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封建时代皇后、宗室皇亲、有功的大臣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配享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起源于夏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皇帝每年都要来祭祀先祖

 昵称散步收藏 2019-11-20

我们看历史资料和影视剧中,有时会看到王爷和大臣死后被赐“配享太庙”,很多人不解其意。这“配享太庙”是个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们先聊聊太庙是什么?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起源于夏朝,起初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皇帝每年都要来祭祀先祖。后来随着朝代的演变,太庙的功能也有了增加改变。皇后、宗室皇亲、有功的大臣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明清太庙

在每个朝代,受到配享太庙的宗室和大臣不是很多,只有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且受到皇帝认可的人才有可能被赐配享太庙,对于逝世后能配享太庙的人来说,这是对本人的尊荣,也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尤其是到清朝,配享太庙的人数更少,配享太庙宗室的仅14位,大臣有13人,可入选之严格。

清朝皇帝祭奠祖先的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明清两朝太庙相同),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前殿是三大殿中的主殿,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有功皇族、皇亲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而在配享皇族宗室的东配殿却有两位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的王爷神位,他们有着怎样的功绩能被当时的皇帝破例供奉在太庙东殿呢?

策棱画像

第一位是超勇襄亲王博尔济吉特·策棱,他是蒙古喀尔喀部人,成吉思汗后裔,属于蒙古镶黄旗。策棱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大的功绩就是多次打败准噶尔叛部,安定西北,守卫边境,具有卓越的军功得以配享太庙。在策棱年幼时,其母带着他与弟弟于康熙三十一年归降大清,康熙帝准其留守京城,并带入内廷抚养。在其长大后,按照满蒙联姻的习俗,康熙将自己的第十个女儿和硕纯悫公主下嫁策棱,并封为和硕额驸。婚后不久,册为贝子,命其回原蒙古部落驻守

因策棱骁勇善战,熟悉蒙古地形,又有军事指挥才能,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多次大败入侵喀尔喀蒙古的准噶尔叛部,深受皇帝器重。雍正元年,雍正帝特诏进封策棱为多罗郡王,雍正九年,又因击败准噶尔叛部大举进攻,被封为和硕亲王,随后又被授予喀尔喀大札萨克(部落统领)的职务,雍正十年又因军功被封为固伦额驸,十公主也因此被追封为固伦长公主。到了乾隆元年,乾隆又命策棱率兵驻守乌里雅苏台,为喀尔喀部落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放其母回归西北团聚。乾隆六年,乾隆帝念其年老,命移军驻扎塔密尔。至乾隆十五年,策棱病重后逝世,消息传回京中,乾隆帝亲自驾临祭奠,命配享太庙,谥号“襄”

策棱作为一名蒙古亲王配享太庙,靠的是自己实打实的军功,骁勇善战,将领才能,忠于朝廷,即有忠心,又有军功,又沾皇亲。

僧格林沁

第二位配享太庙的晚晴爱国将领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蒙古科尔沁旗人,出生家庭一般,但在道光五年被选定为索特纳木多布斋郡王嗣子,承袭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进入蒙古贵族阶层。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在此期间为清廷屡立功勋,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抗击英法联军、镇压捻军,被清廷称为“国之柱石”。

道光年间,因为骁勇善战,僧格林沁受到重用,担任一系列重要职位,为咸丰朝顾命大臣之一。咸丰三年到五年,因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反军,战绩卓越,因而闻名海内外;咸丰七年,僧格林沁指挥的大沽口保卫战,是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以来清廷抵抗列强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受到了清廷的大力奖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迫于压力,咸丰帝革去僧格林沁郡王爵仍留钦差大臣职。到了咸丰十年,僧格林沁被起复出兵镇压捻军(活跃在长江以北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同治四年五月,僧格林沁被捻军诱敌深入,难以突围,被捻军张皮绠斩杀在麦田,战死疆场,终年五十五岁。

僧格林沁平素爱护百姓、善待士卒、治军严谨,深受百姓尊敬,在他的灵柩回京时,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柄,兵弁、百姓皆两边迎祭,哭声震地。清廷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举行了葬礼,同治帝载淳和慈禧太后亲临祭奠,赐谥号“忠”,赐配享太庙


从以上两位蒙古亲王的生平来看,他们是有几大共同点的,一是两人都历经三朝,可以说是老臣老将;二是两人能被配享太庙都是因为军功卓越,一位是平定边境,一位是平定内乱,抗击外敌;最后一点是两人的的忠义,策棱忠于朝廷,无不臣之心,连一向忌惮外臣的雍正都对他连连晋封;僧格林沁忠于朝廷,爱护百姓,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可见,在清朝,能配享太庙的亲王都是有卓越的军功且出生贵族,对朝廷衷心的王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