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王朝死因调查

 皮皮中尉 2019-11-29

“六王毕,四海一”,自秦始皇兼并六国,到末代秦王子婴向沛公刘邦投降,秦朝这个第一次实现统一的王朝如昙花一现,仅仅历时十五年。武力强劲的秦朝为何短命?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抽丝剥茧,则必将有助于我们对今天和明天的思考。

相比东汉和明代末年因气候“小冰期”导致的连年灾荒,对比唐代末年的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相较西晋和两宋末期面临的异族入侵,秦王朝在表面上并不具备积重难返的“亡国之兆”。不仅如此,在短暂的十五年中,秦朝北讨匈奴、南征百越,可谓武功赫赫。所以,秦朝的骤然崩溃,颇有当年苏联帝国大厦倾倒的气象,令人感慨。

小编面对这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化身为一个业余的历史医生,暂且把秦王朝当作一个突发急症的病人,寻找它的治病机理。最后,我所得出的结论是,秦王朝,实死于思想和肌体两个层面同时爆发的强直性僵化症!

1

僵化强直的思想

对所谓思想僵化,大家往往存在一种误解,即“僵化”这个词只用于修饰落后的思想。其实,即使是相对先进的思想,一旦运用得不合时宜,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僵化。品尝到商鞅变法富国强兵硕果的秦朝,就明显属于后一种的思想僵化。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深入当时的情境,就不难发现,在天下百姓的心中,几百年诸侯割据是常态,统一才是新事物。面对新事物对自己生活的冲击,必然需要时间慢慢磨合、接受。

但秦始皇不这样认为。既然在战场上已经验证了秦军的先进,那么就足以证明秦国的思想也是先进的。既然秦国已经统一天下,那些使秦国富强的政策,诸如编户齐民、徭役劳役、全民皆兵和中央直管的郡县制,就也被证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种思路体现在他的统治方式上,就表现为征服一地马上设立郡县,征服一地即马上实施高压管理,剥夺所有百姓的人身自由,把他们像秦国子民一样,死死地捆在国家的战车上。陶醉在军事征服快感的秦始皇,迫不及待地为那些新征服土地打上秦国的烙印,就像一个藏书家微笑着给新淘到的藏书盖章。

崇尚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思路治国的秦始皇,根本不可能接受宣扬“子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他所信奉的,其实是“己所欲,施于人”,只要自己觉得好,就一定要强加在别人的头上。这种思维逻辑,既类似某些西方国家喜欢在别人领土上复制粘贴自己的制度,也类似某些家长动辄就要告诫儿女“我这是为你好。”

殊不知,在六国遗民的眼中,这些理念反而和几百年来“小国寡民”生活处处冲突,像一个恐怖巨兽顷刻改变生活的面貌。这种恐惧,比如今互联网摧毁固有职业和生活模式带给我们的不安要强大百倍!因为它来得实在太过迅猛。

面对思想上的抵触,秦始皇大为恼火。当然,在那个相对蒙昧的时代,统治者绝不会想到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只会想到大加挞伐肉体毁灭。所以,在丞相李斯的推动下,“焚书坑儒”禁锢思想的悲剧就在咸阳和全国各地屡屡上演。能够侥幸留下的,只有秦国的历史典籍和各种庞杂的学说。

秦始皇在思想文化领域实施的这种“强行重启模式”,是对每一个人思想自尊的冒犯。期待一个人在短时期内改变逻辑思维,只能由内而外发自肺腑,绝不可能靠外力作用威胁强迫。


更为讽刺的是,别说是六国遗民,就连赵高胡亥这样的继承者,骨子里也没有接受一统天下的理念,早就做好了一旦天下动荡就退回关内重新做秦王的准备。后来的子婴不再当“秦三世”而改称秦王,就是他的思维底线。而后项羽一定要摧毁咸阳城,执意分封十八路诸侯恢复割据,就代表了当时人们对所谓秦国先进思想的极度不适应。他们是把秦国的文化当成了洪水猛兽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外星文明,一定要连根铲除才心安。

我们现在都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一点恐怕秦始皇永远无法理解。而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就深谙其中的奥妙。他颇为明智地既吸取始皇帝留下的某些先进“文化遗产”,同时又听从萧何等人的劝告,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就是吸取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充分留给子民适应的时间,让大家慢慢消化。

