,挖井的人轮番上阵,一天下来也挖不了多少,还把人累得够呛。眼瞅着挖上来的一堆堆坚硬的石头,我一开始那种挖井的激情被化解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我就问父亲:“咱这个挖法,什么时候能挖出水啊?”父亲一边干活一边对我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实话,当时我怎么也不能把挖井和磨铁杵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困惑中,挖井还在一刻不停地进行,后来,父亲和叔叔他们在挖掘工具和挖掘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例如,改用更长一些的铁钎子来开凿岩层,用少量的炸药进行爆破等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挖掘的进度。 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历险。随着挖掘的深入,井越来越深。有的时候,大人在井下凿开一些石头回到井上以后,会换我到井下,把这些石头用短把的铁锹盛到筐子里,再由上面的人把石头一筐一筐的提上去。每次我下井的时候,父亲总是提醒我筐里石块不要装太满,当筐子往上提的时候,尽量将身体贴在井壁上,以防被掉落的石块砸伤。尽管这样,还是因为有一次装太满,一块不小的石块忽然从头顶上方落了下来,“啪!”的一声落在脚下,场面非常的危险,井上井下的人都吃惊不小。有过这样一次危险经历,我再也不敢疏忽大意了。 这口井挖到十四五米深的时候,水量已经很充足了,因为是岩层,所以井水像过滤了一样,清澈甘甜,水质特别好,附近的邻居也都愿意喝这口井的水。后来,父亲又安装了当时非常时髦的“压井”取水,并将一块结实的水泥板盖在了井口上,既卫生又安全。 现在的农村,便捷卫生的自来水早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灌溉技术和贮藏水平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水井和“机井”“旱井”一起完成了自身使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对井的那种特殊情结,还是会深深的留在几代人的记忆里。 2016年12月1日完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