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狸猫换太子》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的一个文学故事,讲述宋真宗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赵恒(宋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的故事。因故事脍炙人口,被后人竞相传颂。《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广为流传,使得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刘娥在民间被定格在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形象,这与历史上皇后刘娥相差甚远。 其实,自古以来把刘娥和汉高祖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并称为“三大女主”(清慈禧还没有上榜)的厉害角色。她是北宋传奇的女政治家真宗皇后刘娥,中国历史上除武则天之外仅有的穿上皇帝龙袍的女人,是中国历史上开创了太后“垂帘听政”这种特殊政体的女人。她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即位后,宋真宗将刘娥接入宫中,但后宫已经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众嫔妃,刘娥并无名分。 入宫后,刘娥不与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后宫嫔妃中,杨氏(即日后的杨淑妃)极为有宠,真宗出巡,杨氏亦不离左右,受宠之深,与刘娥几乎不相上下。对于宠妃杨氏,终刘娥一生,都与之情同姐妹,从无间隙,在后宫中共同进退。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被封为四品美人。之后,刘娥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 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始终未怀孕,正好在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后宫中地位不高的女子是无权抚养帝子的。 真宗对刘娥的宠爱就将赵受益给刘娥,时刘娥四十多岁,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多岁的杨氏充沛,便让杨氏代行哺育之职,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景德四年(1007年),郭皇后驾崩。几经周折刘娥最终被立为皇后,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宋真宗晚年,得了风疾,不能有效地行使皇帝的职权,于是一个女人从幕后走上了前台,更难能可贵的是,史称她“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宋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真宗驾崩后,权臣丁谓意图架空刘娥,独揽朝政,刘娥亦察觉到丁谓的野心,二人矛盾逐渐激化。王曾见刘娥与丁谓已生间隙,遂趁机单独进谏刘娥,上陈丁谓窃弄权柄、包藏祸心,社稷将危。乾兴元年(1022年)六月,刘娥在承明殿召见群臣,将宰相丁谓瞒上欺下、架空两宫,并与内廷宦官雷允恭勾结的证据公诸于众。刘娥欲杀丁谓,在群臣劝阻下,最终将丁谓罢相,抄没家产,贬至崖州(今海南岛)。 丁谓被贬后,刘娥与宋仁宗五日一御承明殿,仁宗位左,刘娥位右。正式开始临朝听政。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十一月,刘娥身穿帝王龙袍(衮衣),接受宋仁宗和群臣所上尊号: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刘太后听政以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听从王曾和吕夷简等人的建议,把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有力遏制了大中祥符以来弥漫朝野的迷信狂热。在其他朝政上,在她听政期间也颇有建树。一是创设谏院,了解下情;二是澄清吏治,防止官员子弟违法乱纪;三是重视水利,修通堵塞了九年之久的黄河滑州决口(在今河南滑县),灌田千顷的舒州吴塘堰等;四是发行交子,成都富豪连保印造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伪造交子也时有出现。这与她货泉“欲流天下而通有无”的经济主张是完全一致的;五是完善科举,进一步扩大取士名额,严密考试制度,新设考试科目,宋代的武举就始设于这一时期;六是兴办州学,她得知孙奭在兖州建立州学,便下令赐以学田,作为学粮;其后还赐青州州学《九经》。在她的倡导下,天圣明道间创办了一些府州学,成为“庆历兴学”的先声。 然而刘太后一驾崩,有人就对仁宗添油加醋的说李宸妃死于非命。血浓于水,仁宗在下哀痛诏自责,尊生母为皇太后的同时,派兵包围了刘氏第宅,亲自哭着开棺验视,见生母穿着皇太后的冠服,在水银的养护下肤色如生,才感叹人言不可信,:“大娘娘平生分明矣!”其后对刘氏恩礼益厚。这段历史后来演变为“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和戏曲,但把刘皇后刻画为阴狠刻毒的典型,与人物原型相去太远。刘皇后在这一问题上虽有自己的私心和不当行为,但对李氏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灭绝天良,小说戏剧的细节描写并不可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