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的最辉煌的盛世之一,盛时开疆拓土,衰时内忧外患,再加上唐人高昂的斗志和建功封侯的野望,导致了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现象:野有征夫,闺有怨妇,从而催发了“闺怨诗”的广泛流行,终唐一朝,闺怨诗始终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 提起闺怨诗,很多人首先会想起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也是唐诗中闺怨诗的代表作,能与其一争高下者寥寥可数,金昌绪的《春怨》诗,便是其一,后人评价极高,认为可堪一比。 金昌绪其人,就目前的现存史料来看,只能用生卒年不详、生平不详来概括,根据一些辅助资料大致可推断出其可能为今杭州人,现仅存《春怨》一首诗,虽是孤篇,但却是好诗,流传甚广,因此金昌绪也混了一个“唐朝诗人”的头衔。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从表面看,有一些民歌的味道,与刘禹锡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风格类似,通篇叙一事,从头至尾,极有逻辑性,句句相承,四句诗一气呵成。正如《网师园唐诗笺》评:真情发为天籁、一句一意,仍一首如一句。 实际上,这首诗采用层层倒叙的手法写作,为了不被惊梦而不教黄莺啼叫,为了不教黄莺啼叫而把黄莺打起。而最后诗人给出的答案也引人深思:闺中少妇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在辽西的人和她有什么关系,是丈夫还是亲人?她的丈夫亦或是亲人为什么要去辽西呢?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考空间。 一首表面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在唐朝征战四方的时代背景下,就赋予了深刻的时代意义。毫无疑问,这是一首闺怨诗,闺中的少妇在怀念她出征在外的丈夫。 金昌绪其人、其事在历史上无迹可寻,但凭借一首小诗而名留青史,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