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哲学不完全简史

 昵称BbprGMTQ 2019-12-01

(拉斐尔《雅典学院》)

(拉斐尔《雅典学院》局部)

什么是哲学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有人说这个问题取决于人的需要,饥饿的人最看重食物,干渴的人最看重饮水,但这不是我们想问的,我们要问的是有没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哲学家认为答案是有,那就是对真理的追寻和探究。两千多年前,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哲学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有好奇心的缘故,人对于活着这件事非常惊讶,他们觉得自己是某种神秘事物的一部分,他们想了解其中的奥秘,于是自然而然的提出了一些问题,于是哲学产生了。
《苏菲的世界》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思想测验:有一天,爸爸、妈妈和刚刚学会说话的小明一起吃早餐,妈妈先吃完后去收拾自己的东西,这时,爸爸忽然飞了起来,飘在天花板上,小明惊喜的大叫:“爸爸在飞。”小明当然是惊奇的,但爸爸给小明的惊奇实在是太多了,比如爸爸每天用一个奇怪的东西刮掉胡子,比如爸爸钻进汽车里可以让汽车动起来,比如爸爸能用打火机点着火苗,所以对小明来说爸爸飞到天花板上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妈妈呢?当妈妈听到小明的叫声回头看时,她吓的扔掉了手里的东西,然后开始尖叫,等到爸爸从天花板上落下来时,她已经晕过去了。为什么小明和妈妈有如此不同的反应呢?这完全与习惯有关,妈妈已经知道人是不能飞的,而小明则不确定在这个世界上人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妈妈已经习惯了这世界的一切,习惯了地心引力,习惯了这世界理所当然的存在,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而对于小明来说这个世界是新鲜的惊奇的充满所有可能性的神秘,而这就是哲学家试图唤醒人类的能力。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过份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世界一直有一些不合理甚至神秘难解的地方,所以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孩子一样敏锐。
古希腊时期(前6世纪5世纪)
自然派哲学
所谓哲学一般是指耶稣降生前六百年左右,在希腊诞生的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最初人们在神话中寻找世界的答案,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所有的自然现象、收获、灾难都是神有关,那是人们对世界最早的解释。例如古希腊人相信宿命论,他们透过著名的戴尔菲神谕占卜自己的命运,负责神谕是神是阿波罗,他透过女祭司琵西雅发言。当时连许多国王要等求教于戴尔菲神谕后才敢发动战争,戴尔菲神庙入口处有一行著名的铭文“认识你自己”,意思是没有人能够逃避命运。
公元前580年左右希腊人在希腊半岛和安纳托利亚等地建立了很多殖民城市,大量的适用奴隶使得人们拥有更多闲暇时间用于思索,于是人类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了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希腊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诞生于公元前460年)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和变化。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利斯,他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他宣称:万物中皆有神在,不过很可惜我们不知道他的意思,可以肯定的是他所说的神不是神话中的神。我们所知的第二位哲学家是安纳克西曼德,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他所谓“无限定者”元素构成的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第三位哲学家叫安纳西美尼斯,他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者气体,他认为火是精纯的空气,空气凝结变成水,挤压水变成泥土,他主张空气是泥土、水、火的源头。三位哲学家都相信,宇宙间有一种基本物质是所有东西的源头,那么一种物质是怎么变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呢?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非常着迷。
帕梅尼德斯。他认为万物一直存在,没有任何事物来自虚无,已经存在的事物不会消失,他甚至认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的变化,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变成另一种事物,可问题是大自然是变迁的,他自己也通过感官感受到了事物的变化,但对于帕梅尼德斯来说,眼见不一定为实,他选择相信自己的理智。哲学上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者就是百分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的来源的人。
赫拉克利特。帕梅尼德斯时代有另外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做赫拉克利特斯,他认为万物变化事实上正是大自然的基本特征,他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他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里特斯认为事物是相对的,疾病与健康、饥饿与饱足、战争与和平、冬天与春天、好与坏、善与恶等等,如果没有其中的一个也就不会有与它相对的另外一个。赫拉克里特斯相信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的一切,他认为这种“普遍的理性”或者“普遍法则”就是万物之源。
恩培窦可里斯。我们可以看到,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认为:感官认知不可靠,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认为:感官是可靠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那么究竟孰是孰非呢?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认为他们各有对错,恩培窦可里斯的结论是: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他认为大自然是有“四根”,也就是土、气、火和水组成,他指出大自然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这四种元素相互结合或分离的缘故,动植物死亡后它们体内的四种元素就分离了,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但土、气、火、水却是永远不灭的。所以万物并没有改变,只是四种元素的分合聚散罢了。
