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国君,传统意义上的春秋五霸之一,主要是因为他在位后期,灭了霸主吴国,取而代之成为春秋最后一霸。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把他和项羽的事迹组成了一副对联:
大气磅礴,十分励志,二人都身负国仇家恨。因此我们也可以从勾践的心路历程来浅析越国灭亡的原因! 源于春秋后期,晋国卿族坐大,楚国王室内部发生了楚共王的五子三王之乱,彼时最大的两个国家持续陷入分裂,自顾不暇,于前546年在宋国权臣华元的的提议下,举行了弭兵之会,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它们这种一线大国开始退居幕后,进而支持诸如吴越这样的中等国家争斗。晋国彼时的方针是支持与楚国相邻的吴国牵制楚国,而楚国转而支持越国牵制吴国,达成了当时各国政治上的微妙平衡! 也正式在这种大环境下,吴国快速崛起,于前506年攻破楚都,接着在前494年攻下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忍辱负重,趁吴国对外争霸,穷兵黩武之机,不断重用文种、范蠡休兵养民,积蓄实力。最终在楚国的支持下,趁吴伐齐之机,于前473年攻下吴国国都姑苏,使得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霸,更和楚国联姻,一时间风头无两!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很快泯然众人,非常值得深思! 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勾践自身的所作所为!
所以造成越国在战国时期被楚国灭亡就不奇怪了。而他们末代越王-无强更是各种作,没有认清现实。本来越国已经衰落,还想虎口夺食,打击齐楚这样的大国,最终身中埋伏,落得个兵败身死! 其实纵观越国建国的千多年时间,本为大禹后裔,在春秋末期又有勾践这样的霸主,可以说很有希望成为齐楚秦这样的大国,但是机会稍纵即逝,没有把握,这一点几乎和春秋后期到战国初期的秦国非常相似。它们出现了穆公和勾践这样的霸主,但是地处蛮荒:秦国为西戎,越国为南蛮,而越国又没有如楚国一般融入中原礼乐文明,导致没有优秀的文化,以至于诞生优秀的人才。而穆公和勾践对人才态度又如出一辙,秦穆公贤臣殉葬,越国文种被杀,范蠡隐退,只能经商为生,导致对于人才又无法吸引,加之之后的国君有没有改变这种现状,何况秦国又有魏国这样的对手,越国还有楚国这样的强邻,天时地利人和皆失,自然而然,最红秦国被揍,越国被灭无可厚非! 因此居安思危非常重要,现代创业,小富即安肯定是不可取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怕不进步,站在原地就是退步,就如春秋四强国的越国一般,历经数代吃老本,被同一体量的楚国所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