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城北十五里666 2019-11-12

从国道边到党家村有两公里,我谢绝了拉客的司机,决定走过去,因为路上有我最喜欢的北方农村冬日的苍凉。阡陌纵横的田地上,秋玉米早就收割完了,连秸秆也没能逃过火舌的洗礼,翻过的土地上还看得到黑褐色的草木灰。有的地块已经种上了冬小麦,叶子精神抖擞地立着,绿油油地充盈着来年的丰收希望。行道树则呈现出一派属于冬天的萧索味道,掉光了树叶的枝条孤零零地伸向天空,好像一排大扫帚,把云彩扫得一于二净,只留下幽深纯粹的蓝天。太阳已经西斜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是根狐苦伶们的铅笔,在路面上划过,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顺着路走上高大的土塬,脚下出现一个葫芦状的长沟谷,古老的党家村静卧其中。俯瞰党家村,几乎是一水儿的青砖墙、灰瓦顶四合院,房挨房,檐接檐,布局严谨、错落有致,构成了气势宏大的村落建筑群。一大片坡屋建筑中间,夹杂了几处平屋顶,无一例外地晾晒着金灿灿的粮食,给冬季的画面增添了些许色彩,在四合院的衬托下,高耸的文峰塔和“看家楼”如鹤立鸡群,平整的田地和如烟的树木围绕在村庄外围,村中炊烟袅袅升起,更觉古朴凝重,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这片仙境般的建筑已经历了近七百年的风风雨雨。元至顺二年(1331年),党家祖先定居于此,以种田为生,明弘治年间党家的外甥贾姓迁居党家村,至今村中党、贾两姓仍占绝大多数。

两姓共同经商,逐渐发达,富甲一方,韩城曾经被称为陕西的“小北京”,而党家村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的黄金时代,号称“日进白银千两”,修建四合院也进入了持续百年的全盛期,还一并筑起了祠堂、庙宇、文星阁等配套建筑。为御匪患,咸丰初年村民又集资筑起土赛泌阳堡及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形成。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泌阳堡就坐落在村口的土塬上,居高临下地拱卫着党家村。堡中的四合院明显经过统一规划,排列相当整齐,但不知为何绝大多数院子已是人去屋空,“古民居x级”的标牌下方,往往挂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树影映在磨砖堆缝的墙上,把个“耕读”的雕花门头映得更加沧桑,在如今这个商品经济时代,“耕读”的家训怕是很难坚持了。

院外的杂草很久没人打理,狗尾巴草、蒲公英之类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夕阳照着那些毛茸茸的脑袋,逆光看过去,金闪闪地煞是可爱,熟透了的野酸枣还挂在枝头,在冬日微风下轻轻地颤动。在堡子里行走,人没见到几个,倒是经常与鸡啊狗啊的狭路相逢,母鸡们往往是谨慎地抬头看我几眼,随即试探性地迈着小碎步,加快步频沿着墙根迅速远离;狗儿们就从容多了,靠着院墙晒太阳,只要不妨碍它的日光浴,它连眼皮都不抬。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告别壁垒森严的泌阳堡,我徜徉在古村的黄昏里。那些将一座座四合院紧紧相连的巷道,由青石板或灰砖铺就,巷道本来就窄,两旁高大气派的门楼和院墙使巷道更显深长。门楼是家庭的脸面,于是各家都比着赛着把最好的雕刻功夫拿出来,门楣、门墩和墀头,无处不雕花,木雕、砖雕、石雕,精美奇巧,炫耀着主人的审美情趣和财富,“登科”、“经明”、“吉庆有余等文字直抒胸臆,琴、棋、书、画等隐喻典雅精美。我常常站在门口光滑的青石台阶上,举头端详良久,任古朴幽远的意境包围着我。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复前行,街巷一侧陡然立起一座高大的节孝碑,石碑有基有楼,三龙捧旨图案中嵌着“皇清”二字,隽美的花边以透雕、圆雕手法表现,梅、鹤、鹿等图案栩栩如生,欲绽欲腾,华美无比,据说碑主16岁丧夫,守了一辈子节,而且孝敬长辈,邻里和睦,终于获得立碑的殊荣,殊不知这样一座如花的节孝碑背后,也许埋葬了一个女人如花的人生。

布局规整的四合院,考究精美的上马石,庄严肃穆的祠堂,还有那些隽永的家训格言,“志欲光前,惟以读书为先务;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作家风”“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勤俭治家之本,和顺富家之因。读书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根”……堪称字字珠玑,历史的气息浓郁可闻,我流连于党家村的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寂寂苍然的前朝岁月,啧啧赞叹中,不知不觉已是月上西楼。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党家村的夜安静而恬淡。村里人歇得早,不待夜色阑珊,街头已人迹罕见,温暖的灯光从高高的窗户里透出来,把精美的窗花映得更加漂亮,磨得溜光的石子路在黑夜里反射着清冷的光。老屋的隔音效果极好,长长的巷子里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荡,高墙深院中偶尔传岀几声苍凉的蒲州梆子,竞似是从深邃的夜空中直接砸下来的,让人心头一凛,转眼间又飘散得无影无踪。行至村口,如钩的残月下,沁阳堡只看得到剪影般的轮廓,它犹如站在高处的卫士,尽显神秘威武。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这样的冬夜还是待在屋子里跟房东聊聊天的好,倚着温暖的炕头,抓一把花生、大枣,剥几颗核桃,房东会指着装满照片的相框一个接一个地介绍家庭成员,说说儿孙们的工作和学习状况,脸上盈满笑意,语气带着自豪。1991年,由日本九州大学某教授撰写的《党家村》一书出版,使这个在黄土塬下寂寞了数百年的乡村受到世人关注。

中国最迷人的乡村,犹如来到了遗世独立的桃源仙境

如今开发旅游已有多年,党家村人坚持着自己的节奏和生活方式,他们就像接待自家亲戚一样接待着远方的客人,不会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大兴土木。客人来了请进家门,歇一歇脚,喝几口茶,到了饭口儿就发出邀请:“跟额们一起吃饭呗,额们这里也木有生猛海鲜,婆姨们做的面食好吃得很哩,住宿和吃饭的价钱村上都规定好了的,不会乱收钱的。”高高的土塬把功名利禄都挡在了村外,一切似乎都是百年前的样子,正是因为有了知足常乐、淡定闲适的党家村人,党家村才愈发显得珍贵迷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