德谟克利特斯。德谟克利特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自然派哲学家之一,因为是他第一个提出了类似现代的理论。他也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基本单位组成,德谟克利特斯把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原子。原子(atom)这个词的本意是不可分割的。德谟克利特斯认为,原子如果可以无限分割,大自然将会像不断被稀释的汤一样消失,原子必须是永恒的,因为事物不可能来自虚无,而且如果所有原子是一模一样的,那将无法圆满解释它们是如何组成如此不同的世间万物。所以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永恒不变的、形状各异的。今天我们已经确定,德谟克利特斯的原子理论或多或少是正确的,大自然的确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现代科学虽然发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例如质子、中子、电子甚至夸克,但物理学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分裂一定会有一个极限,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基本单位”。德谟克利特斯相信万事万物一定都有一个必须遵从的“必然法则”,每一件事都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自然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斯认为灵魂是一种特别的灵魂原子组成,人死之后,灵魂原子就四散了,然后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新灵魂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德谟克利特斯认为人类没有不朽的灵魂存在(就好像现代人认为人类的意识和思想是与大脑相连的,大脑死亡思想和意识也就不存在了)。
古典哲学
大约从公元前450年左右开始,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哲学也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同于自然派哲学家,雅典的哲学家更关注个人本身和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正在形成,这种制度需要开启民智,这就为一群四处游历的教师与哲学家开启了方便之门,他们在雅典以教导市民为生,我们一般称他们为诡辩学家。这些诡辩学家认为哲学问题也许有答案,但人类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这个答案(怀疑论)。他们认为好坏对错没有绝对的标准,世间也没有绝对的是非,完全要看它与人类的需求有什么关系而定。其中的代表者普罗塔格拉斯就认为事情对错好坏看它与人类需求关系,不可知论者,就像害羞不是天生的。所以人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我们知道至少有一个人是反对这种看法的,他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我们现在了解苏格拉底是透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对话录,我们无法确定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是真正的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的杜撰,不过那无关要紧,因为影响西方思想的苏格拉底事实上就是来自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每天在雅典的广场上与人谈话,他所做的只是提出问题,通过提问使对方醒悟自己理论上的弱点,认清是非对错,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帮助别人生出正确的思想。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苏格拉底强迫他所遇见的人们运用本身的常识,这种装傻、装呆的方式,我们称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苏格拉底曾说:“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苏格拉底这种做法让不少人当众出丑,得罪了很多人。公元前399年,他被控腐化青年人,被陪审团定罪,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拒绝恳求留情,拒绝离开雅典,最后喝下毒药而死。世上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苏格拉底从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认为知善者必能行善,正确的见解导致正确的行动,人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不知道何者是对,苏格拉底想为了是非对错找出一个清楚明白,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而不在于社会。
柏拉图。苏格拉底死时柏拉图29岁,这件事影响了他后来的哲学生涯,成为哲学家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将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陈情出版成《自辩》一书。柏拉图关注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变化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他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柏拉图认为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他得出的结论是: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模式。我们称这种观点为柏拉图的理型论。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属于感官世界的具体事物只能有意见或者看法,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例如对某种颜色或形状是否漂亮,我们会得到很多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但对于数学问题,比如圆形的内角和,答案却一定是360度。柏拉图的世界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感官的世界,只能用我们那五种并不精确的官能来约略的认识,这个世界里每一件事物都是流动的,而且没有一个是永久不变的。另一个是理型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理性来确实认识这个世界,但无法用感官来察知,这些理型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认为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而我们的灵魂是不朽的,灵魂在栖居身体之前就是存在于理型世界的,当灵魂在一具躯体内醒来就忘记了完美的理型,然后当人类在自然界发现不同的东西,例如一匹马,灵魂就依稀想起那个理型世界中完美的马。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记录了一个洞穴神话,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并不是无趣,但再怎么样它也只是一张照片。
