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的分析能力

 老刘tdrhg 2019-11-20

文 / 王国安

    课本、考纲、课标中关于"分析"的表述:

    课本(人教版)中的分析:

    课本中的分析有两个单元,一是<学习论证>,一是<学习辨证分析>。

    《学习论证》主要讲的是论证方法,随便提到了分析,即"运用例证时,要注意就事论理,揭示所举例子包含的道理;要明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切忌论点加例子,没有分析。"

    《学习辨证分析》,主要讲说理议论"怎样才能避免片面性呢?"有三点"一是分析要全面。二是要避免静止地看问题。三是注意对立面的转化。"

    另一个版本即中语室单独编写的讲的略微细一点,主要内容是:

    "议论文光有观点、事例还不够,还要有所分析,讲点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是读者信服,并乐于接受。

    那么,怎样分析呢?就是摆出事例之后,再讲点道理,使材料和观点挂起钩来。

    讲道理,作分析,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提出的论点是正确的,但分析论证的时候,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过分,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

    避免说'过头话',需要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握好分析、判断的分寸。

    讲道理,作分析,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事物的另一面;重视了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这种片面性的议论,自然也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

    分析说理的时候,还要避免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学会在议论中作点辨证分析,要重视辨证地看问题,学会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不断提高辨证分析的能力。"

    考纲中的分析:

    主要表现在"深刻"项中,有两条: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理解是本质分析,即从现象中找出其内在规律,把握其共性,抓住主要矛盾,开掘出最有价值最根本的意义。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我理解是因果分析,就是由果推因,或由因推果,主要是探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课标中的分析:

    "应该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思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知识领域过程。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章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这两段文字都直接的对学生提出了分析的具体要求,一是分析"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一是分析的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是"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的要求,即全面的看问题;一是如何分析,即"阐发、评价、质疑"。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这个要求是分析要有"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这里指出了分析的对象:自然、社会、人生。

    "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可以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这是分析的前提:积累材料;认识世界和自己。"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分析是重要的思维能力。也是使作文"深刻"的基本方法。

    考纲、课标对于学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了。可是考纲、课标中规定的这些分析能力与要求,语文课本都没有设立"知识短文",加以介绍。只介绍了"辨证分析",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又那么简单。

    分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思维能力。之所以出现论点与论据割裂的现象,光举例不分析,就是一些学生没有分析能力,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很多,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我看更有高中生应具备哪些分析能力不明确的原因。我们为什么不能明确具体的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分析能力呢?依我看,要提出,以便学起来明白,教起来明确,考起来也明确。

    分析就是揭示事物所包含的道理、意义;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事物的正面、反面、事物的变化过程思考问题。

    观点与论据是一对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得靠分析。没有分析就没有自己独立新颖、突破性的见解。没有分析能力就是没有议论能力,论点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才得以深化,对论点的分析过程就是文章思路展开的过程,以层层分析达到结论,是议论文的灵魂(孙绍振语)。论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议论文的根本就是说理,以理服人。"理"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发展规律。论证怎样才能深刻?只有靠分析。分析就是理性思考。

    另外,分析方法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价值观的形成、调整、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我以为高中生应具备的基本分析能力包括:

    1、本质分析: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挖掘事物的内部联系、事物的根本性质。或说从整体和根本上认识事物。

    2、因果分析:因为……所以……,探究事物产生的主客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即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达到分析透彻的目的。

    3、意义分析:分析事物对主体、他人、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产生的作用、价值、影响、效果等,达到深刻的目的。

    4、对比分析:对比就是把两种事物相对比较。具体方法就是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

    5、辨证分析: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注意事物的转化过程。既要分析事物本身内在联系,又要分析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同时也要注意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转换。

    6、假设分析:如果不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设想各种可能,思维逆向发散,收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达到"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的要求。

    7、条件分析:只有--------才能---------,就是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以达到严密性的要求。事物成立与否都是有条件的,真理亦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