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是很多玉友梦寐以求的东西,在“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影响下,大家还没搞懂白玉就开始了对“黄玉”的疯狂寻找,玉商也不停地兜售着各式各样的“鸡油黄”,常有玉友兴冲冲地买来“黄玉”,细看之下却是商家挂着羊头卖的狗肉。 在《图说红与黄》一文中,紫珑斋曾经提到过,真正的黄玉已经是个传说,绝不会大批量地出现在市场上,更不会主动呈现在你眼前诱惑着你掏钱。黄玉,一定是色泽正黄质地细润的原生透闪石玉料。 以上定义,色泽、质地、原生和透闪石四个要素,缺一不成黄玉,下面紫珑斋就为玉友们讲一讲,你所买到的号称“黄玉”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1、黄皮。 黄皮是和田籽料常见的皮色,其色系包含了黄、桔、金等多个类别,其形成原因是玉龙河里矿物质侵染,使得籽玉外表包裹致色,黄皮一般只有薄薄一层,入肉不深,只有“色”而谈不上什么“质”,再加上是次生颜色,所以不属于黄玉,这个比较好分辨。 2、黄沁。 如果黄皮继续发育,整块籽玉都可能会被矿物质深度侵染,于是便形成了黄沁,黄沁是籽玉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近些年尤为火爆,玉商喜欢黄沁大多是因为黄沁极具赌性,大家都想从一块外表沧桑的沁料里面,切出又黄又细又净的好肉来,玉友们喜欢黄沁大多是因为黄沁吃油,容易产生“盘变”的成就感。此外,黄沁料流行的深层次原因,大概是它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黄玉”了。 黄沁有着窜黑窜僵的普遍特点,其光感也不及普通玉肉那样具有凝脂感,黄沁的肉大多带有着“僵”性,吃光度不高,这是矿物沁染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黄沁料,或多或少会带有一点“石性”,像上图这样的黄沁,由于侵染到位,沁色老熟,玉质细腻油润,所以很多人称之为“黄玉”。 上图这样的黄沁,石性较重,打灯难透,称为“黄玉”就很牵强了,所以玩黄沁料时,“全玉种”“打灯全透”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有的黄沁虽然很黄,但质地如僵石一般,哪还能算得上玉呢? 总体来说,黄沁的黄属于后天侵染的次生色,其色泽也普遍带有黑褐色,罕有正黄色,所以把黄沁当做黄玉仍是不甚准确,其中高品质的黄沁,黄、细、净、油,业内称为“黄玉”无伤大雅,但玉友们谨防打着“黄玉”的名号,售卖干、僵、脏、染的低档沁料。 3、黄糖。 糖色是铁元素沁入白玉所致,产地上新疆、俄罗斯、青海都有糖料产出,产状上籽料、山料、戈壁料也都有糖料,颜色上有红糖、黄糖、黑糖、麻糖等类别,其中黄糖因为色泽鲜亮明快受人欢迎,也偶见有玉商当做“黄玉”售卖,无论黄糖的颜色有多漂亮,它始终带有糖的褐色基调,色泽达不到正黄,所以黄糖并非黄玉。 4、黄口。 黄口料大概是最常被当做“黄玉”的品种了,黄口料的产状主要是山料和戈壁料,色泽主要有青黄口、糖黄口、黄底青玉、黄底青花等,在若羌、且末、俄罗斯、青海都有产出,其中若羌黄口最负盛名,但这些年产量稀少,反而是青海黄口出了一批颜色好玉质佳的料子,一些玉商拿来冒充若羌黄口售卖,一些玉商干脆就直呼“和田黄玉,可遇不可求!”很多人一看才几千元就能买到传说中的“黄玉”,于是兴冲冲地走了歪路。 黄口料是原生玉矿,其中也不乏质地细腻的料子,但大多颜色不够正黄,其黄色多数为青黄、黄白、小米黄,所以也不能都草率地称为“黄玉”,在戈壁料中有一种罕见的“甘黄”色,因其色泽正黄且浓郁,玉质细润,是有资格作为“黄玉”的。 5、黄色小玉种。 市场上还有那么一些“黄玉”,颜色够黄,细度够好,也是原生色,看起来极其诱人,像上图这样的黄岫玉就很有迷惑性,但它并不属于透闪石,所以此黄非玉。 上图是产于非洲的帝皇玉,是一种玉髓,黄的很漂亮,可惜不是玉。 经过炒作而大起大落的黄龙玉,与“黄玉”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产于北疆戈壁滩的金丝玉,虽然其中的宝石光细细黄黄非常漂亮,但仍不可与黄玉相提并论。 “黄玉”也好,“羊脂玉”也罢,“极品”也好,“孤品”也罢,真正的好东西是需要我们捧着钱耗费大量精力去寻求的,能不能遇见并收为己有还要看运气,绝不会出现在你朋友圈微商的刷屏里,价格也不会是轻轻松松接着地气儿。当我们建立了对好东西的正确认知,再回头看看你买的“黄玉”,真的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