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5G改变世界,5G创造未来”为主题,围绕5G领域的前沿技术、产业趋势、创新应用开展交流和探讨。 国内通信界五位院士汇集一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分别发表演讲,共话5G发展挑战,分别分享了他们对于5G的不同观点。 刘韵洁院士 “不管是现有的网络还是5G,都开始进入了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阶段,我们的网络将要面临一个重大的变革,它要变成一个确定性的网络,而且要满足各个行业的差异性服务。这是实体经济行业应用的需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说道。 刘韵洁以4个场景进行举例,4K/8K、AR/VR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这4个行业都对网络的时间延迟等提出了要求,“如果要在行业内实现这些应用,就要做这样的指标。” “我的经验证明,在网络这方面,如果我们不去提前10年布局研究,可能就满足不了(行业)需求。到2030年,10年以后是什么场景?我觉得我们现在要考虑。我相信,万亿级的人机物、全时空能够安全、智能的连接与服务。”刘韵洁说道。 另外,刘韵洁指出了未来发展中网络无线频率的问题。“中国5G以及6G的频谱资源能维持多长时间?将来早晚要走到毫米波。毫米波的技术芯片在有的大学已经有所突破,但是网络架构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6G走到太赫兹,网络架构要怎么布局?这个事情要做好准备,否则中国5G的优势也就维持五六年。五六年以后这个接力赛谁跑在前面,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大意,不应该过于乐观。”他说。 ▲ 刘韵洁院士 尹浩院士 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尹浩指出,5G大规模部署商用面临很多挑战,“比如高密度的组网、多天线多业务的接入网络其规划建设实际上很复杂;还有核心网的建设、网络的云化导致规划和运维问题;5G还面临更加严峻的网络安全的问题;5G尚未出现杀手级的应用,产业链生态环境怎么构建”等等。 尹浩还表示,5G相关标准还不完善。“现在的标准R15只是提出支持eMBB(增强带宽),R16完整版、R17将到明年底才能完善。在标准完善的过程中,运营商要同步规划网络建设就需要认真考量很多问题。比如5G要在工业互联网落地,第一,面临跨界融合不充分的挑战,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行业壁垒是存在的,共建共赢的生态还没有形成;第二,针对最后一公里的边缘网络标准化的建设难度比较大。” 尹浩呼吁大家保持耐心等待,5G网络稳步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强设备商、运营商、芯片等整个产业链来合作共赢,来助力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 标志性应用和设备是5G成功的关键 相比2G和3G的语音服务、短信、彩信以及窄带数据服务,再到4G的微信和支付宝等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认为,5G的标志性应用将产生在3个维度:“人-人”互联、“人-物(网)”互联以及“物-物”互联。 在上述3个维度下将会产生的标志性应用和设备或有:基于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8K超高清视频、超视距联网无人机、人工智能摄像头、沉浸式虚拟社交与游戏、数字智能工厂以及各类生物传感器(用于远程饲养和放牧)。 ▲ 余少华院士 “标志性应用和设备是5G成功的关键。”余少华说道。 不过,余少华同时也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指数级增长,通信技术几个主要的学科方向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指数级的增长已经支撑不下去了,急需新的理论来突破。 从5G到无G,规避硬件更新换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也提出了和余少华相同的观点,目前5G仍然面临挑战。“从5G的目标和4G参考来说,这个指标跃升都非常大,有时是两个数量级,但是理论上缺乏承担。” 陆建华介绍称,现有的移动通信发展思路是从节点/链路到系统,再到网络信息体系。物理上来说,是通过设施建设到网络容量,再到提供服务。 “规模能换能力遇到的瓶颈很大,移动蜂窝架构碰到技术墙,蜂窝小区的半径越来越小,现在蜂窝基站之间的距离大概百米左右,恐怕没法再小了。”陆建华说道。 对于该问题,陆建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他认为,未来或许可以自上而下,以网络信息体系带动通信网络及技术发展,谋求跨越突破。“5G现在很难做到全覆盖,将来或是按需覆盖,不再是简单的蜂窝架构。” 对于未来的网络发展,陆建华认为,未来或将通过模块组合、软件升级,规避硬件更新换代,实现从5G到无G。“我相信这个时代也很快会到来。” ▲ 陆建华院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