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 房,因 静 而 远

 昵称63703230 2019-11-23

书 房,因 静 而 远

要论书房的精致有品位,中国人的传统书房绝对是数一数二。

瓶胆插花,石拳栽草。任炎凉变化,不改书斋青碧,抽书信手,看花随意。

────中式君

书 房,因 静 而 远

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窗一屏一天地。

书 房,因 静 而 远

茶香墨韵,书里芳华。书房骨子里的风雅,换一刻悠然。

书 房,因 静 而 远

书房在古代又叫书斋,是专门用作阅读、写字、清修或工作的地方。

书 房,因 静 而 远

《书斋说》里讲: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

中国人的书房讲究的不是空间大,而是明净,使心舒畅,太宽敞反会损伤目力。很有意思。

书 房,因 静 而 远

对于书房的装饰,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得好:“宜简不宜繁”。

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一人一卷书,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

书 房,因 静 而 远

唐代刘禹锡虽只有一间简陋的书房,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谁都愿有这样的书房,吟诗作画,弹琴对弈,欢欣会友,不亦乐乎。

书 房,因 静 而 远

对于书房的陈设,中国人的骨子里一直都有很深的红木情结。

因为木头既有复杂的纹路记录时光的变化、岁月的记忆,又有温和敦厚的品质天性,贴合中国人的心性。

书 房,因 静 而 远

所以只需在书房里添置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方木几。

辟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就是不张扬的心安处。

书 房,因 静 而 远

古有陆游,将他的“老学庵”筑于镜湖之滨。

开门临水,启窗见山,心游神驰,好不自然,“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今有梁实秋,将书房修于半山腰。

书 房,因 静 而 远

即使不在山中,许多文人也会在书房周边植树种花,以衬清幽。

纪晓岚就曾在“阅微草堂”的前院种满藤萝,后院栽满海棠。

春天海棠花开,满屋盈香;夏季藤萝委地,一阵阴凉。

书 房,因 静 而 远

林黛玉的“潇湘馆”更是“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房”,如诗如画、清新脱俗、雅致清幽。

书 房,因 静 而 远

乱花迷人眼,唯大道至简。

《说文解字》中说:斋,洁也,即书斋有高洁清雅之意。

古人觉得身入书房,心神俱静、陶冶性灵,如同斋戒一般。

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书房因静而远。

书 房,因 静 而 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