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也如治大国。秦朝思想上的僵化失策就根源于盲目乐观倚强凌弱的心态。这个现象放在今时今日,同样可以借鉴。干事创业待人接物亦或子女教育,润物细无声才是硬道理,而不是凭借威势强加于人,为了面子尊严强加给孩子。反之,只会引起强烈的逆反,得不偿失。

2

僵化强直的制度

既然秦始皇的思想秉承了“己所欲,施于人”的路数,那么他在政策层面自然也会沿用“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的短平快模式,让新征服地区迅速的“秦国化”。

在军事层面,始皇帝将东方六国的大部分贵族后裔悉数迁往关中,以便于监管,防治这些人利用当地的民心死灰复燃,然后又遍搜六国遗留的兵器,将之融化重铸成十二个“金人”,杜绝六国遗民谋反的机会。同时派大量军队和民众修建当时的高速公路“直道”,方便军队随时抵达战略要地;在经济层面,他统一货币,用半两钱取代六国货币,完全控制发钞权。而统一度量衡,则是在经济领域重新格式化六国百姓的生活模式,驱使他们尽快进入秦国模式。至于用秦小篆取代六国文字,用秦半两取代六国货币,都是为了升级扩大他眼中高效的秦国体制。

但这种在秦国相对狭小国境内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旦放大到十倍以上的新领土,必然暴露出自身的短板。


其一是基层干部的缺失。秦国能够保证郡守县令是秦国官员,却无法保证基层工作人员也是忠实履行职责的秦人,只能任用当地的精英来补偿,地方资源仍然是由当地人掌控。一旦形势失控,这些并不接受秦国思想却又掌握当地资源的基层干部,往往率先成为动乱的源头。

其二是效率的缺失。在秦国高效的制度,放大到全国却未必高效。长平之战与赵国死磕时,秦昭王可以征集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倾国出征,但把这种军事化管理复制到全国就会引起反抗。因为国境太大,高效严酷的制度就会变成“催命符”。陈胜吴广和刘邦都因为对“失期当斩”的恐惧绝望而选择了以死抗争,就是明证。

对于制度的引用和实践,无论何时何地都少不了试点、总结直至推广的必要流程。这个流程,需要时间,忽视时间强调“从速解决”,就会满盘皆输。这个规律既适用于对秦始皇政策制度的反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日常工作学习和家庭教育的范畴。

对比秦朝的“冒进”,刘邦就显得高明了许多。他既继承了郡县制的先进高效,也不忽视对特殊地区特殊人物的单独安排,从而巧妙开创了复合型的“郡国制”,使两种制度同样生效。这种类似于我们当代耳熟能详的“一国两制”政策,恰恰印证了一个合格政治家领导人的胸怀和眼光。

别的单位能够适用并见效的先进经验,未必就是自己部门的灵丹妙药,别人家孩子快乐成长成才的先进经验,未必就是培养自己家孩子的妙招高招。我们必须抱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稳步推进、缓步试探,方能找到其中的诀窍,进而自我创新,催化出属于自己的经验来。

3

诊断说明

没有天灾只有人祸,看似国防强大实则腹地空虚,当秦二世即位变本加厉而不采取调整之时,正是秦朝天下危机总爆发的一刻。秦朝灭亡,表面上是死于“天下苦秦久矣”的怨愤,实际上却是死于自己对先进思想经验的偏执乐观,和对实际状况的漠视与忽视,死于自己一手造就的强直僵化症。


遥想咸阳城和阿旁宫废墟中滚滚的浓烟,我们必须庆幸,能够生活在如今这样一个开明的新时代,能够沐浴在一个进步的新社会。同时,我们也必须警醒,忽视事物发展规律漠视现实固步自封的危害。做这份死亡调查有什么用?当然是给现在的自己看,给迷茫焦虑的今天看。

具体到今天,我们其实和当年的秦始皇一样,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思维和具体动作,必须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同频。具体来说,如果我们还是把自己的头脑僵化固定在层级分明的工业化时代,就一定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震荡。

在互联网时代崇尚大数据,讲求效率的背景下,如果你我还在陶醉于所谓行业单位部门的荫泽下,还盼望着大事小情都由领导做主上级决断,那就和当年偏执于“秦国潮流”人们一样,迟早被现实碰撞得鼻青脸肿!强大自己,做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才能在变幻的世界中掌握主动。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爸鼻马迷”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