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阅读量很大,但语文成绩很低?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分析问题,并解决。 第一,孩子是小学,还是初中。 如果是小学,那还是得以书本等基础知识为主,毕竟小学所考试主要还是基础知识。要想基础知识好,那还是把语文课上本上的内容读熟、背会、能写。小学读课外书,对提升成绩,暂时性不太明显,但对阅读和作文有一定促进作用。 如果是初中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对提升阅读理解和作文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到了初中,基础考核会逐渐减少,而课外阅读理解和作文要求会逐步增多、加高。这样的背景考试背景之下,大量的课外阅读是能够提升语文成绩的。 第二,孩子阅读的内容是什么。 阅读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但所读内容不一样,对能力和水平提升效果也不一样。 如果读一些公认为经典,或有文化底蕴的书籍,孩子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大的提升,成绩也会有明显进步。 如果孩子读的是一些“通识类读物”“心灵鸡汤”,甚至是漫画类书籍,虽说对那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文水平也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十分有限。就像我们读了这么多年微信朋友圈的文章,自已感觉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并没有进步一样。 更重要的是,孩子一直读那些浅显易懂的“书籍”,就更加不愿意再去读那些“晦涩难懂”的经典书籍。 在孩子阅读什么内容的书籍上,建议以语文课本上推荐的书籍为主。小学和初中课本上面都有推荐,只要孩子能把课本上推荐的那些书籍阅读完,相信孩子的语文成绩不会太差。 第三,阅读要有所“刻意”。 阅读不光是把书读完,读完之后还要知道书中讲了什么内容,这是阅读的基本印象;那些内容给自已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和启发,这是阅读后的理解。很多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连基本的印象都没有,也就谈不上有多少理解。 为了阅读之后,对所读内容有更多、更深刻的印象,建议在阅读过程中,拿上笔,对自已觉得有重要、自已觉得好的地方做上记号,用笔勾一勾,画一画,都是在加深印象。读完之后,孩子可以和家长或老师讨论一下书的内容,再说一说书中给自已带来的思考和想法。 大部分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刻意练习”才能有更大的进步,阅读也是一样的,要读后刻意留下印象,要刻意去理解,还要刻意去思考。 第四,大量的课外阅读之后,还要配有适当的试题练习。 语文虽然不像数学等科目,可以完全靠“刷题”来提升成绩,但一定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用练习,才能让在阅读中所理解的东西进行消化,并在练习上发挥作用。 阅读是输入,练习和作文是输出。 如果只有输入,少有输出,那输出的成绩肯定不太理想。只有不停地输入,再配以不停地输出,输出的质量才会不断地提升。 就像一池水,如果只有进水,很少有出水,那水质很容易变坏。看似池中的水多了,水的质量却可能下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