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劳拉·E·伯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利诺伊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讲授“人的发展”课程三十余年,并在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担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学校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个人言语的发展等方面,其论著在世界多个顶级学术刊物发表,享有广泛赞誉。 关于本书本书是作者历时三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在美国众多高校被列入“心理学必读书目”。考察范围囊括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对人生发展每一步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是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的全方位指南。 核心内容第一,如何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理解婴幼儿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影响;第二,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经历的一些心理转变;第三,人在中年以后的心理发展问题。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是一套上下册的丛书,中文版总计大约136万字。我们会分三部分,为你讲述书中精髓:怎样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理解人的一生,解决人生中的常见问题和困惑。由于这是一套讲心理学的书,并且是心理学当中一个比较前沿的分支。为了让你更好理解接下来的内容,我先把“毕生发展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知识体系当中的位置,给你做个梳理和介绍。 提到“心理学”这三个字,很多人并不陌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也愿意把它当作一门科学去学习。现代心理学起源在19世纪末。1874年,德国生理学家威廉·冯特发表了《生理心理学的原理》。他在序言里曾经非常“有雄心”地宣布“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学科”,也就是“心理学”,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狂妄?如果把威廉·冯特还原到那个时代,你就会发现,他说这话还真不是夸夸其谈。 比如在这之前仅仅五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在这之前十几年,达尔文出版了他那部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物种起源论》。那个时候,正是一个新学科不断涌现的时代。果然,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终于脱离了哲学等传统学科,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学科”诞生了。而也靠着这股敢于“开天辟地”的精神,他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这就像人们盖房子:先打基础,再一层层往上垒砖。正是在威廉·冯特建立起“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基石上,才有了后来你知道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提出“五层需求理论”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等等。再往后呢,整个20世纪可以说是心理学蓬勃发展的一百年,相继产生了很多新的分支。比如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和今天要讲的“发展心理学”等等。那么发展心理学和其他分支有什么不一样?又和今天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是什么关系呢? 应该说,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学科。它的各个分支,也是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来划分的。比如认知心理学,就着重探究人“心智”的运行方式;神经心理学偏重于脑的结构功能等等。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是从年龄这条线切入,研究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转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年龄可不只是成人。它还包括了人的幼年时期。更进一步,还要从受精卵、胚胎的孕育起算。因为在心理学家看来,人首先是一种生物。他的性格、气质和成年以后的表现,自然要受到基因遗传、成长环境等方面影响。这种早期的影响,会像“胎记”一样,跟随人的一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们都把“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划等号。因为发展心理学这个分支,从它诞生到成型,刚好是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疾病,很多人寿命都不长。所以那时候的研究范围通常很窄。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外部环境稳定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大幅度提高,心理学家们也有精力坐下来,重新审视人的发展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毕生发展心理学”诞生了。它把视野从儿童拓展到了成年和老年,真正实现了“从胚胎到死亡”的全过程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的“升级版”,毕生发展心理学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毕生发展观”。也就是说发展是持续终生的,并不存在哪个年龄段最关键。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年轻人更多是“增长”,老年人更多是“失去”。但在毕生发展观看来,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是有得有失的,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也正是因为如此,“终身学习”才是要贯穿人一生的。 说完了毕生发展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当中的位置,那么回到这本书《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上来。这里的伯克,也就是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伊利诺伊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同时,她还是一位非常权威的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这本书就是她凝聚了30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教学经验编写成的,在美国很多高校都被列入心理学专业的必修书目。 由于这套书涵盖了人的一生,体系非常庞大,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给你解读。第一部分,我将会讲到怎样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理解婴幼儿时期的成长对人一生的影响;第二部分,我会讲到成年人和青少年经历的一些心理转变;最后一部分,我来谈一谈人在中年以后的心理发展问题。 首先,我会从人的性格、安全感和思维这三个方面,来给你讲讲人在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展。下面,我就来一个个说。 先来看今天第一个观点: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中国人经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学者说西方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恶”的基础上。其实,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是相对主观的判断。毕竟好、坏、善、恶,是一种简单的二元标准。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性格这东西可不是非黑即白的,它不能用简单的二元标准来判断。