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吾爱

 蓝马图书馆 2019-11-19

2018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征文

元曲衬字浅析
撰稿 黄希庆
  元曲自然、辽阔、活泼;有着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其形式上的显著特点是,在正格之外添加衬字。元曲衬字的添加,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拓宽了作者思路表达的空间;衬字还有助于淋漓酣畅地抒发情怀,渲染强烈的气氛,激溅起读者心灵浪花。也从侧面反映了元代文学审美风尚质朴的特点。
  第一,元曲衬字的由来。元曲最早提出“衬字”说的,是元代文学家周德清。他在《中原音韵》中说:“博学工于文词......有遵音调作者,有增衬字作者......”并举例说:“【塞鸿秋】末句本七字,有云:‘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却十四字矣。”从本来应该是七个字的句子,变成十四字,也就是说,加入了七个“衬字”。衬字不拘平仄,字数多寡不限,一般情况是:小令衬字少,套数衬字多,散曲衬字少,剧曲衬字多。
  第二,元曲衬字的组成。元曲中的衬字或附于句首(有人称为虚字或领字),或置于句中,放在句末的较少。如尚仲贤《王魁负桂英》:“殿阶前空立着正直牌”,“前”和“着”是衬字。有时衬字是一个句子,如白朴《梧桐雨》“寡人亲捧一盏儿玉露春寒”, “玉”字前的“寡人亲捧一盏儿”都是衬字。衬字有时可多至十至二十个字。
衬字多由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数量词和形容词来充当。不同词性的衬字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或加强语气,或描摹情态,或使曲中词语更易上口,或使情感更加生动饱满。实际上,各类衬字往往穿插使用,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构成丰富多彩、韵味盎然的曲词。
  第三,元曲衬字的作用与特点。衬字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生动,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衬字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口语化、俚语化,能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使散曲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句更为自由,这表明散曲的句法相当自由和富于变化。以一首无名氏的《【塞鸿秋】·村夫饮》为例: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曲中主人翁,是何等的无拘无束,何等的豪放潇洒!没有任何顾忌;感情的渲泄,达到极至。作者将难以在正统诗词中出现的口语词,信手拈来,作为衬字入曲,写出了隐士们超然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使曲词充满了民间语言的特殊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情调。这是因为曲是着重应筹下里巴人,使之雅俗共赏。
元曲大家深得个中三味;他们往往精心撷取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俚语俗字作衬字,从而一改诗词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而为质朴直爽、活泼洒脱。
  第四,衬字在元曲中的具体应用。元散曲有时借用衬字构成流水对,有时借用衬字调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用衬字调节平仄等。但这种衬字借用历来为人所忽视。其实掌握衬字借用情况,对我们了解句式、区分正衬、考察对仗,科学地整理、校勘和深入研究元曲作品,建立曲的格律学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借衬字构成流水对。流水对又叫“串对”,使上下句的意境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是特殊的对仗类型。例如:
  ①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王实甫《西厢记》。
  ②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王子一《误入桃源》。
  ③若得他一人定国,也不枉万代名留。(无名氏《连环计》。
  ④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王实甫《西厢记》。
  上述各例,去掉衬字,其正字均为一般对仗,两句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他们的地位甚至可以互换,把出句换为对句,对句换为出句,意思不变。两句不管孰前孰后,总是互相对待,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这种普通对仗,内容均衡,或“事异义同”,或“理殊趣合”,互相衬托,互相比照。
可是加上衬字,普通对仗马上就变成了流水对,原来两句间的关系起了很大变化。
  例①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加了句首衬字“将人的……都做了……”,把平列的两小句变成了意思连贯的一大句,原来两小句间的并列关系,变成了顺承关系。
