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说人欺侮老实人,老子五千言暗藏给老实人绝学,聪明人学不来

 承受人生 2019-11-18

杨绛存心做老实人,人家却欺侮你

从无知无欲的婴儿,到梦想青年,又到返老还童,人生一世想来皆是苦。

杨绛曾在一文中言: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

杨绛说人欺侮老实人,老子五千言暗藏给老实人绝学,聪明人学不来

文中几语,道尽为人一世辛酸,勾心斗角,人生疲累。怎样才能与世无求,又与人和平共处,一生泰然?

老子五千言,为老实人开示活着的方法道要

一种生活态度,影响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命运。人的生存需要,告诉人要斗,要竞争。不管是孔子的学问主张理想希望到达的“大同社会”,还是老子的人生思想,都是一种人生理想状态:和。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十九章有语。

按字面意思理解,人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老子说抛弃“聪明智巧,仁义,货利”,人民反而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恢复孝慈的天性,盗贼也会没有了。因为,按照人的正常生存需要,聪明智巧,仁义,货利……不正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吗?社会不正是有了聪明人才有进步吗?因此,自推进教育,学问以来,老子的思想并未纳入学校与教育体制的学习思想。

杨绛说人欺侮老实人,老子五千言暗藏给老实人绝学,聪明人学不来

聪明人都误解了《老子》五千言,因为“道法”都被老实人承袭了

除流传世外的文字,《老子》五千言里,更藏着让人与人和平共处,令人活之泰然,身心安康的方法,并使社会趋于大同大和之世。人们称这老子之学是“天问”、“玄学”。其实,也更是自古以来的人学,只是因为大多数人们生于世俗之中,接受世俗之学,而迷失了人本有的天性,将其弃用了。

自人类社会以来,人的生存压力便巨大,常常不小心便迷失了天性,被生存所困与迷惑,容易被人言语左右,不是担忧身体疾病老无所养,便是忧心衣食,无生存技能;忍不住和人攀比财富…….

因为知道世人痴迷世俗学,向老子问道的人很多。然而,老子并未将”道法“示人。

令人身心安宁的世间道法,其实都被老实人得了去。因为老实,故能保守天性,复归本心,得人生之气数,与宇宙源起的太初之”道“相合,进而入道

六月,我有写两篇有关”自然呼吸法”抛砖引玉的小文。有网友说,想看到更多关于此类文章,或推荐多点古籍予大家读读。

《老子》五千言,实际便是一本可令人进入自然奥义,连接宇宙能量的一本古籍。想要入道证道机缘尚不成熟的朋友,可多反复读。读不懂,没关系,身心意正地去读,并结合生活实际观已心与行为,业缘成熟时,自然能连接正气。

读书,可养心正行。《老子》是一本证道者修行时,印证身心与“道体”体感的思想概略典籍。告示了后来的证道者们,如何把握天性,顺应自然规律,不做损人利己的妄为事,令人身心安宁,国泰民安的思想方略。

《老子》五千言外,是证道入道者的思想方略,还需诀窍

“老子这本书,我从小就开始读。可是,一章章之间,读起来好像都是断篇跳跃的。不知道讲了些什么。“

有一位学习心理学的朋友曾和我分享了读书心得体验。他生于中医世家,自小家中有各种古籍典藏,十几岁便开始写书,还得到金庸先生认可,并帮助整理发行。

杨绛说人欺侮老实人,老子五千言暗藏给老实人绝学,聪明人学不来

要深刻体会到《老子》书中言语与境界,还真需要一番在寒彻骨中泪流满脸”仍坚守本道“的生活人事体验。这位朋友自小功成名就,可惜无机缘得”道法“秘传,也便难能在身行方面更深入印证”道“学层级。然而,因为他”正直真诚“的个性,”道“也并未远离他。

世间流传《老子》的思想,然而难得有人理解与证道。因为,在思想之外,还有着自古以来“道家”们研究的不轻传的”道家心法“与”诀窍“,例如:静坐,手诀等。其中有着连接“道”宇宙法则的规律方法,人类回归健康休养生息的方法,即“道体道法”的应用。

老子将此传予了文始真人尹喜。尹喜得真道之传后,便把老子的思想与证道方法以“藏而不露“的方式在道家中开枝散叶。

凡夫要进入证道者的行列,并身心体验”道妙“,此中过程,需本着人天性中的一点灵光,连接”天地元炁”,把人原来封锁的骨窍打开,让人重新脱胎换骨。

杨绛说人欺侮老实人,老子五千言暗藏给老实人绝学,聪明人学不来

中国历史文化交锋融合时,始终有一个遗憾,是孔子拜见老子时,屡有问道之心。因为,孔子放不下宣扬仁义与才智,世间″伪诈'便出,扰乱人心视听,反而令世人的'本心本行″被迷惑,″天道″难以被人奉行,广而行之。致使'大同之世″的真正到来,在历史中实行推行变得更动荡难行,多了祸乱变化,不断反推反演。除非,世人在'祸乱'中感受到自行不义带来的后果,忏悔改过。

孔子见老子后,不断感叹,道之深远。老子如天上飞龙。每遇惑,便不免想起老子这位老师。然而,彼时,孔子身心迷惑于政治,国家之安。老子并未将“道法”传予孔子,只以言语微妙告知他,天地人万物自有其规律本性,莫要强以人力而为之。

距老子五千言出世以来,已有二千多年,期间,古今汉语理解与时空环境等产生了大的变化,也导致人们对老子思想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字意理解,增添了神话色彩。

历经过诸多人事动荡后。在未来不久,一定会有越来越的人,用身心体验印证《老子》的思想,惠及自我及他人。

作者:沁心明蕊,原名:刘颖萍,字珍一,笔名:萍颖琉璃,老颖子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