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郜永华《局部两周年》:关于电商流量,最近几年发生了什么?

 郜永华 2019-11-28

关于流量,最近几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看待问题不要站在一个时间节点上看,而应该从最近几年中去寻找规律。

在局部(jubu2015)有过阅读体验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直接结论:当前的流量是呈现碎片化的流量。

以淘宝平台为例,今天的流量来自搜索、淘宝客、直通车、达人分享、视频直播,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微信端、微博端......尽管搜索一直都是流量的源头,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做的相对较好的商家,其实已经超越了依靠搜索取胜的阶段,大家会玩花样了,花样越多,反倒生意越好。

我曾经举例过2015年的双11,当年的双11是与湖南卫视联合做的购物节,而今年的也出来了,是跟浙江卫视合办。本质而言,天猫也缺流量。




消失的流量去了哪里?

先说消失的流量,其实流量并没有消失,只是同槽争食的多了。互联网上现在的花样很多,上半年最热的是直播,一帮宅男看锥子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还有传统的游戏等等。流量的本质是用户,而用户的时间是以24小时计算的。这部分消失的流量,只是去了别的平台,用了别的玩法,发现了更有趣更好玩的。而购物仅仅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况且,从消费心理而言,消费有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

其次,流量是不是一直在下降?互联网的最大红利本质是流量红利,也可以为说是人口红利。中国在 1994 年获准加入互联网,从 1995 年张树新创立了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开始,中国互联网用户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2010 年后传统互联网出现增长放缓趋势,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大家又过了 5 年美好时光。其实你会发现,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率也是在持续下降的。不过由于过去几年 4G 网络和 Wi-Fi 逐渐普及、移动网络资费持续降低,个人的单日使用时长持续增加,所以看起来这个乘数的增长还是不错的。到了今天,互联网用户增长率放缓,用户使用时长又基本被挖掘殆尽,因为一个用户不可能全天都在上网全天都在购物,那么总的流量池就不再增大了。单从人口而言,中国互联网的流量一直在增长,跟房产一样,只不过这种增长速度放缓了。但大家争夺的热情高了,所以你会觉得流量好像在下降。

当流量消失之后,电商应该怎么办?

流量并不是消失了,只是争夺的人多了,你的电商又没有出现新玩法,顾客去了其它地方。还有一种现象是,我们上面已经讲过,顾客不可能24小时购物。过去我们讲要做口碑营销,但事实上,很多商家并没有去做口碑,甚至连让产品及格的水平都没做到。

口碑的前提是产品靠谱。在产品靠谱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一批网货品牌。观察表明,所有网货品牌,首先有着靠谱的产品。但是,我们既然无法让用户时刻关注你,那你就得多与用户互动,至少在用户面前足你的存在感!

这里给予电商企业的建议是:建立自己的流量池。对自身流量的操作和理解,各位运营总们自行考虑,局部仅仅提供一种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