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考研倒计时21天­­||考前必记【针灸】高频考点

 康泰wjr图书馆 2019-11-30
考点六十三:针灸  经络腧穴总论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5次
 


【红研蜜语】每年必考
1)相距9寸:
①前额头维之间。
②耳后两完骨之间。
③天突至歧骨。
④腋前、后横纹头至肘横纹(08-X)。

2)相距8寸:
①歧骨至脐中。
②两乳头之间。
③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3)相距12寸:
①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②腋窝顶点至11肋游离端(章门)。
③肘横纹平尺骨鹰嘴至腕掌(背)侧横纹。

4)相距13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内踝尖。

5)相距14寸:承扶→委中。
 
考点六十四:针灸  经络腧穴各论  五腧穴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2次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井、荥、输、经、合”。
 
五输穴穴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红研蜜语】阳经输穴后为原穴
《难经·六十八难》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阴井木,阳井金”,子母补泻法根据此知识点进行理解推理即可。
 

 
考点六十五:针灸  经络腧穴各论  原穴、络穴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0次
 


考点六十六:针灸  经络腧穴各论  足阳明胃经
 
中医综合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出题次数:13次
 
1.常用穴位【定位】
1)承泣【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2)四白【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3)地仓【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4)颊车【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5)头维【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6)下关【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7)人迎【定位】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8)梁门【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9)天枢【定位】脐中旁开2寸。

10)归来【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11)梁丘【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12)犊鼻*【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13)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14)上巨虚【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15)条口【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16)下巨虚【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17)丰隆【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橫指处。

18)解溪【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19)内庭【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20)厉兑【定位】第2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2.常用穴位【主治】
1)承泣【主治】
①迎风流泪、夜盲等目疾。
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主治】
①目赤痛痒、目翳等目疾。
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病证。
③头痛、眩晕。

3)地仓【主治】
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

4)颊车【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角歪斜等局部病。

5)头维【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6)下关【主治】
①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
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7)人迎【主治】
①瘿气,瘰疬。
②咽喉肿痛。
③高血压。
④气喘。

8)梁门【主治】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9)天枢【主治】
①胃肠病(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
②妇科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等)。

10)归来【主治】
①小腹痛、疝气。
②月经不调、带下等妇科疾患。

11)梁丘【主治】
①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
②急性胃痛。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12)犊鼻【主治】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13)足三里【主治】
①胃肠诸疾(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
②下肢痿痹。
③神志病(癫狂等)。
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
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14)上巨虚【主治】
①肠鸣,腹痛,腹泻,便秘,肠痈等肠胃疾患。
②下肢痿痹。

15)条口【主治】
①下肢痿痹,转筋。
②肩臂痛。
③脘腹疼痛。

16)下巨虚【主治】
①腹泻,痢疾等胃肠疾患。
②下肢痿痹。
③乳痈。

17)丰隆(主治】
①头痛,眩晕,癫狂。
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症。
③下肢痿痹。
④腹胀便秘。

18)解溪【主治】
①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
②头痛,眩晕,癫狂。
③腹胀,便秘。

19)内庭【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
②热病。
③胃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
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20)厉兑【主治】
①鼻衄,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热性病。
②热病。
③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3.常用穴位【刺灸方法】
1)承泣【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2)四白【操作】直刺或微向上0.3~0.5寸。

3)地仓【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4)颊车【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

5)头维【操作】平刺0.5~1寸。

6)下关【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作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7)人迎【操作】避开颈动脉,直刺05~0.8寸。

8)梁门【操作】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9)天枢【操作】直刺1~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10)归来【操作】直刺1~1.5寸。

11)梁丘【操作】直刺1~1.2寸。

12)犊鼻【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13)足三里【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用,常用温灸法。

14)上巨虚【操作】直刺1~2寸。

15)条口【操作】直刺1~1.5寸。

16)下巨虛【操作】直刺1~1.5寸。

17)丰隆【操作】直刺1~1.5寸。

18)解溪【操作】直刺0.5~1寸。

19)内庭【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20)厉兑【操作】浅刺0.1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