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栗子

 闻理书屋 2019-11-13

  ○栗子(植物小品之三十七)

  黄玉两分紫壳开,又是板栗飘香时。
  远在六千年前,人们已经采食栗子。《诗经》中:“阪有漆,隰有栗”的诗句。《论语》也有“周人以栗”的话。另外如春秋时代的《夏小正》,战国的《山海经》,《吕氏春秋》和《礼记》等古籍均有栗子树栽培的记载。
  可见栗子在我国有久远的历史。因此也留下一些优美的轶事。《青箱杂记》云:“王文正公旦,与杨文公亿,为空门友,杨公贬汝州,公适当轴,每音问不及它事,唯谈论真谛而已。余尝见杨公亲笔与公云,山栗一秤,聊表村信。盖汝唯产栗,而亿与王公忘形交。以一秤栗遗之,斯亦昔人鸡粟之意乎?”《续仙传》云:“道人殷七七,能开顷刻花,尝一官僚招饮,殷取栗散于官妓,皆闻异香,唯笑七七者,栗缀于鼻不可脱,但闻臭,须臾狂舞,粉黛狼藉。共为陈谢,始坠。”
  栗子在我国分布很广,因此品种也多,有板栗,锥栗,茅栗,魁栗,迟栗,油栗,明栗,红光栗,罗田栗,二露栗,毛板红,处暑红,九家种等三十多个品种。
  我国古代诗人对栗子也是情有独钟,苏辙有诗云:“老来身添腰腿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光晚,三咽徐收白玉浆。”陆游《夜食炒栗有感》:“齿根浮动欲吾衰,山栗炮磻疗夜饥;换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范成大的:“紫斓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还有元诗人张新雨《新栗寄云林》:“......首奉云林三百颗,也胜酸桔寄书回。”等等,不胜枚举。
  栗子相称千果之王,其营养丰富,可以充饥,而且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作为营养滋补品,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尤其对肾虚者疗效显著,亦有“肾之果”之美誉。秋天,正是板栗飘香的季节。当看到炒熟的栗子颗颗饱满,粒粒金黄。色泽鲜艳、风味佳美,食之颊齿留香的糖炒栗子时,一定会食欲大发的。
  古书有记载【三元延寿书(未查到,转录)】:“白果食满千颗杀人。”元代吴瑞著的《日用本草》中说:“白果味甘平、苦涩有毒。”所以还是尽量少吃,至于中毒表现,古书这样说:“昏霍、发惊、引疳。”应该以烹调为主,不能生吃,在烹饪前需先经温水浸泡数小时,然后入开水锅中氽熟后再行烹调,使有毒物质溶于水中并受热挥发。为确保安全,即便熟食也应适量,成人每次不超过二十粒,还有用白果煨紅棗,其中白果仁五枚、龙眼肉十克、红枣五个,天早晨服用一次,适用脾肺虛弱引起的眩晕眼花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