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毕生发展心理学是怎么看的呢?它认为:人的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并且在不同领域、不同年龄,这两方面作用都不同。如果用简单的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分情况、随发展”。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选取了13000多对双胞胎进行统计性研究。之所以选择双胞胎,是因为双胞胎的血缘关系决定他们有非常相似的基因,这样便于对“遗传因素的影响”进行观察。 在观察中发现:这些双胞胎智力的相似度,远远要比普通人之间的智力相似度更高,并且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相似度更高。所谓“同卵双胞胎”,就是指由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又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胚胎。在所有类型的双胞胎中,这种“同卵双胞胎”的遗传基因是最相似的。所以,这个现象说明至少在智力方面,遗传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除了智力,其他方面呢?研究中就有这么一对墨西哥籍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以后,被纽约的两个家庭分别收养。直到很多年以后,因为一个共同的朋友,两个人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对姐妹在重逢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相同之处。比如说:喜欢同样款式的衣服,都是班里的中等生,都喜欢熬夜,都爱跳舞等等。 这说明遗传因素对智力以外的其他特质,也有很大影响。不过,当心理学家们再次对这13000对双胞胎进行更深度的调查,就发现这样的规律:遗传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它并不像智力方面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还会降低。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恰当的环境会激发遗传因素的作用,不恰当的环境会限制遗传因素的作用。比如说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对各种乐器特别敏感,但他生活的地方恰恰没有这种环境,慢慢的这种遗传特质得不到表达,就被抑制住了。在他后来的人生当中,可能并没有表现出更强的音乐能力。 同样,在社会规范方面也是这样。按照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的行为倾向的确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比如有的孩子天生好动,有的孩子天生安静,但这些只是基础。而对于系统化的社会规范,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这个形成的过程很大程度就取决于环境。就比如说早期父母教养。一般来说,在幼儿早期,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往往来自父母的反馈。比如他破坏了一件玩具,你告诉他这样不好;当他把这些玩具放回“该放的”位置,你告诉他这样很好。这些评价都会慢慢在孩子心里沉淀下来。 而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是两岁左右,孩子就已经能够把这些反馈“组装”起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也是人形成所谓“良心”的关键时期。在世界很多不同的文化当中,都有一些专门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所谓“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哈德逊湾的印第安人会说,孩子学会了“推理”;而斐济群岛的人则说,孩子变得“懂事儿”了。不过无论如何,它不是像之前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或者“人之初性本恶”。因为“善恶”不是单纯的心理学概念,而是包含了很多社会文化因素在里边。孩子先天能够定的,只是他自己个体行为的方式。至于后边怎么和社会“接轨”,怎样树立“善恶观”,甚至说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些只有在后天的教养当中才能慢慢形成。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训斥,甚至接受体罚,孩子长大后往往就有更多反社会的倾向。相反,即便某个孩子在遗传上有那些所谓“恶”的因素,如果他受到善待,得到更多爱,也可以改变今后的性格走向。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观点: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不像智力方面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还会降低;而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和后天的教养有关。 下面给你讲这部分的第二个观点:早期的依恋发展塑造人成长以后的安全感。在你身边,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人:他们暴躁易怒、敏感多疑,动不动就会发火。从心理学上讲,这些都是“不安全感”的表现。或者进一步来说,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都和人在早期“依恋”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 这里说的“依恋”,并不是一个文学上的词儿,而是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它是指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的情感连接。这种情感连结,能让人在和其他人的交往当中产生愉快的体验,面对压力的时候得到安慰。一般来讲,六个月以后的婴儿,会依恋那些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熟人,特别是父母。比如当妈妈走进房间的时候,孩子会露出开心的微笑;当妈妈把他抱起来的时候,他会用小手摸妈妈的脸和头发;当焦虑或者害怕的时候,他会爬到妈妈的腿上。这些都是“依恋”的表现。 早在19世纪,弗洛依德就曾经指出:婴儿和母亲的情感连结,是以后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这句话没有错。不过,他在一百多年前的研究当中,仅仅把“喂养”当作“依恋”的基础,这就有很大局限了。在后来更新的心理学研究中证实,婴儿不仅能对喂养的人产生依恋,还可能会对兄弟姐妹、祖父母,甚至房间里的物体形成强烈的依恋,比如说地板、玩具熊等等。这些东西,可从来没有喂养过他们。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依恋”感呢?如果你单纯从直觉去想,可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看,还真没这么简单。因为毕生发展心理学是把人放在“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当中去观察的。在这种观察下,依恋是进化的产物。它可以增大物种存活的几率。或者再进一步说,这是人类自然进化出来的一种繁衍策略。 很多低等生物,比如说青蛙,他们采取的就不是这种策略。虽然有《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童话故事,但这只是把人的情感加在动物身上。实际情况是,当青蛙的卵孵化成蝌蚪以后,它们基本就“各自奔天涯”了。青蛙采取的“繁衍策略”是尽可能增大后代的基数,或者说尽可能产更多的卵,这样,即便有一些环境变化,或者遭到天敌的进攻,他们依然能够保证有足够多的后代存活下来。但人就不一样了。因为人一次性产生的后代数量不可能那么大。并且,人在早期没有像蝌蚪那样的自由行动能力,所以,他必须靠“依恋”,想方设法把成年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方面,就比如婴儿常见的“分离焦虑”。当他们依恋的人离开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又哭又闹。孩子其实是在用他们的方法把大人“叫回来”。 不过这种“分离焦虑”并不是永久的。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一定行动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进化当中的“生存武器”就会慢慢淡化,分离焦虑也会随之慢慢消失。甚至孩子会和父母商量。比如,有的孩子会对爸爸妈妈说“能不能讲个故事再走”“能不能早点回来”等等。 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依恋的发展。比如说家庭环境、父母的婚姻质量、有没有兄弟姐妹等等。甚至包括父母在童年时候的依恋记忆,也会影响他养育下一代时对自己孩子的依恋反馈。