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到双十一:说好的东方不buy,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剁手?

 亲斤彳正禾呈 2019-11-12

又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剁手党的消费能力果然不会让人失望。

11月11日24时,2019“双11”正式落下帷幕。2019天猫双11成交额毫无悬念地创下新纪录——2684亿元,同比2018年的2135亿增长25.71%。

与此同时,京东、苏宁、拼多多等购物平台也纷纷公布了其最终战报

据京东官方消息,111日零时起至1111235959秒,“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2044亿元。

苏宁则宣布,1111日当天,苏宁全渠道订单量增长76%,苏宁物流发货完成率达99.6%,新增Super会员超过百万,移动支付笔数同比增长139%

靠下沉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拼多多,并没有对外披露“双11数据”。拼多多表示,比起数字,更在意我们的消费者有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和乐趣。如果消费者每天都能感受到“性价比”,努力就有价值。“你们满意,我们就高兴。

从光棍节到购物狂欢


在十几年前,双11对于单身狗来说,还是一个略带心酸的词语。

大家公认的说法是,1993年在南京大学的宿舍里,有4个单身男生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摆脱单身生活的孤独和乏味时,其中一个建议说11月11日恰好是四个数字1组成的,就像4个光棍,所以这天可能会是个为光棍们组织活动的好日子。就这样,只是由几个朋友想出来的主意慢慢变成了单身狗相互调侃的日子。

然而,发展到2019年,双十一作为“光棍节”的意义已经完全被网购狂欢所代替。

200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在光棍节举行网购活动。在这第一年里,只有阿里巴巴一家电商企业举行了打折活动,天猫上也只有27家品牌参与活动,当年的销售额为0.5亿人民币。

接下来的几年里,阿里巴巴加大了在光棍节当天的促销范围和力度。双十一的销售额也开始成倍增长。2013年,天猫双十一总销售额达到350亿人民币,2016年,这一数字突破1000亿,达到1207亿人民币。到2019年,这一数字再次刷新至2684亿人民币。

从小众参与的光棍节,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疯狂的购物狂欢节。用阿里巴巴现任CEO张勇的话来说,这个看来有点冒险的尝试“一不小心搞大了”。

最开始双十一仅仅是天猫内部的一次小小尝试,现在早已“出圈”,其他各大购物平台京东、拼多多等也不得不卷入这次购物狂欢。


我们为什么
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从10年前的的0.5亿人民币销售额到现在的2684亿人民币。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创造了一个增长奇迹。

每年双十一之前,都有很多人下定决心:今年双十一,什么都不买。可最后常常被打脸,买到昏天黑地

Flag立了无数个,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消费让人上瘾这件事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购物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一种让人产生愉快心情的物质),因此购物能够让人快乐,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正是这种让人快乐的多巴胺,让人们产生了冲动性消费。

当然,购物行为结束后,这种多巴胺的浓度就会下降,因此,很多人买后会后悔,发誓再也不要买了。双十一之后的大量退货也可以印证这个道理。

发展到现在,双十一已经成为了一个群体狂欢的节日,我们在买买买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服从自己的非理性思维。

朋友见面第一句,你双十一买啥;三姑大姨在家族群开始讨论,哪家的秋裤更保暖;同事闲聊变成,李佳琦的OMG真的有魔力!再加上手机短信的轮番轰炸,我们谁都逃不过双十一布下的天罗地网。双十一的购物,已经变成端午节必须要吃的粽子,中秋节必须要有月饼,成为这一天的必备品。

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曾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市场往往受情绪驱动,而非价值判断驱动。情绪相互传染,会使市场走向越来越偏离价值判断,也越来越繁荣。

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还会一年又一年地延续。在下次剁手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这次我是用理性在购物还是用情绪在买买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