    例②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两句间变成因果关系。
    例③若得他一人定国,也不枉万代名留。两句间变成假设关系。
    例④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两句间变成取舍关系。
    加了衬字变成流水对后,出句和对句位置稳定,不能颠倒,两句一意相承,连贯而下,成相继的“鱼贯式”排列。这些特有的对仗,内容贯通协谐;形式灵活、自然;如云飞动,如水川流,富于动律感。
  上述例子属句首衬字,基本上可看做虚字,很类似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去掉它,分句间是一种关系,加上它,就可以变成另外种种关系。普通对仗所以能够成为流水对,就是因为这些句首衬字起了关联作用,改变了原来两句间的关系。
二是借衬字调节句与句的关系,句与句之间意思要关联。关联有深有浅,有密有疏。在曲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就基本字看,句与句相关联,连衬字一起看,句与句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疏密,深浅,轻重,与原来不同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借衬字调节句与句的关系。
  这种现象在“三句对”中看得最分明。“三句对”包括“鼎足对”和“救尾对”,三句彼此相对,甲与乙,乙与丙,丙与甲,关系平衡,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则失去均衡,三句间的关系有了疏与密的差别,其中两句或修旧好,或结新盟,总之关系密切,而另一句则关系淡化,疏远,孤单,独立,从“三句对”中游离或跳了出来。例如:
  ①则见他愁眉泪眼,带锁披枷,莫不是竞土争桑。(孟汉卿《魔合罗》。
  ②则为俺半生花酒,耽搁尽一世前程,枉受了十载驱驰。(无名氏《百花亭》。
  ③我这里一双手到,半壁身挨,可早两扇门开。(马致远《黄粱梦》。
  例①基本字“愁眉泪眼,带锁披枷,竞土争桑”,三句都是联合结构,三句间彼此互相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衬字一起看,前两句是见到的两种情形,后一句是由此做出的猜想,显然前两句关系紧密,打破了鼎足之势。
  例②基本字“半生花酒,—世前程,十载驱驰”,三句都是偏正结构,三句间彼此互相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前面一句说原因,后面两句是其结果,显然后两句关系紧密。
  例③基本字“一双手到,半壁身挨,两扇门开”,三句都是主谓结构,三句间的关系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前面两句是开门的两种准备动作,后面一句是两种动作的结果,显然前两句关系紧密。
如果我们把大量的三句对分成带句首衬字和不带句首衬字两类,就会发现:后者句与句的关系彼此平等并列,保持均衡,而前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畸轻畸重,失去了均衡。这一有趣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句首衬字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颇有调节作用。
   三是跨衬。句子中间加衬。加衬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确保整个句子意境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使用衬字时,不一定非用诗家语,口语和俗语皆可。《【正宫】醉太平·失题》跨衬:
“长街上告人,破窑里安身,捱的是一年春尽一年春,谁承望眷姻? 红鸾来照孤辰运,白身合有姻缘分,绣球落处便成亲,因此上忍著疼撞门。”
加衬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确保整句意思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四是脱衬。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单就此曲上片而言,共六句,每句前脱衬三字。“遥山隐隐,远水粼粼。飞绵滚滚,醉脸醺醺。香风阵阵,暮雨纷纷。”即把所有各句的衬字都挑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衬。
  衬字不可任意滥加。尤其是小令,连不宜加衬处也衬了,只能画蛇添足、适得其反;不讲声律、难免拗口,所加衬字却逆转为添乱了。因此,衬字入曲绝非加衬必然生妙,而是妙衬方可生辉,衬字慎衬,应是小令创作的秘诀。尽力少用衬字,在正字上下些工夫,惜墨如金,炼字炼句,定会推敲出精美佳作。
    黄希庆,笔名黄河。山东济宁人。大学文化,公务员。语言功底好,文化底蕴深厚,擅长诗词写作。著有《黄河古诗集》,《生命的颤音》《黄河吾爱》等诗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辞赋会员,中华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先后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朝》、《星星》诗刊、《诗词世界》、《诗词月刊》及多家报纸发表诗词二百多首。草根诗人。博客:黄河吾爱;QQ:黄河(850074232);吾爱诗词网:黄河吾爱;邮箱:18678733538@163.com。通讯地址:山东省汶上县五台山路中段建材市场14--3清心斋茶社;邮编:2725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