毕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能够客观冷静地讨论他们自己童年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感通常能够正确处理;而那些对童年回忆抱有困惑、甚至怨恨的妈妈,对孩子的依恋感也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会进一步地影响孩子依恋阶段的健康发展。 有意思的是,在对不同文化的研究中发现:父亲的疼爱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非洲中部,有一个现在还狩猎的部落——阿卡人。阿卡人的生活里,父亲一天里有多半时间都待在孩子目光见到的范围之内。他们每天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时间,是其他文化形态里父亲的五倍之多。因为出于狩猎需要,阿卡人的夫妻关系往往非常亲密。两口子白天一起合作打猎,晚上一起做饭。父亲照顾孩子的时间就多了。这样,在阿卡人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就有更强的安全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那么,在了解了“依恋”的原理之后,对于正在做父母或准备做父母的人来说,该怎么对待孩子的“依恋”呢?最简单的,就是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尽量减少孩子失宠的感觉。同时,对孩子要求“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不要小看了这些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这些都会在他们成长以后得到加倍的回馈。 这就是给你讲的第二个观点:早期的依恋发展塑造人成长以后的安全感。成年人的不安全感,一般都和幼年时期的“依恋”障碍有关。依恋不仅指喂养的人,还包括其他人和物。这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可以增大物种存活的几率。“分离焦虑”是早期依恋的典型表现,当孩子长大会慢慢淡化。家庭环境、父母的婚姻质量都对依恋有很重要的影响。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 下面来跟你讲第三个观点:“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魔幻思维这个词儿,听起来很玄,但实际上它距离你的生活一点儿都不遥远。什么是魔幻思维呢?你看,每个人大概都有过这样一个阶段,就是你在很小的时候对着一个玩具说话,或者蹲在地上对着蚂蚁说话,你觉得他们都能听懂你的话。即便这些记忆早已经模糊不清了,你一定也看到过身边的很多孩子有过类似的行为。 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单纯的“幼稚”。实际上,在毕生发展心理学上,这是有着系统解释的。它叫作人的前运算阶段,大约出现在人的2-7岁。简单点说。这里的“运算”指的就是人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前运算”阶段,指的是:人已经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用游戏、模仿,甚至“魔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所以,魔幻思维意思是说,孩子会用成人看来非常有魔幻意义的方式来理解世界,比如说他们会认为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房间里有精灵、妖怪、小仙女等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两岁以前,人还没怎么真正接触外面的世界。但两岁以后随着慢慢会说话了,也有了一定行动能力,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一下子就增多了。这个时候当很多之前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扑面而来的时候,孩子就需要一种心理机制来进行调节。调节的表现,通常是思维方式上的“以自我为中心”。 这里的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惯常理解的“自私”,而是说他会把之前的感知方式迁移到新的世界当中。比如刚才说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主要就是针对这个阶段孩子讲的。因为,他还没办法完全理解像蝌蚪、青蛙这类两栖动物的变化关系,但他知道自己对妈妈的依恋。所以当你跟他说小蝌蚪也是像你和妈妈一样,对大青蛙有依恋,他就会相信。 像刚才说的“魔幻思维”,也是感知迁移的一种。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有生命的,那自然界的其他很多东西也都是有生命的。比如说打雷、下雨。成人会用“水蒸气凝聚成雨滴,云层摩擦生电”等等科学规律来解释,但“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会认为那是“神仙打开了雷电的开关”才会打雷,因为这是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统计研究后证实,绝大多数3到4岁左右的孩子,会相信“仙女、妖怪、精灵”等等这些超自然力的东西。但随着四岁以后,对事物原理的慢慢熟悉,这种思维就会逐步减少。比如很多孩子会慢慢知道圣诞老人原来是由人来扮演的,太阳月亮原来是不会说话的,等等。而到了六七岁以后,孩子就慢慢过渡到“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和理解能力又会进一步增长。比如当你把水从一个细高的瓶子,全部倒进一个又矮又粗的杯子,他就会知道水的多少并没有变化,只是容器的形状变了。这些在“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是很难理解的。但这又是一个必经阶段,所以他会用一套特有的思维方式来建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所以,“魔幻思维”其实是在为今后的心理发展打基础。 所有的孩子,都是以差不多相同的顺序,经过这几个认知发展阶段,但每个孩子发展的快慢不一样。所以对家长来说,要给孩子足够宽松的环境,启发他们发现自己,探索世界。对老师而言,要关注到每个孩子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不用同一个标尺来衡量。对孩子存在的疑问要及时给予解答,引导他们提高认知能力,让思维慢慢完成过渡。 这就是第三个观点:“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人在幼年阶段的魔幻思维,不是单纯的幼稚。它是人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人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所以,需要用游戏、模仿甚至“魔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对家长和老师来说,要注意引导、启发,引导他们正常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总结 到这里,上部分的内容就给你讲完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不像智力方面影响那么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影响还会降低。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和后天的教养有关。 第二,早期的依恋发展,塑造人成长以后的安全感。成年人的不安全感一般都和幼年时期的“依恋”障碍有关。依恋不仅指喂养的人,还包括其他人和物。这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可以增大物种存活的几率。“分离焦虑”是早期依恋的典型表现,当孩子长大,会慢慢淡化。家庭环境、父母的婚姻质量都对依恋有很重要的作用。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 第三,“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人在幼年阶段的魔幻思维不是单纯的幼稚,它是人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人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所以,需要用游戏、模仿甚至“魔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对家长和老师来说,要注意引导、启发,引导他们正常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下面,我们将进入人的青少年和成年时期。这是毕生发展心理学当中人的心智全面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心理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又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呢?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 你好,欢迎回来,我们接着为你解读《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书第二部分:怎样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理解和解决成年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在上部分我们讲到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但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跟后天教养有关。