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常识:某类成功的心脏手术未能降低死亡风险

 图书馆三千零一 2019-11-19

一项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型研究发现,如果心脏病患者出现了动脉栓塞但情况稳定,那么比起单纯用药缓解,手术会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却不会降低之后几年里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

这一结果挑战了外科医学的常识,并使人们对临床心脏病学中一些最常见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它是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对病情稳定的人来说,每年成千上万的昂贵支架手术和旁路手术是非必要或过早的。

这与心脏病发作不同,后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以恢复血液供应。

纽约大学的朱迪思·霍奇曼博士说,对于非紧急情况,该研究表明“无需急于进行侵入性的程序”。

否则可能会造成伤害:令医生惊讶的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起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在下一年里心脏病发作或死亡的风险更高。

霍奇曼是这项研究的共同领导者,并于上周六在费城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会议上公布了结果。

贝勒医学院心脏病学专家格伦·莱文博士说:“这显然违背了过去30、40年里的常识”。他说,一些医生可能心存怀疑,但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我认为结果非常可靠。”

约有1700万美国人因动脉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周期性的胸痛。廉价和通用的阿司匹林、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降压药可缓解他们冠心病发作的风险,但许多医生还建议采用主动手段。

要么是旁路手术(类似于搭桥术),要么是血管成形术(支架)。

12年前,一项大型研究发现,血管成形术并不比预防药物更好,但是许多医生对此结果持反对态度,并产生了争执。

因此,联邦政府又投入1亿美元,研究范围覆盖了37个州/地区,囊括了病情较重的人群,这是最有可能受益于支架或旁路手术的人群。

所有5179名参与者都接受了压力测试(通常在跑步机上进行),表明血液循环不畅。所有人都获得了专业的诊断和指导处方。还对一半的参与者进行了CT扫描以排除致命血栓的可能性。

与正常患者一样,医生依据通常的经验推荐他们接受支架或搭桥手术。

然后,研究人员对做出不同选择的参与者进行跟踪观察。

一年后,侵入性治疗组中有7%的人急性冠心病发作或死亡,而单纯药物组是5%。4年后,趋势发生了逆转,手术组13%,药物组15%。在整个研究期间取平均值,无论疗法,负面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斯坦福大学的另一位研究负责人戴维·马伦博士说:“我们发现了早期伤害和后期收益,他们互相抵消了。”

为什么药物如此有效?

旁路和支架只能固定一小块区域。专家说,药物会影响所有动脉,包括可能出现阻塞的其他部位。

近年来,医药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手术确实可以减轻痛苦。治疗前每周都会有胸疼发作的患者,在研究观察的一年里,手术组有50%的人没有再次出现胸疼的症状,而药物组仅为20%。安慰剂效应可能有所影响——知道自己进行了手术的人倾向于认为症状会得到改善。

波士顿大学心脏病专家爱丽丝·雅各布斯博士指出,安慰剂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而且许多无法通过药物缓解的人可能仍需要手术。

她说:“直觉上,如果能够消除血管中的梗阻,会更好,我们也会感觉更好。”但是,决定权取决于患者和医生。

最重要的是:先尝试用药物维持的做法并没有害处,特别是对没有或很少发展胸疼的人群。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脏病专家杰伊·吉里医生说,当大夫给出专业意见时,“根据我的经验,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选择手术,以求立竿见影地治好。”

本文译自 phys,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