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像挑战:青年女性,双上肢震颤,轻度肌张力障碍和发音困难,光敏性皮炎(CS)

 影像吧 2019-11-25

20岁女性,表现为双上肢震颤,轻度肌张力障碍和发音困难(视频)。患者存在皮肤光敏性,面部特征拥挤,身材矮小和轻度智力障碍。家族史无殊。脑MRI和CT扫描可见脑沟,基底节和小脑皮质下白质异常信号和钙化(图)。


(图:A-C:MRI可见白质异常信号和脑钙化;D–F:CT可见脑沟,基底节和小脑钙化)

(视频:患者有典型的面部狭长,鼻子突出和眼睛凹陷;双侧肢体意向性震颤伴镜像运动以及轻度肌张力障碍)

诊治经过

基因检测证实为Cockayne综合征B型,ERCC6双等位基因杂合突变(外显子10中为p.Gly715*,外显子2中为p.Arg77*)。

最终诊断

Cockayne综合征

讨论

Cockayne综合征(CS)是一种罕见的累及多系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与家族性遗传性核苷切除修复机制功能失活有关,疾病的表型可能是转录缺陷与修复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常以婴儿期或儿童早期运动、认知发育落后,面颊部皮肤光敏感,消瘦,早老样面容等为特点。婴幼儿期即可见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小头畸形,身材矮小,皮下脂肪减少。患儿也可出现不成比例的四肢、手脚宽大和关节挛缩。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感应神经性耳聋,视网膜色素变性或视神经 萎缩。约75%的CS患儿可出现光敏性皮炎,是本病的突出特点,目前认为与其转录耦联修复机制缺陷有关。95%的CS患儿可有头颅MRI异常,通常表现为脑室扩大,脑萎缩,基底核、大脑额叶、枕叶、松果体或小脑齿状核等部位钙化,脑白质髓鞘形成不良。

目前CS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患儿预后不良,平均死亡年龄为12岁,报道的最大年龄为日本1例40岁女性患者。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由于患者对紫外线非常敏感,应注意避免日光暴晒,外出时适当加衣或涂抹防晒霜,保护细胞免受紫外线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