早期的依恋发展,会塑造人成长以后的安全感。“分离焦虑”是早期依恋的典型表现。当孩子长大,会慢慢淡化。父母要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对孩子“被关注”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馈。另外,“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叫做“前运算阶段”。人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 之前提到过:生发展心理学,是把“人的一生”作为考察对象的。它研究的,是从“人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所以,在上一期介绍儿童阶段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这一期将进入人的青少年时期,并慢慢过渡到成年时期。在这个阶段,也是人逐渐社会化的阶段,这个过程会出现哪些新的问题呢?比如,人的“性别认同”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人在成年后选择职业时候,都经历哪些心理变化;爱情是怎么从“最初的激情”到“长期的陪伴”等等常见的问题。 这部分音频,我会从性别认同、职业选择、情感和自我认同四个方面给你讲一讲怎样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理解和解决成年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下面,我就来一个个说。 先来看第一个观点:性别认同是一个从生理到社会逐步演变的过程。你可能会觉得性别嘛,简单。人生下来不就分男孩、女孩了吗?实际上还真没这么简单。进一步来说,如果单纯只谈性别,它是一个生物学上的问题,但如果说到“性别认同”,可就是一个心理学甚至是社会学上的问题。男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男人?女人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女人?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不认同自己的性别,想要实施变性手术?从“毕生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都有深刻的原因。 动物实验表明出生前服用雄性激素,会让更多哺乳动物增加攻击性,并抑制母性的哺育行为。在人身上,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婴儿期,男孩儿通常比女孩儿主动性更强,女孩比男孩更敏感,善于观察自己的情绪。成年以后,女人往往比男人有更强的语言能力,男人则是空间感和逻辑思考能力更突出。 不过,这些并不能成为性别认同的唯一因素。在一些文化里,比如说泰国的一些家庭,男孩从小被当成女孩培养。他长大以后,就会体现出更多女性化特征,甚至在心理上,也认为自己是“女儿身”。而夏威夷的一些原住民也有“两魂人”的概念。他们认为人身体里同时生活着男女两个灵魂,只不过有时候,男人的灵魂出窍,就表现为男人;女人的灵魂出窍,就表现成女人。 毕生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幼年时期就形成了一些性别角色观念,但这些观念还不够稳定。比如六岁以前,孩子看大人给布娃娃换上另一种性别的衣服,就认为布娃娃的性别变了。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把性别和外表建立起稳定性的关联,只是简单地认为性别和外表有关。这种关联是随着人的成长慢慢塑造出来的。这其中既包括父母、老师、同伴,也包括整个社会的大环境。 比如在很小的时候,男孩拿到的玩具通常是汽车、变形金刚,女孩拿到的通常是芭比娃娃、漂亮的小衣服等等。父母也会有意识强调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因此,经过类似家庭教育的孩子走到一起,就形成了性别隔离。也就说男女之间,已经不只是单纯生理上的区别,在社会交往上也形成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现象。据统计,在六岁左右,孩子和同性别的伙伴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异性伙伴在一起的时间高出3倍。这样,之前的“性别意识”就逐渐被强化了。比如当男孩玩娃娃,女孩玩汽车,就可能招来同伴的嘲笑。 再长大以后,人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不断提高,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电影、电视、文学等等这些大众媒体,就越来越发挥作用了。它们往往不是像早期父母、老师那种“要求式”,而更多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在成长当中会不自觉地把它们当成“参照系”去模仿,并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性别认同就慢慢形成了。 不过,这种最终的性别认同也不是绝对的。通过刚才的分析,你可以看到性别认同,是一个从“自然到社会”的完整过程。这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后来的性别认同障碍。比如一个人在出生之前,体内的激素水平就是和其他胎儿不一样。或者,在后天的教养环境中,孩子经常被当作另一个性别打扮等等。最常见的,就是在一些单亲家庭当中,如果这个家庭长期缺少父亲或母亲的角色,子女成长以后,很多时候也往往会体现出一些跨性别的特征。比如女孩子表现得大大咧咧,做事鲁莽;而男孩子心思细腻,多愁善感。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观点:性别认同是一个从生理层面到社会层面逐步演变的过程。人的性别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后天的教养和成长环境,都会影响性别认同的形成。在人的早期,还不能把性别和外表建立起稳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随着进入社会以后不断强化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性别认同障碍。 下面给你讲第二个观点:同一性构建是人生幸福的关键。“同一性”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人把跟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和别人不一样的“自我”。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说白了其实就是三个字:我是谁? 在处理“我是谁”这件事上,毕生发展心理学提出了“同一性构建”的问题。它所关注的可不是“你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生”这样的表象,而是涉及了你在人生发展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性格、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等,并且这个维度不止于现在,它还包括了你的过去和未来。你是靠什么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的。可以说,这里的“同一性构建”,是把考察的视野放到整个宇宙当中来寻找那个“唯一”的你。 为什么“同一性构建”这么重要呢?往深了说,他是一个人“生存意义”的哲学问题。作为通俗化理解,这也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对“我是谁”的问题长期搞不清,他就很容易出现做事情浅尝辄止、漫无目的,甚至消极处世等等不良状况。这么说可不是危言耸听。根据统计研究发现,“同一性”不稳定的人群,遇到事情通常会采取回避态度。他们不愿意谈论个人决定和个人问题,更容易受到当前压力的影响,甚至在遇到一些重大变故的时候,一些人还可能会选择吸毒,甚至自杀。 那么既然“同一性构建”这么重要,它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就是说,人随着成长本身就能够做出一定自我调节。比如人在少年时,会用一些人格特质来描述自己。比方说聪明、有才干、贪玩等等。但这个时候,由于思维局限,还不能把这些特质整合起来,形成对自己的完整判断。他们会经常搞不清“我到底是聪明呢,还是贪玩呢”? 用成人的视角看,这俩明明就不矛盾嘛?可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这偏偏就是他们经常困惑的。并且,随着社交圈的扩大,和老师、同学、家长、小伙伴等等不同人相处,表现出的状态也不一样。这个时候,这种困惑还会加深,他们经常会因为“哪个是真正的我”而感到矛盾。不过这种矛盾,通常在进入成年以后得到化解。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学会“分情况讨论”。比如一个人可能会说“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健谈。因为他们喜欢听我说话;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很沉默。因为他们老是不认真听我说话”。