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在墓碑上刻下15个大字,此墓300年来无人盗掘,原因扑朔迷离

 相逢就是缘 2019-11-15
2019-08-08 08:21 文化有约

转自:网络

顺治皇帝是大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庙号世祖,可以说是大清朝的开国之祖,而且后世之君康熙皇帝又是雄才大略,平定四方,四海归心。


民国初年,孙殿英盗掘清东陵,可谓是轰动一时。然而,清东陵里面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座陵墓却没有被盗掘,这是为何呢?

这座逃过盗掘的陵墓就是清孝陵,清孝陵位于昌瑞山的主峰之下,它从顺治皇帝驾崩开始修建,历时三年完工,整体上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更是有着中国历代帝陵当中最长的神道和最宽的石牌坊。

但是如此规模巨大的陵墓为什么会在民国初年那个盗墓活动猖獗的时期,安然无恙呢?


第一、康熙皇帝在墓碑上刻有15个字

顺治皇帝是大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庙号世祖,可以说是大清朝的开国之祖,而且后世之君康熙皇帝又是雄才大略,平定四方,四海归心。

所以康熙花了大手笔来修葺顺治皇帝的陵寝。外部修葺得极为奢华,但是却在墓碑上刻上了15个大字:“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

正是这十五个大字,明确的告诉了盗墓贼们,孝陵里面没有宝贝,挖了也是白挖,所以有些盗墓贼看到这15个大字之后,直接就放弃了对清孝陵的挖掘。


第二、清孝陵极为坚固

由于顺治皇帝是大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康熙帝极为重视对顺治陵寝的建造,不仅仅外表规模宏大,而且对于墓室的建造也极其坚固。

在民国初年,清东陵一共遭遇了四次盗挖,其中包括孙殿英的大规模盗墓,但是每次挖到顺治陵寝的时候,就算是用炸药也炸不开墓门,而清东陵又有诸多帝王陵寝,盗墓贼们自然也就放弃了这块难啃的骨头。

第三、民间传说顺治皇帝出家了

顺治皇帝从小就笃信佛法,长大之后,更是对佛法更加的痴迷。1661年,年仅23岁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传位给年仅八岁的康熙。

这一事件来得甚是突然,甚至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年轻力壮的皇帝会突然驾崩,所以民间就有传说,顺治皇帝并没有死,而是因为董鄂妃的死伤心欲绝,去了五台山做了和尚,究竟是真是假,至今仍扑朔迷离。


但是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盗墓贼们可能也会认为顺治的墓里面根本没有顺治的尸体,这不过是一个衣冠冢罢了,自然不值得盗墓贼们去探寻。

第四、顺治皇帝很可能是得天花而死

顺治18年的一天,皇宫内院混乱异常,朝廷上也停朱批用蓝批,这本是国家危急存亡之时的非常之举,说明此时国家确实有大事发生。

原来是皇宫内出了天花,年仅八岁的皇子玄烨也出了天花,昏迷不醒,没过多久皇宫里就传出了顺治皇帝驾崩的消息。

清朝的皇帝大多能文能武,身体强健,为何正值青壮年的顺治皇帝会突然驾崩呢?如果顺治皇帝不是诈死,那就只有一个原因――染上了天花不治而亡。


虽然现在天花病毒已经被基本消灭,但是在300多年前的清朝染上天花就是不治之症。

盗墓贼们之所以不去盗掘顺治皇帝的陵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怕染上天花。

顺治皇帝到底是出家了还是染上天花而亡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但是这个谜团却保护了顺治陵墓不被挖掘,也可以说是一大幸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