柏拉图的构想中国家应该有统治者、战士和工匠,一个有好的国家的特色是,每一位国民都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柏拉图的理想国有点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马其顿,曾经在柏拉图的学园中进修了二十年,他不仅是希腊最后一位大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大生物学家。不同于柏拉图的是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自然界的变化,他认为感官的感觉是第一位的。柏拉图认为有一个比感官世界层次更高的理型世界,理型世界比自然现象更真实,任何事物都是先有了理型世界中完美的“理型”,然后才有自然界中感官能够感觉到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柏拉图将整个观念弄反了,他同意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说法,任何事物都是“流动”的,而事物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但是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自然界之上有一个理型世界的观点,他认为“理型”或“形式”是事物的特征,是人们通过感官的感受和理性的综合与归纳后的产物。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我们与生俱来的拥有理性,所以天生就能够组织所有的感官印象,并且将它们加以整理和分类,所以才会产生各种概念。我们的理性是天生的,具有理性是人类最大的特征,但是在我们的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我们的理性是空白的,我们对于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例如关于马的“理型”或“形式”就是马的特征的体现,马的“理型”或“形式”本身是不存在的,那只是在我们人类看到若干马后形成的概念,最终这种概念定义了我们今天称之为马的这个事物的“种类”。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在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质料是事物的材料,形式是事物的个别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现实”的结果。亚理士多德的因果律的看法是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目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说明人类如果区别世间事物时,强调了“形式”和“质料”的差别,我们区别事物的方法是通过事物的“形式”和“质料”将事物分门别类,为了澄清我们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这门学科,他以实例显示我们在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证明(合理的形式或者质料)时,必须遵循若干法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生物没有改变的潜能,另一类是生物有改变的潜能。生物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动物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禽兽,一类是人。所有生物都有能力吸收养分以生长和繁殖,所有动物还有感知周遭环境以及到处移动的能力,人类则更进一步有思考的能力(几乎所有哲学家都认为,人最与众不同的能力是思考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必然有一位上帝推动自然界所有的运作,他猜想地球上所有的活动乃是受到各个星球运转的影响,不过这些星球必定受到某种力量的操控才能运转,亚里士多德称这种力量为“最初的推动力”或者“上帝”。
关于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认为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享乐的生活,一种是自由负责的公民,一种是思想家与哲学家,他认为人要同时达到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任何形式的不平衡斗不会快乐。人际关系中提倡“黄金中庸”,不懦弱也不鲁莽,不吝啬也不挥霍。饮食方面吃的太多或太少斗不好。总之他与大多古希腊思想家一样提倡过一种平衡而有节制的生活。
关于政治学,亚里士多德主张人不应该走极端,他说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人如果不生活在社会中,就不算是真正的人。亚里士多德描述了三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希腊化和罗马时代(前323—30年)
救赎宗教与哲学
从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这一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特色在于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界线泯灭了,过去希腊、罗马、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各民族各有自己的国教,崇奉各自的神明,但这些不同的文化融汇一炉,形成各种宗教、哲学与科学。这个时代充满了宗教怀疑、文化解体和悲观主义,这一时期形成的新的宗教信仰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教导人们如何获得救赎,为了达成灵魂的救赎,除了各种宗教仪式,也有必要对宇宙真实的本质有某种程度的了解。这个时代哲学也逐渐朝着“救赎”有平安发展,人们认为哲学的智慧应该能使人脱离悲观的心态和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宗教和哲学的界限逐渐消失了。希腊哲学同样亟欲寻找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他们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关心何为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中的代表是一下四个学派:
犬儒学派
大约公元前400年左右安提塞尼斯所创,犬儒学派强调幸福不是建立在物质、力量、身体等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每个人斗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不会失去。人毋需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受罪。