你看,健谈和沉默,本来是两种不同的特质,但这个时候,人已经能够根据对象不同,分情况看待了。 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哪个是真正的我”?应该说两个都是。只不过在不同情况下,表现不同而已。就这样,理想、信念、价值观这些元素,经过一系列恰当的整合,人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评价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词汇,同时也包括了将“要做什么,遇到挫折该怎么办”等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有了这些之后,人才能从容应对今后的更多困难,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在很多研究中发现,在家庭环境当中,孩子如果和父母关系过于紧密,往往会造成“同一性”构建困难。因为一旦父母的意见长期占据主导,用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取代他们自己的探索,就会延缓孩子“同一性构建”的过程。比如父母经常说“你就是这样的人”“什么什么事儿,就应该这么办”,这些都会打断人本来应该有的自然探索过程。所以,“同一性构建”是一种“整合能力”。但在整合之前,要先形成“多维度”的标准,才能从不同方面去认识自我。作为父母,要在保持亲密关系的同时,给孩子一些自由度,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作为学校老师,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多组织一些开放式讨论,鼓励从不同的价值观理解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开放的氛围里,真正找到“我是谁”。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二个观点:同一性构建是人幸福的关键。“同一性”是心理学专业术语。简单理解就是:我是谁?“同一性构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随着成长,本身能做出一定自我调节。人在少年时,会用一些人格特质描述自己。但由于思维局限,还不能把这些特质整合起来。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学会“分情况讨论”,形成“评价系统”。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一些自由,鼓励从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去尝试探索。 下面来给你讲第三个观点:职业选择是人社会性人格的完善。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最终的职业选择上,会达到一个“小高峰”。这个时候,人开始全面接触社会,思考未来,人格会得到不断丰富。按照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的不同阶段对职业有不同的心理诉求。这种诉求和外部世界的调整和妥协,也塑造着人“自我意识”和“社会感”的逐渐成型。 在小学左右,孩子更多是对未来职业的幻想。这种幻想,通常受限于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因为,这个时候的信息往往来自父母和老师,再或者是一些大众传媒,比如动画片、儿童电视剧等等。如果你问一个孩子“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他们可能会说“想当医生、想当科学家、想当艺术家”,不过这还很难说是他们自己真实的想法。在很多持续多年的心理学实验当中,通过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人在幼年时期说的“长大要做什么”和今后从事的实际职业,几乎没什么关系。 但到了11到16岁左右,人进入青少年期,这个时候他们说的话往往就“靠谱”多了。一方面是因为接触到的信息更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的心智慢慢成熟,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方向。这个时候,对职业的考察就开始融入了兴趣因素。比如有的人说“今后想做医生”,那他几年以后,还真可能就做了医生。 在20岁前后,人基本上全面进入社会,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考也更趋于平衡。他们会逐渐缩小职业的选择范围,把兴趣、性格和现实经济因素进行权衡。因为人的性格有不同类型,在考虑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很多人会基于性格对一些职业产生偏好。比如对一些进取型人格,勇于冒险,相对强势,你让他非常安逸地在一个地方做机械、重复的工作,他可能真就“坐不住”。反过来,对安定型的人,从事那种波动性较大的行业,比如销售,他也会觉得“压力太大”而最终选择更换职业。 很多老人可能会说“年轻人心浮气躁,不踏实工作”。但实际上,从早期的初步就业,到中期离职再重新调整方向,同样是对人格的完善。几十年前之所各种职业相对稳定,是因为在当时,无论可选的范围和自由度都没那么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行业不断涌现,年轻人可选的更多了,这种“磨合”也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根据一项统计调查,工作两到三年时,往往是人职业发展最不稳定的区间。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年轻人基本能够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无论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换下一份工作,这都是对自身的探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调整以后,人就会慢慢安顿下来,继续完善自身的社会性人格。他们需要知道怎样做好本职工作,怎样和同事相处,怎样跟领导打交道等等。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成年人开始形成更全面的自我评估。比如在一些组织里,怀有很高抱负的年轻人必须经常下调自己的期望。因为他们会逐步认识到职场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状的,高层管理的岗位毕竟只占少数。必须平衡最终诉求和现实的关系,才能保证心理上安定,也能让“目标感”更强。 在一项针对美国电信公司的调查当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晋升机会较多的男性,把重心转向家庭的年龄往往比那些晋升机会少的男性更晚一些。因为,对于后者来说“反正也升不上去”了,那倒不如把更多时间用来陪伴家人,享受生活。这是他们在工作之外形成的另外一种“平衡”。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了第三个观点:职业选择是对人社会性人格的完善。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早期的幻想到后来的现实,和信息获取和认知能力有关。人会基于性格对一些职业产生偏好,会通过初步就业,了解真实喜好之后再重新调整方向,这些都是对人格的完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调整以后,人会慢慢安顿下来,继续完善自身的社会性人格。 下面给你讲第四个观点: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是爱情的正常状态。除了工作,感情生活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其中,爱情可能占比最重。对毕生发展心理学来讲,无论是怎样的爱情,它们最终都会遵循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 在爱情刚刚开始阶段,巨大的“性吸引”是非常强烈的。这个时候尽管人存在理智,但往往爱恋的欲望会占据主导。对正处在恋爱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对方“怎么看,怎么好”。但慢慢的这种激情之爱的强度就会减弱,逐步让位给介于“爱情和亲情”之间的亲密关系,过渡到陪伴状态。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不是代表“感情变淡”了呢?实际情况恰恰不是这样的。如果换一个角度,把人类的爱情放在整个生物进化的“大视野”下看,其实激情只是副产品,而陪伴才是占据主导的。比方说在史前时代,人和自然界各种天敌做斗争。当时的男女在一起,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繁衍后代,照顾后代。在对外狩猎和对内家务方面,分工协作。 但想一想,如果单纯为了这么“实用”的目的,未免太“单调”了,又怎么能高效地组织起“男女搭配”的共同体呢?这个时候,最原始的“激情”就进化出来了。性的吸引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把男女两性结合在一起,也让本来相对松散的人类组织,可以形成一个个有序分工的“小团体”。人类种群的繁衍和哺育后代的能力,也因此大大增强。 再然后,随着人类文明的延续,这个早期进化痕迹就被保留下来了。到了现代社会,虽然早已经过了“刀耕火种”的时代,但男女两性仍然会被“性的吸引”所左右,只不过这个时候加入了更多理智因素。所以,无论是史前时代还是当代,“陪伴的爱”都注定会占据绝大多数时间。