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背着酒葫芦,做回仙侠梦】所以我们都要有把酒葫芦!

 五月风风 2019-11-24

葫芦与酒的故事,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宋朝人陆佃在《埤雅》中曾说到:“乘者以瓠盛酒,冬即暖,夏即冷。”这里说的“冬即暖,夏即冷”,即说葫芦能保温。若做到这点,除因它是木质材料不易导热,还需加以塞封、阻止开口处散温方能实现。葫芦开口、盛酒、加塞,陆佃所描述的,必是酒葫芦无疑了。

即便从宋朝开始计算,酒葫芦的历史也已有千年。如此长久的流传与积淀,赋予了酒葫芦一种英武的江湖豪气,正是这种气质,使它成为众多江湖豪侠的标配。

在《水浒传·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枪挑酒葫芦面朝风雪赶路的情景深入人心,英雄落难、形只影单,唯有酒葫伴身旁!其实在这之前,这把酒葫芦还间接救过林冲的性命,原著中这样交代了原委:

主人道:“客人,那里来?”

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儿?”

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道:“原来如此。”

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

……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若不是店家认出酒葫芦则不会留林冲在店中吃酒,林冲不在店中吃酒就会在草料场被塌倒之前回来,既有被压死的可能,也有被陆虞侯烧死的可能。这把酒葫芦,当真不简单!

英雄末路何其悲壮,纵有长枪在手,却也难敌宵小。唯有这一把酒葫、一口浊酒,能为他带来些许慰藉与温暖吧。

在《射雕英雄传》里,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名满天下,除了这两门绝技之外,要当上帮主还需两件信物,一个是天下闻名的打狗棒,另外一样就是酒葫芦。洪七公这样说:


竹棒与葫芦,自唐末传到今日,已有好几百年,世世代代由丐帮的帮主执掌,就好像皇帝小子的玉玺、做官的金印一般。

作为天下第一大帮的信物,不用想,都知道这把葫芦有多重要啦!

七公这位逍遥世间的武学宗师的风范,更是被他“左手一只叫花鸡、右手一只酒葫芦”的经典动作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

甚至在电子游戏《仙剑奇侠传》中,也有一位武学天赋极高、唯独嗜酒如命的江湖人士——司徒钟(又称“酒剑仙”)。有诗称赞: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癫。

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能让他酒不离口的,正是一把酒葫芦。吃饱喝足,才能“除魔天地间”嘛!

“酒剑仙”每每举起酒葫芦畅饮的情景,无不让他狂浪不羁的大侠形象更加鲜活。

葫芦做成的酒具,除了“酒葫芦”外,还有诸如匏爵、匏樽等多种样式。与酒葫芦浓浓的武侠风不同,这些酒具多为皇家贵族、文人墨客所青睐,尊贵无比。

《诗经·大雅》曾有记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描写了公刘杀猪饮酒庆贺建都,让大家有吃有喝,人们尊奉他为首领的场景。在两千多年前,葫芦酒具就已经出现了(~~比酒葫芦要早!),而且是出现在“宗法制”的等级制度下君主与民同庆的庄重时刻。在这里,葫芦不仅烘托了热闹氛围,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君主的象征。

古人视祭天礼为特别庄严、尊贵的活动,祭天时使用的盛酒礼器名曰“匏爵”,同样使用葫芦打造。(爵是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匏爵即为葫芦制作的酒具。)

《宋史·乐志七》:“酌以匏爵,洽我百礼。”

《元史·祭祀志二》:“自第一等以下,皆用匏爵先涤讫,置於坫上。”

 明·邹德溥 《郊禋赋》:“馈食申之以盎齐兮,又亚以匏爵之醍。”

若非体现尊贵,葫芦又怎会在祭天礼、这种古代数一数二的重要场合中出现呢?

宋代大文豪苏轼与葫芦酒具亦有渊源。在东坡笔下,它随居士共游赤壁:“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还在居士抱恙之际奉上泉水令其感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能让大文豪反复提及,是何缘由?大概是葫芦的古朴、本真之质,特别符合苏轼达观、洒脱的性格吧。

对于我们而言,此生“足下踏清尘,剑卷风中花”、仗剑走天涯恐已无可能。纵然不能,也不妨碍我们拥有一把酒葫芦,去体会古人放浪江湖的那种豪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