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鲎—别看它丑,其实大有来头

 无拘无束中 2019-11-18

    你是否在长沙海底世界见过一种身似马蹄、尾拖长剑的“怪物”?它就是从四亿五千万年前一直繁衍至今的活化石——鲎。

    孤独的自成一派
    “鲎”,不念“鳌áo”,不念“鳖biē”,而是念“hòu”。为啥要单为这种动物造出这么个字呢?有人考证,这种动物在南方一些方言中和“学”字同音,所以可能是借用了“学”字的头来表音,加上表意的“鱼”,以示这是和鱼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动物。

    在分类学上,鲎属于节肢动物门、螯肢亚门。蝎子、蜘蛛都是这个亚门的,虽然鲎也叫“马蹄蟹”,但蟹是甲壳亚门的,和鲎没有关系。实际上,鲎在如今没有近亲,因为它的近亲早已灭绝了。

    在现存生物中,鲎自成一派,独占肢口纲、剑尾目,这个目下仅有4个物种:美洲鲎、中国鲎、巨鲎、圆尾鲎。除了美洲鲎外,其他三种都能在中国东南沿海见到。

    “矛盾”合体两亿年

  鲎最早在4.5亿年前的奥陶纪出现,到2亿年前,它就进化成了如今的样子——这是因为这种外形已经足够适应它的生境,不需要做大的改进了。

    鲎的身体分三部分,最前面的头胸部呈丰满的月牙形,背面长着两个小小的复眼,“脑门”中央还有一对更小的单眼。所有的10条腿则长在头胸部的腹面。中间的梯形部分是腹部,两侧长着棘刺,腹面则有生殖器官和鳃。

    它的鳃就像一页页的书,所以叫“书鳃”,不但能呼吸,关键时刻还能肚皮朝上,用书鳃划水,游起“仰泳”来。第三部分就是身体末端的“剑尾”,主要用来在仰面朝天时一顶地,让身体翻过来,此外雌鲎在产卵时也会用剑尾把身体支起来,使身下有空间可以排卵受精。

    这三部分组合起来,则使鲎看上去就像一个装备了长矛的盾牌,攻守兼备,霸气十足。

    帅不过三段——这只鲎不慎翻了身,由于沙滩过于平整柔软,它无法用剑尾将身体顶回来,挣扎数圈后被太阳烤死。

小鲎成长记

    性成熟之后,鲎爸鲎妈就会挑农历的初一、十五的夜晚上岸产卵,因为此时潮位最高,能把它们送到高处的沙滩,这里的沙砾比低处粗大,卵产在里面疏松透气,适合孵化。

    此时,雄鲎的复眼会发生奇特的变化:在白天,它们视力低下,只能大概分辨移动的物体,看不清形状。但到了夜晚,大脑会向复眼发出讯号,使复眼结构发生改变,于是,它对光的敏感度比白天增加了100万倍!

    刚孵化出的鲎宝宝,没有父母身后那根长长的尾针,显得十分呆萌。它会回到大海,但不会走深,而是停留在低潮位的泥质滩涂上生活8、9年,然后才会进入20~30米的更深海域生活。

    到了13岁左右,鲎才真正成年,之后,它可以一直活到25岁,长到脸盆那么大。鲎的一生要在这三种栖息地依次渡过,可以避免大鲎和小鲎争抢食物地盘,分散了竞争的压力。如此高明的设计,怪不得人家活了4亿多年!

    人鲎情未了

    中国东南沿海的鲎曾经十分繁盛。福建金门有句俗话:“水头鲎,古岗臭”,意思是水头(金门岛西南角)这个地方盛产鲎,多到连三公里外的古岗都能闻到臭味。

    鲎曾经是沿海居民的食物。幼鲎和小型的圆尾鲎含有河豚毒素,是不能吃的。其实,就算是中国鲎,由于血液富含铜离子,吃多了也容易重金属中毒,并且,人家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所以吃货们就不要打它的主意了。

    鲎壳彩绘,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民间艺术。如今,人们又发现了鲎新的价值。鲎的血如果遇到“细菌内毒素”,血液中的变形细胞便释放出一种凝固蛋白,会导致血液迅速凝固,使病菌不能繁殖,随后,血液就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其他细菌入侵。

    利用这个原理,鲎血被制成了“鲎试剂”,用来检测医疗用品是否被细菌污染,这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由于鲎血是蓝色的,所以鲎试剂被称为“蓝金”。

    如此神奇的鲎,却由于滥捕、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中国已经数量锐减。是时候把它保护起来了,让它们再活4亿年吧!
    
     如果想看它们,可以来长沙海底世界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