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写庐山:当李白的妙笔生花,遇上苏轼的盖世才华,谁更胜一筹?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唐宋两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李白和苏轼,则分别代表了唐诗和宋词的最高水平。
(李白VS苏轼)

有人更爱李白,爱他“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霸气;爱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爱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豁达。
有人更爱苏轼,爱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爱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爱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
李白和苏轼,究竟谁更堪当“千古第一才子”的美誉?这是一个被争论近千年而至今没有定论的话题。
(李白剧照)
李白的妙笔生花,苏轼的盖世才华,曾有过一次正面交锋,那就是同写庐山。
古往今来,在所有描写庐山的诗中,最著名的两首正是分别出自李白与苏轼之手。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我们不妨鉴赏一番。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前后,毕生酷爱游历四方的李白出游金陵,途径庐山,写下《望庐山瀑布二首》,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其中第二首更广为流传,惊艳千古,其诗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不愧为诗仙,凭借极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和极富浪漫色彩的大胆想象,他仅用短短28个字,就已经将庐山之壮美和瀑布之险绝写到淋漓尽致。
(《望庐山瀑布》配图)
李白笔下的庐山,美到极致,奇到终点,以至于李白之后,人们一度认为不会再有一个人、一首诗,能将庐山写出新高度,直到苏轼与他的《题西林壁》横空出世。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五月,苏轼由黄州谪迁汝州,赴任途中经过九江,与好友参寥同游庐山,写下了那首名震古今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李白不仅是前朝的诗坛泰斗,同时也是苏轼追捧的心中偶像,但苏轼并没有被前辈李白的庐山大作震慑住,当他亲临庐山,终不负美景与盛名,大笔一挥,遂成千古名篇。
《题西林壁》配图
平心而论,如若是单纯写景,没有人能超越李白,而苏轼的成功在于,他跳出了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思维定式,另辟蹊径,将写景诗跃升为哲理诗。
前两句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似在写景,实则是为后两句的言理做铺垫。苏轼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如是感悟: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正是因为身处于庐山之中。若要看清事物本质,还需跳脱事物本身的遮蔽。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若论写景, 李白更胜一筹,若论言理,苏轼技高一等。更绝的是,李白与苏轼,恰恰代表了唐朝和宋朝,写出了两个时代风格与性格的不同。
(苏轼剧照)

唐朝是一个经济昌盛、青春勃发、乐于表达的时代,作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的诗有令人心潮澎湃的力量,李白笔下,是名山大川,是良辰美景, 是盛唐的缩影。
而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成熟沉稳、善于思考的时代,作为宋朝最伟大的诗人,苏轼的诗有令人陷入沉思的力量,苏轼笔下,是人生感悟,是深刻的哲理,是富宋的写照。
那么,在各位读者心中,李白和苏轼谁才是“千古第一才子”呢?在写庐山的两首名诗中,《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你更喜欢的是哪一首呢?
欢迎留言各抒己见!
参考资料:《全唐诗》、《苏轼诗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