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大学的十大灵魂拷问3  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希望了吗?

 新父母在线 2019-11-26

桂子先导

密封线

最近大家讨论高考的话题很多。每年的高考放榜日,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有人却十年寒窗终白费,顿时回到解放前。每到志愿填报的时候,许多学生会发现自己成了“无法归类的人”: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自己却发挥得并不理想。往前看上不了好大学,往后想安于现状又对自己的未来担忧。

2018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及实际录取率

数据来源:各地教育考试院

1977—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和实际录取率

考不上好大学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希望了呢?每年高考落榜生如今的处境又如何?

第一种选择:复读

复读的情况适用于四种学生


    1.平时学习不错,但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

每年高考放榜,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千军万马中杀出的一匹“黑马”,并更多以此激励下届学生,然而,有一类考生,“一考定终身”对他们来说,显得更为现实,那就是发挥失常的学生。这类学生高考留下的遗憾太大,再次高考考上理想大学的概率也更大,无论是从现实角度还是心理角度出发,复读都会是他们的重要考虑。

平时成绩不稳定,但一心追求好大学的学生。

2.平时成绩不稳定,但一心追求好大学的学生。

这类学生有个特点,就是日常学习非常努力,意志十分坚定。对于这类学生,复读没有那么艰苦,因为他们平时就以紧绷的状态学习,再来一年为的是填补漏斗,改进方法,稳定水平。

3.平时和高考成绩都不理想但受家庭因素影响的学生。

3.平时和高考成绩都不理想但受家庭因素影响的学生。

每年的落榜生中也有这样一类群体,高价被父母送入复读机构或者学校,一部分能够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发奋学习,紧追直赶;而更大一部分继续浑浑噩噩,不明所以。这是构成复读生群体的第三类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是高中三年没有明白学习的意义,高考的重要性,平时成绩与高考成绩都不太理想,复读一年希望奋起直追,然而用一年的时间赶上别人三年的成果,着实不易。

4.志愿填报失误,滑档的学生。

4.志愿填报失误,滑档的学生。

过去的高考录取,采用的是估分报志愿,不少人因预估错误而在志愿填报上摔了跟头,不得不选择复读。近年来采取先出分数后填报志愿的方式,的确省去了学生志愿填报的麻烦。然而,新方式的实行并没有大幅减少志愿填报失误的情况,每年还是有许多学生因志愿过高而滑档,或是因志愿过低而遗憾,这类情况高发于高考分数不高不低,排名扎堆的学生,稍有失误就可能滑档导致无大学可上,最后不得不选择复读。

所以,复读这个选择,还是奔着好大学而去,还是抱着考上好大学未来希望就更大的心态。然而,复读的成本与代价也不低,且不说时间与资金问题,心态是影响复读生更进一步的最大阻碍。

近年来,各地参加高考人数虽逐渐下降,但不少地区复读人数却正在增加。复读在成为落榜生选择的同时,会造成当年招生资源的浪费;复读生的增多,提升了本科录取率,对应届报考更是难。

第二种选择:出国

这种选择适用于经济条件富裕,具备送孩子出国念书的家庭。这类学生仅占少数,且未来早已被规划好。

第三种选择:技术类学校

高考失利,分数距离录取分数还差很多,但又不想这么早进入社会工作,这部分学生大多会选择报考职业学校。据统计,选择进入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以下特点:成绩提高困难、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目前对未来就业没有特别想法等。这种选择也回答了如果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个人的一条出路,也是一种希望。

其实,对于落榜考生,何尝不能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提前四年向着幸福出发呢?做个手艺人,也不会糟践你的光辉一生。


第四种选择:就业

如果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家庭条件也不允许继续读下去,一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放弃读大学,找一份工作。不读大学,拿不到文凭,对工作会不会有影响?桂公子认为,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向雇主证明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锻炼的是自身的能力,这与上大学和学习的目的本质上一致。还可以边工作边参加成人教育,可以选择自考,也可以选择成教,或者网络教育,也未尝不是一种安身立命之道。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所以,桂公子认为没有考上好大学≠没有希望

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能力分为三个部分:脑子里是否有一个可以构建的理想(我是谁)。是否有技术手段去实现理想(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持续下去的勇气和决心(积累被克服的困难)。我们希望考上一个好大学,无非是好大学能给我们更好的提高能力、适应社会的机会。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就业,上好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就业。然而,对于芸芸考生来说,清华北大不过是浮生一梦,而211和985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多所,能挤进去的,也只是凤毛麟角。





普通大学和好大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如同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

普通大学里一群人在播种;

好大学里有真正耕耘的人。

但旷野土地上总有农夫,

黑暗夜空中会发现点点闪烁的繁星。

上不了好大学不代表一无是处,

世界远没有那么悲惨,一流大学也有二流人才,二流大学也出一流人才。

一个人只有自己放弃了,才会真的变得一事无成。

我们常奉高考为第二次投胎机会,是的,不管出身微寒还是显赫,它都能让你再选一次。但是,高考不是人生的单选题!







高考未能如愿以偿,有人选择复读,有人选择出国,有人选择高职高专院校,有人选择就业……

此路不通,不代表无路可走。

分数果然是根线,线上的人熠熠生辉,线下的人黯然失色。

但是,即使名落孙山,也不要低到尘埃里;

能将自己终生雪藏的分明是自己!

名校到底该不该考?

文凭到底重不重要?

当然!

它会让未来的路更好走一点。

然而,人若好学,何必身居清华园里和未名湖畔?

最大的学校是社会,最好的老师是经历,最高的文凭是人品。

好学的人,定会遇见自己的大学,定会找到自己的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