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森君 | 给月亮山命名的人应该葬在月亮山

 源源不断 2019-11-18
原载《人民文学》2019年第十一期
月亮山(8首)
杨森君
同心城札记
我再一次记住了这里
埋没着青铜与陶器的大地
也埋没着灵魂
它们缠绕着植物的根须
偶尔会在夜晚的星空下
借着灯光偷看亲人
它们放不下亲人
时常会惦记
这一猜测从没有在我的描述中
停止过——
有时,我会对着一片旷野
莫名地叹息——
这里,绝不会像看上去这么简单
它伴随着黄昏的宁静
给予我的是想象与沉思
一把出土的铁剑,锈迹斑斑
就算在古代它杀过人,我也不怪罪它
它应该得到最好的保护,它应该悬挂在
一道光中
我多次到过这里
我感动于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无论贫穷或富足
他们都会把花草种植在院子中央
我感谢他们用清水般的眼光分辨善恶、美丑
感谢他们以这块土地为骄傲
并用这块土地上
收获的稻谷、瓜果与牛羊
招待四面八方的来客
 
清水河畔
白昼圣洁
田野里的秧苗
高过膝盖
六月的清水河
慢慢上涨
一些清洗过羽毛的鸟雀
落在树上
我来到的时候
白色的荷花已经浮出河面
一个眼睑下垂的人
我不忍心细看
掉下一朵花
树上就少一朵花
走掉一个人
人群里就少一张面孔
 
月亮山
我从没有登上过月亮山
当它被遥望,它倾斜的一侧
布满了雨水冲刷的巨大划痕
我从没有把这座山
比喻成一只老虎
但它的确与一只老虎相似
白天它是温良的
到了夜晚
它会把身上的花纹深深地隐藏
从月亮山吹来的风
有时是干燥的,有时
带着时间古老的气味
你会相信
神住在它的上面
月亮山
三个字
就降伏了大地
让它有别于其它山丘
让一个从没有到过月亮山的人
心里有了挂念
月——亮——山——
我站在远远的清水河边
喊了它一声
——的确
给月亮山命名的人
应该葬在月亮山
也许,他只是在无意中
说出了心中的诗意
现在,当地人很少留意月亮山了
打柴人的后代已经有了更多的分支
部分在海兴,部分在罗山
大部分
在同心

一只出土于同心韦州的西夏陶瓮
大爷——
其实我想这样称呼陶瓮
陶瓮比我爷爷高寿,陶瓮比我爷爷的爷爷高寿
陶瓮是出土的神
陶瓮是炉火失踪多年的孩子
现在,我把陶瓮
抱在怀里
比抱我的女人还小心
现在,我把陶瓮抱在怀里
紧不得,也松不得
谁埋下了这件陶瓮,谁遗失了这件陶瓮
陶瓮保管着谁没有花完的古钱币
天盛、光定、大安、乾佑
我一枚也花不出去
花不出去的钱
我收藏在一本册子里
已经倒空了的陶瓮
我选择了一个安稳的桌台
把它放了上去
供着
有时看看
有时擦擦

夜宿邽山下
楼前的白玉兰
我已经喜欢过了
我喜欢过它们
我自己证明
我喜欢这样的白
植物的气息
烘托着它——
一枝独秀
在一块草坪中央
它的白
胜过月光
胜过
我用过的
任何一张白纸
 
关山牧场
在马的眼里
这里没有人们认为的诗意
马看关山
关山可能与我们看到的不一样
它们不会像人们
去攀登一座山
也不会像鸟群
浩浩荡荡地飞过秦岭
把用旧的羽毛
丢一些在甘肃,丢一些在陕西
看见火烧云
它们也不会
这样想——
神在天空中
炼铁铸剑
在关山牧场,明处的事物以及
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
一棵树与另一棵树之间
一片青草与一块轻轻
压住它们的云影之间
谷底的石子与流水之间
凝视与忽略之间,记忆与遗忘之间——
只有天然的构成
没有本来的诗意
——它们需要描述,不只是看见
诗意来自描述,来自神所默许的文字排序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
我这样记录了
关山的傍晚——
当我从关山牧场经过时
草地上静静的马群
除了受到惊吓,多半时间
它们都在低头吃草
 
风过寨
如果我有所留意,那便是暮色中
孤独的废墟。不能看得太久
尘埃与黄土是有区别的,不能
将它们混为一谈
不能将一株灯芯草
视为蝴蝶与甲壳虫的同一居所
不能看得太久,久了
一个人会自言自语
对着一片数不清植物的空地
对着一座早已搬空了的寨子
对着一片反射着日落余光的粗瓷
没有声音,是另一种声音
某一刻,我仔细辨别着寂静的方位
一座山比一座山远,一道沟壑比一道沟壑宽大
我将捡起的一块红色石子
带在身上,不管这枚石子有没有人用过
我都视它为吉祥物
大概鸟不会惆怅,它们在追逐
在有影子的墙边,一棵树旁边是一棵
更小的树;它们应该是有主人的
有一种可能是:它们在自生自灭
它们的主人是不会回来了
站在这里,我只想听一听风
我还想看一看风吹进一座破旧的寨子里
那些比荒凉还茂盛的野草丛中
还有什么可以在风中飞起来,除了
一扇年份古老的砂石碾盘
因为自身的重量
任何一场大风都无法将它撼动

关于一棵古树
无所谓容颜已改,这片山林的命运
也可以在一棵树上找到
我喜欢抚摸一棵树粗糙的结疤
它已经很高大,一只手掌
只能盖住它的一小部分
一棵树,是实在的
除了环绕着它的光与影
我可以这么近地看着它们变幻
至于其他,我并不知晓
就像年轮之于岁月
仅从外表难以辨别
也许,我们会将一棵树弯曲的部分
想象成一座独木桥
一把高背大椅上的
两只曲线型扶手
一根经过反复砍削之后
终于细下来的拐杖……
树,不会限制我们的想象
也许,正是依靠我们的想象
它才繁茂或者凋敝
香气也是一样
别的事物不能替代
只有通过想象
让它环绕在清晨的树体,并且
让更多的蝴蝶

纷纷赶来


作者 | 杨森君宁夏灵武人,宁夏大学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宁夏诗歌学会副会长。
著有《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砂之塔》(中英文对照)《午后的镜子》《名不虚传》《零件》《西域诗篇》《沙漠玫瑰》等多部诗(文)集。曾多次获得区内外各种文学奖项。
2015年12月获银川首届贺兰山文艺奖成就奖。2016年5月应邀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第七届“青春回眸·株洲诗会”。作品《父亲老了》于2011年5月被国际教育机构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组织中文最终考试试卷采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