也就是说激情转变为陪伴,不是感情变淡,而是自然规律。 根据一份心理学调查报告显示,在结婚一段时间以后,夫妻双方“热恋”的感觉都会逐步减少,这已经是一个客观现象。这个时候,如果采取消极行为,就会导致对婚姻的不满甚至离婚。但对于沟通比较好的夫妻,他们会说“比以前更相爱”,这其中一个重要诀窍就是建设性地解决冲突。比如直接表达期望和诉求,耐心倾听,澄清问题,互相妥协等等。而在另一项跟踪调查中心理学家发现,成年人和伴侣的关系,会受到童年亲子关系记忆的影响。一般早期“依恋阶段”发展顺利的人,在成年以后也能够很好地渡过这个“从激情到陪伴”的阶段;而那些在“依恋阶段”存在障碍的成年人,在感觉到激情慢慢消退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受挫感。 那么既然知道了激情早晚会转为陪伴,该怎样处理好这种转变呢?作者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说,为两人的关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好两个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在适当的时候表达爱,让对方可以感受到你奉献的态度,也鼓励伴侣做出反馈;在伴侣感到悲伤的时候,给他多一些陪伴,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等等。 这就是这部分给你讲的第四个观点: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是爱情的正常状态。爱情刚刚开始阶段,“性吸引”非常强烈,但慢慢的激情之爱会减弱,逐步过渡到陪伴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感情变淡,因为从生物进化的视野看,陪伴才是常态。所以,要顺利度过这种转变,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在情感上给予支持。 总结 这就是第二部分的全部内容。来给你回顾一下讲过的内容:第一,性别认同是一个从自然到社会的过程。人的性别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后天的教养和成长环境,都会影响性别认同的形成。在人的早期,还不能把性别和外表建立起稳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随着进入社会以后不断强化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性别认同障碍。 第二,同一性构建是人幸福的关键。“同一性”是心理学专业术语。简单理解就是我是谁?“同一性构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随着成长,本身能做出一定自我调节。人在少年时,会用一些人格特质描述自己,但由于思维局限,还不能把这些特质整合起来。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学会“分情况讨论”,形成“评价系统”。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一些自由,鼓励从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去尝试探索。 第三,职业选择是对人社会性人格的完善。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早期的幻想到后来的现实,和信息获取及认知能力有关。人会基于性格对一些职业产生偏好。会通过初步就业,了解真实喜好之后再重新调整方向,这些都是对人格的完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调整以后,人会慢慢安顿下来,继续完善自身的社会性人格。 第四,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是爱情的正常状态。爱情刚刚开始阶段,“性吸引”非常强烈,但慢慢的激情之爱会减弱,逐步过渡到陪伴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感情变淡,因为从生物进化的视野看,陪伴才是常态。所以,要顺利度过这种转变,需要两个人的共同努力,在情感上给予支持。 在最后一部分音频中,我们将进入人的中年、老年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将面临身心的衰老、“中年危机”,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毕生发展心理学又是怎么看的呢?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前言 你好,欢迎回来,我们接着为你解读《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第三部分:怎样用毕生发展心理学思维更好地解决中年期以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在第二部分我们讲到性别认同,是一个从自然到社会的过程。在人的早期,还不能把性别和外表建立起稳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随着进入社会以后不断强化的;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会基于性格,对一些职业产生偏好。会通过初步就业,了解真实喜好之后再重新调整方向,这些都是对人格的完善;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是爱情的正常状态。这不代表感情变淡。从发展的视野看,陪伴才是常态;而同一性构建,是人幸福的关键,它最终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进入中年、老年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将面临身心的衰老、“中年危机”,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问题。对待这些问题,毕生发展心理学都做了科学的解释。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更好地善待身边人。同时,这也是这本《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我将会从“全局的角度”来给你梳理一下人一生当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下面,我就来一个个说。 先来看第一个观点:终身学习是应对“中年危机”的良药。提到“中年危机”这个词,很多人都知道,但谈到它具体是怎么回事,一些人却含糊不清。心理学家经过大量调查统计,研究发现所谓的“中年危机”大多发生在4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前半生通常都经历了很多家庭或者职业方面的变化。不管这些变化带来的是“狂风暴雨”还是“和风细雨”,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年龄以后,更加转向自身,关注更有意义的个人生活。这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人在生理方面的变化。除了睡眠质量、食欲、性欲的减退,各种年轻时候没有的疾病都慢慢“找上门来”。而肠胃、颈椎时不时的不舒服,也经常会提醒人们已经进入了“中年期”。即便没有这些问题,女人的皮肤没有之前的光泽和弹性,男人的肌肉慢慢松弛,也会给一些人带来焦虑。 社会交往方面,随着年轻人“后浪推前浪”的成长,中年人的事业发展机会明显比过去减少很多。有些人因为没有实现早年的梦想而感到失望;还有一些人,希望趁着自己还不是太老,找到一条更满意的生活道路。换句话说,人在中年以后,普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评价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男女两性随着年龄变化,体现出来的特点是非常有意思的。男人在年轻时候,更多地表现出主动性、进取心和在事业上大量精力的投入。而进入中年以后,他们往往会减弱雄心壮志,更多地把时间花在关注自我和照顾家庭上。而女人在年轻时候,由于一心一意养育子女,在职业上没有太多自我实现的机会,这个时候反而会表现出相反的方向。她们往往在子女慢慢长大以后,更多地转向职业拓展或者社会交往方面。 曾经在年轻时候,男女两性非常鲜明的社会性差异和性别壁垒,进入中年以后开始慢慢变得模糊。但无论是男人、女人,总体的方向都是中年以后,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过度地关注社会评判标准,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反思,更加期望内心的平静。这个时候,终身学习就成了一剂“良药”。 虽然刚才说到,40岁左右是一般“中年危机”的起点,但这只是一个平均年龄。具体到个案,还有很多的差异。比方说,一些人过了35岁就开始感觉到“危机”;而还有一些人,直到50岁也依然精力旺盛。在调查研究当中,心理学家发现中年人的“危机感”和教育程度有很大关系,基本上教育程度越高,“危机感”来得就越迟。 因为除了刚才说的生理原因,“中年危机”在心理方面很大程度是源于和整个社会的脱节。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信息,过去的认知无法理解和消化,这种和时代的疏离感也导致了焦虑的产生。但是同样的情况,在一些从年轻时候就坚持学习、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几乎就感觉不到“危机”。