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连暲的中英文名片

 冬不拉拉 2019-11-26

傅连暲的中英文名片

国家二级文物 1925-1933年傅连暲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名片 规格:长11.5厘米 宽5厘米

傅连暲的中英文名片

国家二级文物 1925-1933年傅连暲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名片 规格:长11.5厘米 宽5厘米1

这是一件珍贵的国家二级文物,傅连暲夫人陈真仁同志于1997年捐赠给长汀县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它就是1925-1933年傅连暲任汀州福音医院院长的名片。
  名片为长方形白色硬卡纸材质,长11.5厘米,宽5厘米,双面印刷,一面竖版仿宋繁体铅印着“汀州福音医院院长 傅连暲 日新”的字样(傅连暲原名 傅日新)。另一面横版铅印着英文“Dr.Nelsn.LZFu”的字样。(英文译为:傅连暲 尼尔森 医生)
  看着这张泛黄的名片,它仿佛又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
  1931年的汀州已经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傅连暲任院长的福音医院也成了中央苏区最大的一所红色医院,医疗设施设备首屈一指。毛泽东及其夫人贺子珍、周恩来、陈赓、周以栗、陈正人、伍中豪、伍修权、罗明等许多领导人都曾在这治病疗养过。
  不过,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进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并先后颁布10余种的封锁禁令,封锁的主要商品有食盐、药品、煤油、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所以,在这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红军医疗卫生部门及福音医院的药品都十分紧缺,药品来源仅靠从敌人手中缴获,靠一些小商、小贩偷运,数量与品种都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红军和中央苏区人民的需要,甚至连绷带、纱布、药棉这些极普通又必不可少的材料都难以供应。
  1931年12月,周恩来从上海往瑞金经过汀州时,了解到汀州药品供应紧缺,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指示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拨给傅连暲一大笔款,作为采购药品的经费。
  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解决红军和苏区人民的医疗困难,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傅连暲利用自己福音医院院长身份的便利,先后在永定市、上杭、汕头、上海建立四处地下药房,并派他的得意学生、共产党员曹国煌前往上海中英药房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为了便于在“白区”开展工作,傅连暲印制了这张中英文名片。
  福音医院原为英国人创办的一所教会医院,“五卅”运动发生后英国人离开长汀,曾给傅连暲留下一笔款项,作为福音医院的医疗经费,这笔款存在上海汇丰银行,并指定由上海中英药房供应他们所需的药品及医疗器械。原来,福音医院所需的药品,一直是由上海中英药房邮寄的,直至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时才被迫中断。尽管如此,福音医院与上海汇丰银行、上海中英药房的关系依然如故。所以,曹国煌接受了傅连暲交给的任务后,就乔装打扮成商人前往上海,凭傅连暲亲自开出的支票,在上海汇丰银行取出一笔现金,又凭傅连暲的证件、名片,在上海中英药房买到了一大批急需的药物,然后分装为20多箱,雇请了10多个挑夫,一路行船走路,昼宿夜行,机智地通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岗哨关卡,接连两次把大批药物运回汀州,大大弥补了福音医院和苏区军民用药的不足。
  1931年冬至1932年秋将近一年时间,傅连暲利用福音医院院长身份的掩护,通过这条地下医药采购运输线,不断地采购了一批又一批药物运回汀州,为苏区军民解决了极大的困难。
  1933年初,福音医院迁往瑞金叶坪杨岗下,正式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放弃了每月在汀州四百大洋的丰厚收入,举家迁往瑞金,并将医院所有的仪器、物品捐献给红军运到瑞金,仅傅连暲个人就捐献价值2000多元的药品,《红色中华》专门为此发表题为《红匾送给捐助巨产的傅院长》的文章,称赞他是“苏区第一模范”。
  傅连暲完成了人生中完美的蜕变,从一位基督教徒转变为一位共产主义战士。
  从此这张名片也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成为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长汀博物馆 李鸿)

(摘自《红色文化周刊》)

傅连暲的中英文名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