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周国平 《只是眷恋这人间烟火》是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编著的散文集,周国平以回归自然、旅游、生活点滴为话题,以独特的哲学角度表述并展开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读他的散文常常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细细地想来,深有同感。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作者对生与死的理解,它贯穿在整部作品中: 1 生与死这对孪生兄弟 有了生,就有了死,生与死是一对孪生兄弟,死对生眷恋不舍,生走到哪里,死就跟到哪里,生讨厌他这个弟弟,避之不及,当生“举杯纵饮”之时,死这个弟弟突然出现,把他“斟满的酒杯”碰落在地,击得粉碎。智慧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巧妙地安排,生与死就是这样竞争、制衡,这才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生是伟大的,美丽的,高尚的,并且是值的称颂的,尽管这世上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平之事,但生命给予我们彼此公平,每个人都只有一次。 活着时总感觉度日如年,仿佛地球停止了转动似的,殊不知,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静悄悄地流淌着。当慢慢进入老年,黑发变成白发,才领悟到人生竟是这般短暂,那时的心一定是这样这样想的,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愿望,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过去,可惜的是,过去的早已随风飘去了,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与生相反的是死,死这个字被人们厌恶,排斥,由于不知道死后是什么状况,是否有天堂和地狱,一直是猜疑不定的。设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愿意做一个孤独的魂灵,远离这尘世间的喧嚣污染,飞往一个没有黑暗,忧愁的世界,在那里,思考已渐渐流逝的岁月,一个个消亡的生命。 生与死就是一篇文章,一篇书写整个人生的文章,一篇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的文章,每一句话都代表着一段经历,每一个标点蕴涵着一种坎坷。 2 “占有”还是“存在” 既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么对人生该持有什么态度呢?悲观的态度是幻灭的,生命的诱惑刚刚在地平线上出现,却一眼看到了它的尽头,一个人生太少了!怎么够用!它确实等于零,一旦结束,便不留一丝踪影,这与从未有过有何区别!这种态度当然不可取。 而对人生另一种态度就是“占有”或“存在”,我们需要在占有(having)和存在(being)之间进行选择。占有和存在之间的区别,如同对生命的爱恋和对死亡的爱恋之区别一样,“占有”和“存在”是两种基本的经验方式,它们各自的力量决定着个人的性格与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性格之间的区别。执着的人对待生命持占有(to have)态度:为了活着,我们必须占有物品。而且,我们必须占有物品,才能享用它们。占有-----占有越来越多的物品------成了最高的目标,它体现在学习、阅读、交谈、回忆、信仰、爱情等一切日常生活经验中,在生活中,凡是看中人生的成败、荣辱、祸福、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者,都归此列。对人生持占有态度实质上把人生看成占有物,必然向人生获取最大效益。 事实上人生是占有不了的,佛说,谁想要达到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就不会去追求占有。耶稣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在终极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本质区别。真实的人生就是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我们不妨眷恋生命,以自己的优美的方式存在于生命中,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往它的限度。 3 人生的虚无与偶然 关于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正像永恒轮回的人生太沉重,仅有一次的人生又太轻飘一样,受必然性支配的人生太乏味,受偶然性支配的人生又太荒诞。在人生中,只有死是必然的,其余一切均属偶然。由于我们只有一个人生,颓废的人把它看作是零,执着者把它看作是全,激起占有的欲望。而智慧的人则在两者之间获得平衡,换句话说人生即是零又是全,用“全”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来束缚欲望,约束贪欲,用智慧行走这螺旋形之路。 当你被“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困扰时,原因仅仅是你意识到人生需要一个意义,而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去想人生有没有意义,你的困扰肯本就不会存在。毕竟人生原本就是一场虚无。 关注火红蚂蚁公众号 更多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