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乌镇的字句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看见乌镇河道上隆起的石桥时,秋日的太阳已经移到了西边的天幕,不太强烈的光线,照着拥挤的人流和乌镇的水阁、廊棚、桥梁和石板巷,恍恍惚惚间,让人有了迷离的感觉,这就是你梦幻中的乌镇吗?

到乌镇去感觉江南水乡独有的神韵,感觉戴望舒“撑着油纸伞,徘徊在悠长悠长的雨巷”中独享的孤独和渴望,在许多年前,这样的念头在时间的河流中时隐时现,一张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面孔,有时候会出现在短暂的梦中,醒来后大张的双眼盯着黯淡的天花板,惆怅的心境宛如东流的春水,孤独而婉转。

你站在乌镇的石板桥上,在一个秋日的下午,在人潮澎湃中,多年的梦境一晃而过,真实的乌镇让你有点无所适从。

随着人流踏上石桥,石板古旧而粗粝。石桥下的流水并不清澈,浑黄中有点绿意。水流中漫游的乌篷船上,游客的嬉闹声,让逼仄水道变得热闹非凡。

乌篷船船身狭长,两头微翘,竹篾编的半圆形的船篷,黝黑黝黑,这样的乌篷船在江南水乡,游过清代张潮的《幽梦影》、游过周作人的《苦雨集》、游过鲁迅的《故乡》和茅盾的青年时代,游到石桥下面,让你和游人一起感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悠然情愫。

小桥、流水、人家,乌镇的特色是水阁,聪明的乌镇人把房子延伸到水上,水上的部分就是水阁。木制结构的房屋外面漆着黑漆,乌镇的名字恐怕就是这样来的。

船是乌镇人的脚,水道是乌镇的大街,穿过石桥,踏着石板路,走进乌镇的小巷,窄窄的两旁木屋一间挨着一间的小巷。

木屋的门大多是关着的,原先的居民大都已经迁出,只有一些上了年纪、难舍故土的老人们住在祖屋里,留守或者坚守,故去的时光和时光里的点点滴滴回忆。

沿着窄窄的小巷一路走过去,路过酒馆、当铺和染坊,路过“江南百床馆”、“江南民俗馆”、“江南木雕陈列馆”,江南的古床和木雕让人流连忘返。节俗馆中乌镇人春节拜年、元宵走桥、清明香市、立夏称人、端午吃棕、水龙大会、中元河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冬至祭祖等习俗,透露出江南水乡浓浓的生活气息。

乌镇的“三白酒”别有风味,以白米、白面、白水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乌镇的蓝印花布堪称一绝,蓝底白花,加上吉祥的图案,散发着江南水乡浓郁的气息。你站在挂满蓝印花布的染坊,看见游客们在花布间穿梭的身影,心莫名的喜悦着,人生总有些遇见让你无法解读,看是毫无来头,心里却莫名的感到那遇见是专属自己的,就像蓝色印花棉布,感觉它的气息是如此的熟悉与亲切。

不能错过的当然是茅盾故居,坐落在河东侧的观前街17号,坐北朝南,四开间两进,层木结构楼房。你站在茅盾半身塑像前,想起大学时读他的《动摇》、《追求》、《幻灭》,《春蚕》、《秋收》、《残冬》,靠在图书馆高高的书架上,沉浸在茅盾先生用文字营造的氛围中。

小巷里有一些小商铺,卖手工的鞋垫、布鞋、篦梳、姑嫂饼、熏豆茶,商铺的主人一副爱买不买的表情。

走在乌镇的小巷里,走在石板路上,你不是一位寻梦者,“踏踏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你不是归人是过客”。

关联阅读

行走丨贵阳街头

行走丨车过阜阳

行走丨站台上的小商贩

行走丨品味盐官

行走丨湘西边城

行走丨水墨南浔

行走丨心中的凤凰

行走丨一个人的旅行

行走丨云端的武功山

行走丨最是秋色恋斜阳

行走丨对一座城市的进入

行走丨生命是一条河流

行走丨只愿风儿轻轻唱

行走丨煮一壶麦香下酒

行走丨又见青海(外一首)

行吟丨同题唱和:渡口

行吟丨《渡口》的景致与诗意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