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200年,巴西为什么没有成为发达国家?

 xiaqiu2000 2019-11-15

▲米宅海外提醒:本音频大小9.97MB

巴西新总统博索纳罗年初上台以来取消了对一些发达国家的签证,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中国则是巴西取消签证要求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时间,巴西成为了许多国人关注的焦点。但除了足球和桑巴,我们对这个国家知之甚少。

巴西自1822年宣布独立,基本和美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之后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

1

地理因素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南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土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南美最大,世界排名第五。

巴西的地形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约占全国面积的60%,一部分是亚马逊河流域的巴西平原,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巴西多数的自然资源,都远离港口。以蔗糖为例,在20世纪以前,如果不是在港口15英里范围以内种植,运输成本都非常高,不利于出口。

在缺乏铁路、公路和卡车运输的早期,巴西的许多农作物都无法发挥有效的经济价值。

亚马逊河流过巴西的热带雨林,虽然形成了冲积平原大片的雨林,但其土壤并不肥沃,而利于种植的土壤,其河流又不能通航,即使大面积种植,也难以运输,难以利用现代化手段施肥耕作。

巴西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却缺乏优良的港口。即使到了近代,世界经历了工业革命,国际资本如果要投资巴西,必须先考虑该区域的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

这些前期投资,往往花费巨大,私人资本往往不能负担得起,这也就阻碍巴西吸引外部资本的能力。

2

殖民地和奴隶制

15世纪初期,扩张是葡萄牙社会的各个阶级、社会集团和组织的利益所在。黄金和香料是葡萄牙对外扩张最渴望得到的财富。

1499年7月,从印度回来的达伽马,为葡萄牙打通了购买香料的通道,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热潮。

巴西的发现远没有像达伽马到达印度那样引起葡萄牙举国震动。1500年3月9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率领船队从里斯本出发,在4月21日这天,登陆了巴西的土地。

发现巴西

此后巴西只是只作为一块儿资源不明,甚至地理轮廓都还不清楚的土地出现。在许多年代中,人们认为巴西只是一个大岛屿,是印第安人、鹦鹉、金刚鹦鹉待的地方。

巴西的名字也来源于这里的“巴西木”,一种本地的木材。这种树的树干颜色很红,可以被用做染料,木质坚硬,可以用来做家具和建轮船,可见“巴西”最初在葡萄牙人眼中的定位。

虽然巴西的发现最初没有引起葡萄牙过多的兴趣,但从政治上的考虑,西班牙王室决定对巴西进行殖民开发。经过前期殖民者对巴西的占领,巴西逐渐变成了为欧洲提供矿产、食品和市场的殖民地。

为了在这片殖民地开采获得的原材料,1550年到1855年之间,被运往巴西的奴隶达4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是男性青年。

巴西奴隶

巴西的东北部开始了大面积的甘蔗种植,用于生产蔗糖,同时食品生产和畜牧养殖也得到了有效发展。巴西为宗主国和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初级商品。

1807年11月,法国军队进攻葡萄牙,直捣里斯本。西班牙王室在英国军舰的护卫下,被迫迁往巴西。巴西虽然迎来了葡萄牙王室,实质上在贸易上从此受控于英国。

1814年,欧洲战争以拿破仑的失败而结束。葡萄牙国王堂·诺昂成为了堂·诺昂六世,在一番犹豫之后,堂·诺昂决定启程回葡萄牙继承王位,将自己的儿子堂·佩德罗留下来,担任摄政王。

摄政王佩德罗随后与葡萄牙王室决裂,决定留在巴西,并于1822年12月1日,被加冕为皇帝,接受了堂·佩德罗的帝号,效忠葡萄牙王室的军队被迫撤出里约热内卢。

英国承认了巴西的独立,并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贷款给巴西,用以赔偿宗主国200万英镑,补偿葡萄牙失去巴西殖民地的损失,英国顺理成章地成了巴西的债权国。

19世纪前几十年的巴西经济,咖啡在巴西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的咖啡出口到美国以及欧洲地区。咖啡的生产,还要依托原始的生产方式和黑人奴隶。很长一段时期内,巴西就是咖啡,咖啡就是黑人,单一的经济生产模式,让巴西很难发展出先进的工业。