对他们来说,即便是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生理衰老迹象,但由于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好地和社会接轨,也能够更平和地看待这些变化。 在美国所做的一项调查当中,在过去25年里,毕业以后再重返校园的人数比例从之前的28%增加到了40%。而这当中,35岁以上的学生增长更快。他们重返校园有很多种原因,有的是为了获得自我成就感,还有的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或者给整个家族增加荣誉。总之,“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从课程上看,中年以后的“学生”很少像年轻人那样,单纯关注职业方面,更多的人会主动选择课程,探索和他们能力相关的领域或者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比如有的人会选择心理学,有的会选择哲学、艺术等等。这些可能都是在他们年轻时候,想学却没有学成的专业。除了大学,在欧洲和美国还有一些专门机构,针对中年以上人的学习。比如他们会安排“学生”写个人传记、做电影编剧。有的人还会学习新的语言,甚至学画中国画等等。通过这些教育,中年人拓宽了视野,也慢慢消解了“危机感”。 这就是第一个观点:终身学习是“中年危机”的良药。“中年危机”大多发生在40岁左右。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年龄以后更加转向自身,关注更有意义的个人生活。这种转变和生理原因有关,也和社会原因有关。但年龄不是绝对的。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危机来得越迟。因为他们能够和社会更好接轨,也能够更平和地看待这些变化。 下面,来给你讲第二个观点:老年期的熟人社交,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人们经常说“朋友是大浪淘沙的”。如果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人的年龄越大,就越会倾向和熟人交往。到了老年期,这种“熟人社交”几乎就达到了一个顶峰。随着爱情向亲情的完全转变,婚姻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兄弟姐妹之间也越来越亲密,但关系非常要好的朋友,反倒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寥寥几个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毕生发展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社会情感选择理论。它认为社交范围的大小,和人对时间的感觉有关。举个例子来说,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对社交的选择往往是从实际出发。比如,今后哪些人可以在工作上建立合作关系?哪些人能在生活里成为朋友?甚至即便这两项都不具备,仅仅是这个人的消息比较灵通,或者生活比较有趣,可以从他身上获取到很多信息,也成为交往的理由。 但老年人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数,已经退出工作关系。回顾过去,他们一生都在接收信息、积累信息,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而对于朋友方面,虽然生活中也有精神需求,但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更愿意和那些了解自己喜怒哀乐,而自己又非常了解的人去打交道。因为这样,他们付出的情感成本最少,得到的感情回馈最多。比如对于一些 “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他们很多年里共同经历了一些事。这个时候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下下象棋,就更能够“戏说当年、指点江山”。但对于新朋友,还需要花时间去了解,去重新建立信任,共同经历新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对老年人的“熟人社交”,表面上看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的挑剔,但本质上这是一种对时间的“积极适应”。他们追求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情感上的愉悦。他们会选择那些能够激发积极情感的人,愿意倾听他们当年“光辉事迹”的人,而主动回避那些让他们生气或者不舒服的人。除此以外,即便是遇到了矛盾,他们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争吵,而更多的是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关心,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老人们的社交网络看起来好像是变小了,但实际上,朋友之间交往的质量反而更高了。 为了印证这个原理,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邀请几位八九十岁的老年人想象他们突然接到医生打来的电话,说有一项新的医疗技术突破,可以让生命再延长二十年,这个时候再问他们愿意和哪些人交往?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老人们之前对“熟人社交”的强烈偏好突然消失了,他们全新的社交模式,变得像年轻人一样五花八门。有的人甚至想尝试再去参与陌生人聚会,认识更多新的朋友,体验更多新鲜有趣的生活。这个实验非常清楚地说明,人的社交是和时间感有很大关系的。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对于剩余时间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而到了老年,这种时间感达到了一个极致。在没有办法改变寿命长短的时候,老年人会发展出一套“自我调节机制”,把社交用在情感成本最低但反馈最大的人身上。 我们说一个身边的例子,很多现代社会的家庭容易出现问题,往往是子女在外打工,挣钱了,想把老人接到身边,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反倒闷闷不乐。子女想的是离老人近一点,照顾起来也方便。但就像刚才说的,老人的“时间感”会让他们不自觉地倾向于街坊邻里的“熟人社交”。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前的熟人都不见了,他们难免感觉到孤独,严重的情况还会生病。所以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作为子女尽孝心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到老人的感受,不妨也多听听他们的想法。 这就是第二个观点:老年期的熟人社交,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社会情感选择理论”认为社交范围的大小,和人对时间的感觉有关。老年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更愿意和那些了解自己喜怒哀乐,而自己又非常了解的熟人打交道。他们追求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情感上的愉悦。虽然社交网络变小了,但交往的质量更高了。 下面来给你说第三个观点:适当的死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从古到今,“死亡”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于“生命终结”的客观现象,不同人群都有着各自的解释。毕生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证实:截止到小学的时候,儿童对死亡就已经有一定认知。比如看到小动物死去,昆虫、植物的死亡,都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影响。他会慢慢知道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去了,就再也不能活过来。 不过,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差异也很大。由于文化原因,一些孩子对死亡的理解比较模糊,而另一些孩子就比较清晰。比如在中东很多国家,孩子们由于亲眼见过家人出发去参军打仗,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在他们六岁的时候,就能说出像成人那样对死亡的理解。到青少年时期,人对死亡的理解虽然继续加深,但却很难和现实生活建立关联。因为相对于婴儿和成年人,青少年的死亡率毕竟比较低。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往往没有太多安全意识。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对个人死亡的关联越弱,他们做出冒险行为的概率就会越高。 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是回避。因为他们正处在朝气蓬勃的年纪,不愿意谈论这些话题。真正对死亡思考最深的,往往是中年人。因为这个时候死亡,已经不再是模糊的概念。他们知道自己不久也将会衰老、告别人世。而到了老年期,虽然老人们对死谈论得也很多,但这个时候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死亡的过程和临终时的情景。