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多样化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一个“强化理论”,他们认为一种行为一旦得到肯定,就会使它得到强化,并使今后重复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强。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反馈效应可以指导企业管理和学习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定理。 社会学解释:你必须经常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成果,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及时反馈,而不要仅仅等到绩效考核的时候再做出反馈,不要等到业绩出来都不达标了的时候再反馈。在平常工作当中就要不断地给下属足够的关注,提供必要的支持,就像让小树成材一样,你要在它刚开始需要矫正的时候站出来,而不要等到已经无法挽回的时候再行动,在它刚要长弯的时候马上矫正过来,每次都是如此,这样小树才能慢慢地长直,之后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学解释 对于教师为学生的作业打的分数,大多数人往往简单地理解为对学生过往学习状况的评定,而分数对于学生将来学习所可能产生的激励作用,大家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多。(应该是对师生双向的反馈) 事实上,在人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名为"反馈效应"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如果学习者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那么这种对学习(行为)结果的了解将会起到强化(正负双向,现仅从积极方面讨论)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家们曾对反馈效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颇有启发的观点。 罗西和亨利通过实验证明,在学习活动中,有反馈(知道学习之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的成绩),其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天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之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不同,例如,让学生自己来评改练习作业,比由老师来评改所起到的激励作用要大,学习效应更佳,因为前者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佩奇的一项宏大的实验则证明,老师的评价方式的差别,所产生的效应亦相应差别。如果老师给出成绩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一些有针对性的评语,激励效果最好;老师给出成绩后,写一些固定格式的评语(如"很好,发扬下去!""有进步,继续努力!"等等),激励效果次之;如果老师只简单地给出成绩,而无任何评语,那么激励效果最差。 拉比的实验还证明了,反馈效应不仅在知识学习中有表现,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如行为习惯练习),其表现也特别显著。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明白到,如果老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反馈给他们,并给出中肯的、有针对性的评语,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呵。而现实的大多数情况是:教师只是对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试卷简单给个分数,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优劣长短的评价则比较忽略。这样自然难以更好地发挥出分数(其它教育评价手段)对学生所带来的反馈效应。 不过也不能怪我们的教师,与发达国家的教师相比,我国的教师的工作负担真是太重了,如果要求他们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除给出分数外,再写出中肯的分析评语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一点上,家长可以说是大有用武之地。 要强化教师打的分数对孩子所带来的反馈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分数的反馈的有效性来实现。如果一个孩子对于取得什么分数都无所谓,很难想象会有什么良好的反馈效应。所以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分数的意义,真正把分数作为评价自己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标尺之一,这是孩子产生良好反馈效应的前提。其次,教师与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评价每一个分数的成败得失的习惯。比如,被扣了分,是知识掌握不好,还是其它原因,都要心中有数。教师与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通过对自己的(评语)分数的分析,了解自己的学习(思想、行为)状况,并逐渐养成合乎社会、道德、法律的习惯,这样,孩子就懂得了学习(行为)上的自我约束与正强化激励,并不断进步。 通过对榜样人物典型事迹再现(在集体内部树立各种榜样);展示各种样板; 心理实验一 反馈效应C·C·罗西与L·K·亨利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测验。主试对第一组学习的结果每天都告诉学生,对第二组学生只是每周告诉他们一次,而对第三组,则一次也不告诉。如此进行了8周教学。然后改变做法,第一组与第三组对调,第二组不变,也同样进行了8周教学。结果除第二组稳步地前进,继续有常态的进度外,第一组与第三组的情况大为转变:即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第三组的成绩则突然上升。这说明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是即时反馈比远时反馈效果更大。心理学家布朗的实验表明,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学生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教师的反馈。 启示: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学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心理实验二反馈效应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这个效应提醒,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动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评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积。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评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后来,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 案例松下幸之助 反馈效应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知道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紧张地问道:"是不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所运用,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 利用“ABC分析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ABC分析法又称帕雷托分析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法,是项目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叫ABC分析法。 这种方法用在孩子学习上,一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现在,孩子作业量太大了,特别是升入初中,学科那么多,科科都有作业。 孩子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通常情况下,教师、家长和孩子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按照我们正常的想法,孩子往往会先做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或者相对更容易的。而把难的或不想做的放在后面。这样的安排会是什么样结果,刚开始孩子精力十足,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作业,可能效率更高,但到了后期,孩子疲劳了,剩下的作业又不是自己喜欢做的。那么,效率就会很低,效果还不好。 如果教师采用ABC分析法指导学生,每天把要完成的作业进行分类,把自己不喜欢或较难的作业放在A类里,把认为可接受的放在B类里,把认为比较轻松的放在C类里,并且,按照ABC的顺序去完成,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