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三守》第七章 鬻宠
2019-11-27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一三守》第七章:鬻宠红林悟道《韩非子一三守》上一章讲君劫之明劫,所谓明劫实质就是权臣利用朝廷的俸禄结党营私,欺君罔上。韩非
子在讲明劫之前提出了一个既普通又惊世的反问,就是“国无臣者,岂郎中虚而朝臣少哉?”意思是国家没有臣子,难道是近侍缺而朝臣少吗?这应
该是君主治国理政的最好自省之问。人是事物的中心,没有人何谈做事成事,有人不尽职尽责相当于无人,这是这句反问的核心点。所以韩非子替君
主发出这句反问,从这句反问开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朝纲建设,朝臣管理,理顺朝政,严格按国家律法办法,从根本上杜绝大臣
专权,让每一位朝臣都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也能做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明劫一章中韩非子重点说了“群臣持禄养交”意思是权臣拿着国家的俸
禄来豢养党羽,继而结党营私,不忠君报国。中国传统文化是核心之一是仁义,俗话也说得好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臣子拿了君主的俸禄就应该为君主
做事,这是最其本的职业素养,也是一个人社会素质与信用的体现。而信用已是道、德、仁、义、礼、智、信社会价值体系中最低的一等了,如果这
一层都失去,那就是突破了做人的底线,社会体系也会随之坍塌。到了“信”这一层,为了维护“信”的价值与作用,韩非子用国家律法来确定和保
障社会各元素之间的“信用体系”,使其不因人冲破“信”这一最后的社会价值观,而使社会崩盘国家灭亡。今天讲《三守》中关于鬻(yù)宠的
问题,鬻宠就是卖宠,向群臣卖弄君主的宠爱。宠臣如此之为,绝不是单纯的卖弄,而为了造势,独揽大权,继而为后续的不法行为做好铺垫,创造
有利于自己的政局。韩非子把“鬻宠”做为权臣依事劫君与依刑劫君的前提重点说明,权臣得宠卖宠独揽大权后,就有了很大的发言权与舆论制造能
力,通过外借势力和谣言惹众来达到控制君主的目的。原文“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意思是卖弄君主对他的
宠爱,独揽大权,假托外部势力来制服内部,危言耸听地渲染祸福得失的形势,用来迎合君主的好恶。“以阿主之好恶”是问题的中心,权臣已悉君
主的喜好与习性,才会有的放矢。这一句话的内涵很丰富,把权臣的面貌与手段完全暴露了。在古代信息交流困难,很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权臣独
揽大权后,利用自己独特的权力与势力,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局势,使得君主无法去验证权臣的言论,只能接受并信以为真,君主一旦相信了权臣,那
到就很容易被控制。后果就是“人主听之,卑身轻国以资之,事败与主分其祸,而功成则臣独专之。”意思是君主听了,就降低身份轻视国家来资助
他们。事情失败了,就让君主分担祸害;事情成功了,臣子就独占功劳。【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人主听之,
卑身轻国以资之,事败与主分其祸,而功成则臣独专之。】在企业管理中,信息是老板处理问题的依据,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工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公司管理系统为老板及时、高效、准确处理公司事物奠定了技术基础。安全稳定的数字传输技术,甚至AI技术的应用,老
板不应该犯“人主听之”的错误。职员也不可能干“以阿主之好恶”的事。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v5u...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