换句话说,从少年到老年,各个阶段的人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不可避免。只不过老年人更关注“什么时候和怎么发生?” 如果说死亡是一种客观现象,没法改变。那么真正和生命质量相关的,并且产生影响的,其实是“死亡焦虑”,因为这是一种主观心理或者情绪表达。用最通俗的话来理解,就是“人迟早是要死的,担心也没法改变这个结果,但人还是会担心”。正是这种担心,会改变人在生活里的很多行为模式。不过,“死亡焦虑”这个词听起来虽然有点负面,但其实它不一定全都是坏事。如果这种焦虑只是偶尔的,并且不强烈,它反倒能够促使人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所以善待他人,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等等。但如果这种焦虑感是长期存在,并且很严重的话,就会破坏人自身的调节机制,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研究,“死亡焦虑”是可以通过教育来疏导的。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常常担心直接谈论死亡的问题会加重他们的恐惧,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心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儿童时代对死亡有很好的理解,反而在成人以后能够更加健康地看待死亡。比如爷爷去世了,如果爸爸只是告诉他女儿说:“爷爷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孩子就会很纳闷,甚至会问爸爸:“爷爷为什么不带我去?我会死吗?你会死吗?”等等这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更直接一点地回答:“爷爷要到很远的地方,不会再回来了。有一天爸爸妈妈也会这样。但爸爸妈妈一定会等你长大成人,我们在一起的路还远呢。”除了这种直接表达,死亡教育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从幼年时代,多让孩子了解一些人体的生物学知识,让他们更多地知道心脏、脑、肺、胃和其他维持生命器官的角色。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死亡,缓解成年以后面对死亡的焦虑感,也可以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增强安全意识。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三个观点: 适当的死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儿童对死亡已经有一定认知。青少年时期,人对死亡的理解虽然继续加深,但却很难和现实生活建立关联。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是回避。真正对死亡思考最深的,往往是中年人。而老人想的更多的是死亡的过程和临终时的情景。适当的死亡教育,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死亡,缓解死亡焦虑,增强安全意识。 总结 下面来为你回顾一下,这三部分音频讲过的内容:在第一部分里,我讲到“毕生发展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体系当中的地位。心理学诞生在19世纪末,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开创。发展心理学是在“心理学”基础上产生的,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只不过早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所限,往往局限在儿童心理。而毕生发展心理学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发展心理学的完善。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出了“毕生发展观”,也就是明确了“从胚胎到死亡”的研究范围,把人的一生心理发展作为整体去考察。 随后,我讲到人的性格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人格、社交方面虽然也有影响,但不像智力方面影响那么大。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环境的影响。人的道德感是后天形成的,和后天的教养有关;早期的依恋发展会塑造人成长以后的安全感。成年人的不安全感,一般都和幼年时期的“依恋”障碍有关。依恋不仅指喂养的人,还包括其他人和物。这是人类进化的产物,它可以增大物种存活的几率。“分离焦虑”是早期依恋的典型表现,当孩子长大,会慢慢淡化;“魔幻思维”,是人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人在幼年阶段的魔幻思维,不是单纯的幼稚,它是人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人具有了一定思维能力,但还不够成熟,所以需要用游戏、模仿甚至“魔幻”的方式来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在第二部分,我讲到性别认同,是一个从自然到社会的过程。人的性别认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先天的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后天的教养和成长环境,都会影响性别认同的形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导致性别认同障碍;职业选择,是对人社会性人格的完善。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岗位,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会基于性格对一些职业产生偏好。会通过初步就业,了解真实喜好之后再重新调整方向,这些都是对人格的完善;从激情到陪伴的转变,是爱情的正常状态。爱情刚刚开始阶段,“性吸引”非常强烈,但慢慢激情之爱会减弱,逐步过渡到陪伴状态,但这并不代表感情变淡。从生物进化的视野看,陪伴才是常态。顺利度过转变,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同一性构建,是人幸福的关键。“同一性”是心理学上的专业术语。简单理解就是:我是谁?人随着成长,本身能做出一定自我调节。人在少年时,会用一些人格特质描述自己,但由于思维局限,还不能把这些特质整合起来。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人学会“分情况讨论”,形成“评价系统”。 在今天的第三部分,我讲到终身学习,是“中年危机”的良药。“中年危机”大多发生在40岁左右。大多数人都会在这个年龄以后更加转向自身,关注更有意义的个人生活。但年龄不是绝对的。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危机来得越迟。因为他们能够和社会更好接轨,也能够更平和地看待这些变化;老年期的熟人社交,是对时间的积极适应。“社会情感选择理论”认为社交范围的大小,是和人对时间的感觉有关。老年人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更愿意和那些了解自己喜怒哀乐,而自己又非常了解的熟人打交道。他们追求的不是获取信息,而是情感上的愉悦。适当的死亡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儿童对死亡已经有一定认知。青少年时期,人对死亡的理解虽然继续加深,但却很难和现实生活建立关联。成年人对死亡的态度大多是回避。真正对死亡思考最深的,往往是中年人。而老人想得更多的是死亡的过程和临终时的情景。适当的死亡教育,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死亡,缓解死亡焦虑。 说到这,这套上下两册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的全部精华内容就给你讲完了。我们从人的孕育、出生,一直讲到人的年老、告别。从讲过的内容你应该能感受到毕生发展心理学对生命所抱持的科学态度。“生命教育”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同的“必备教育”,在中国还在起步阶段。希望通过这三部分的内容分享,你能对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发展有一个新的认知。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从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在思考的三个终极命题。这本书,融合了生理、心理发展的最新理论和案例,给你做了生动的解答。通过这些解答,你可以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更好地定位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它也是一个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生物进化、历史文化、思维认知等不同方面的知识。了解这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生命,拓展思维视野,解决生活当中的常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