1864年,巴拉圭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巴西赢得了战争,但又因此欠下了英国大量的战争债务,便更加依赖咖啡贸易来偿还。

巴西咖啡种植

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依然是巴西商品的第一出口国。在1870年—1873年之间,巴西向英国的出口占出口总值将近40%。同时,巴西绝大多数的商品都是从英国进口(占总值的53%)。这也使巴西失去了自主发展的可能。

另一方面,巴西的咖啡种植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适合种植咖啡的中南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而东北部地区,随着蔗糖业的衰落,就愈加落后。

3

充满矛盾的市场

1822年,巴西宣布独立,并建立了君主立宪整体。这种政体与美洲殖民地建立的共和制截然不同。

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建立的政权长期处于虚弱状态。葡萄牙王室迁往巴西以后,为了调和与地方的矛盾,任命了许多出生于巴西的寡头为地方官,并授予大种植园主世袭的贵族头衔和各种荣誉。

佩德罗一世

真正的权力分散于地方土地寡头手里。中央与地方只维持着松散的关系。

18世纪,葡萄牙王室曾做过几次集权努力,但由于王室衰落,各庄园主在自己的领地内建有一整套管理制度,并拥有家族军队,成了巴西真正的主人。

奴隶的使用充斥在社会经济生产的各个领域,这也造成巴西的生产方式受到制约,城市发展缓慢,市民阶层的力量弱小。

1822年9月7日,巴西独立,这是巴西寡头与西班牙王室摄政王相互妥协的结果。是自上而下、和平的演变,新政体并没有触动社会性质,依然保留了巴西的奴隶制、政治分散性和土地寡头经济。土地寡头势力借助君主立宪政体,合法地加强了自己的政治权力。

这种相互妥协和相互制约,一直延续到了巴西王室的二代。最终演变成了皇权、寡头势力和共和联盟的对立。随着皇权的衰退,巴西于1889年,建立起了共和国,即仿照欧美的现代整体,并颁布了宪法,但实际仍然是寡头统治。

4

两个巴西

热图利奥·瓦加斯是巴西近代历史上绕不开的人物。1930年至1945年,以及1951年至1954年,他两次出任巴西总统,前后共达18年。

瓦加斯

他在军队的支持下,推翻了巴西受大庄园主和资本家控制的旧政府,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对巴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以总统制为核心的联邦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权。

他削弱了地方势力和军队势力,摆脱了亲缘关系和政治恩惠的官僚体系,建立了文官制度,为现代巴西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瓦加斯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扶持本国工业,但是由于策略过于保守,降低了落后产业被淘汰的可能性,在生产设备上,巴西依然依赖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供应。

到了1960年代,军政府调整之前进口替代的策略,要求由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重视出口,提出了“出口即出路”的口号。在政治和经济上更加靠近美国。

1964年到1985年,在军政府统治的21年里,巴西一度还见证了“巴西奇迹”,经济快速增长。

不过弊端也非常明显,长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失衡,工业有所发展,但广大农业人口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而且贪腐现象严重,行政效率较低,巴西经济非常脆弱,经历了石油危机,巴西陷入了债务泥潭。

老百姓说,有两个巴西:一个是富人的巴西,一个是穷人的巴西。贫富的分化,也造成了国内政治势力的分化。

严重的贫富不均,造成社会矛盾加大,巴西领导人不得不用高速经济增长,换取执政的合法性,大举外债维系高速增长,却加剧了巴西经济的脆弱。一旦国际上出现经济动荡,巴西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也使近代的巴西,丧失了变为强国的机会。

建国从1822年建国至今,近200年时间,巴西没有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对外,它从殖民地,变为欧洲、北美的原材料输出国,对外前后依赖葡萄牙、英国的庇护以及与美国的结盟。

巴西国内长期受寡头政治争端的困扰,即使军政府瓦加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历了巴西奇迹和经济高速增长,巴西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脆弱——社会贫富分化,地区发展不均衡。

不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在近十年来先后举办了世界杯和奥运会,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新油田的发现,巴西是世界排名第十的石油出产大国。

巴西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