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Dio—gzenes),据说他住在一个木桶中,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与一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因此要偷取他的幸福可不容易!)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   亚历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诉他只要他想要任何东西,他都可以赐予他。戴奥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公元三百年左右兴起于雅典。它的创始人是季诺。此人最初住在塞浦勒斯,在一次船难后来到雅典,加入犬儒学派。他经常在门廊上聚集徒众。斯多葛这个字就是源自希腊文字门廊。这个学派后来对于罗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就像赫拉克里特斯一样,斯多葛派人士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宇宙常识的一小部分,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小宇宙”,乃是大宇宙的缩影。因此相信宇宙间有公理存在,亦即所谓神明的律法。由于此一神明律法是建立在亘古长存的人类理性与宇宙理性之上,因此不会随时空而改变。在这方面,斯多葛学派的主张与苏格拉底相同,而与诡辩学派相异。斯多葛学派认为,全体人类(包括奴隶在内)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在他们眼中,当时各国的法律条文只不过是模仿大自然法则的一些不完美法条罢了。  
斯多葛学派除了否认个人与宇宙有别之外,也不认为“精神”与“物质”之间有任何冲突。他们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被称为“一元论”,与柏拉图明显的二元论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  
斯多葛学派人士极富时代精神,思想非常开放。他们比那些“木桶哲学家”(犬儒学派)更能接受当代文化,他们呼吁人们发扬“民胞物与”的精神,也非常关心政治。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活跃的政治家,其中最有名的是罗马皇帝奥瑞里亚斯。他们在罗马提倡希腊文化与希腊哲学,其中最出类拔萃的是集演讲家、哲学家与政治家等各种头衔于一身的西塞罗,所谓人本主义(一种主张以个人为人类生活重心的哲学)就是由他创立的。若干年后,同为斯多葛学派的塞尼卡表示:对人类而言,人是神圣的。”这句话自此成为人本主义的口号。  
此外,斯多葛学派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病与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变的法则罢了,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因此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他们认为,我们也不能为生活中一些欢乐的事物所动。在这方面,他们的观点与犬儒学派相似,因为后者也宣称所有外在事物都不重要。到了今天,我们仍用“斯多葛式的冷静”来形容那些不会感情用事的人。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 Epicurus | 享乐主义 | 副作用 | 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的方式| 精神的乐趣与节制自我规范 | 德谟克利特斯的原子理论 | 离群索居
新柏拉图学派
普罗汀 Plotinus | 救赎论|两级——神圣之光(灵魂),不存在的完全黑暗(物质)| 神秘体验 (物我合一,我既是上帝)
神秘主义
基督教的兴起(公元前后—公元476年)
印欧民族是大约四千年前居住在里海和黑海周边地区的游牧民族群体,后来他们陆续向四方迁徙,这就是第一次游牧民族入侵。这些印欧人缔造了古希腊文明、古印度吠陀文明、西亚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文明。印欧民族认为历史是循环的,他们相信历史就像四季意义会不断循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只不过在无尽的生生死死中有不同的文明兴亡消长罢了,许多印欧文化中都有“灵魂转生”和“生命轮回”的概念。这种民族思想融入东方的两大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中,也孕育了希腊哲学。
闪米特人源自阿拉伯半岛,他们也同样向全世界迁徙,尤其是犹太人,两千多年来走遍了世界各地。西方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都源自闪族。印欧人是多神论者,而闪族人从一开始就是一神论者。闪族人认为历史是呈直线型的,从神创造世界是历史的一端,终有一天它会结束,这是历史的另外一端,而这一天就是“最后的审判。”闪族人相信上帝会干预历史的发展方向,由于强调上帝在历史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闪族人数千年来一直非常注重历史记录,这些历史文献最后成了圣经的核心。印欧人经常以图画或雕刻来描绘神的形象,但对闪族人来说描绘和雕刻神的形象是不可以的,旧约就曾训诫人们不要制作任何神像。罗马天主教堂之所以到处都是画像那是因为基督教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而与天主教同出一门的东正教则至今不允许信徒制作有关神经故事的雕像,伊斯兰教也禁止偶像崇拜。西方三大宗教强调从罪恶中得到救赎,这与东方宗教完全不同。
基督教可以说是源自闪族文化。旧约记载亚伯拉罕与上帝立约,他及其子孙永远信奉上帝的戒律,而上帝则答应保佑他的后裔。公元前1200年左右,上帝在西奈山与摩西再次立约,借着上帝的庇佑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回到了迦南地——那流着奶与蜜之地——以色列的土地。依照当时的习俗,国王被遴选出来以后,要行涂油礼,因此这些以色列国王被赋予弥赛亚(受膏者)的称号。在以色列伟大的三王(扫罗、大卫、所罗门)时代之后,犹太人的国家分裂而式微,自此犹太人一直生活在异族人的统治甚至奴役之下。这时候有很多先知宣称上帝因以色列因为不遵守戒律而发怒,另一些先知则预言上帝将派遣大卫家族的国王拯救以色列民族,并协助他们重建大卫的王国,这位救世主就是“弥赛亚”。
时间一直到耶稣时代,两百年间不断有先知预言上帝的救世主,当耶稣出现的时候,他不是那个时代唯一的以“救世主”姿态出现的人,他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宣称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和赦免,他不断代表上帝赦免沿途的人,更糟的是他还称上帝为天父。这种叛经离道的行为激怒了耶路撒冷的宗教人士,最终他们迫使当地的罗马总督处死了耶稣。
耶稣死后,他的门徒们开始传扬相信基督就可以得救的“福音”(“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中是“救世主”的意思,在希伯来文中则是“弥赛亚”)圣徒保罗就是其中最著名这,他曾经在雅典最高法院的小丘上发表演讲。是他为新生的基督教奠定了基础,他宣称外邦人不一定要成为犹太人才能信奉基督教,因为基督教不只是犹太人的宗教,它的目标是拯救所有人,上帝与以色列订立的“旧约”已经由耶稣代表上帝与人类订立的“新约”所取代,从而基督教得以有了发扬光大的条件。公元313年时基督教被罗马帝国接受,到公元380年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当基督教进入希腊罗马地区后,印欧文化和闪族文化于是浩浩荡荡的交汇融合,此时距希腊哲学家的年代已大约有一千年了,历史将要进入以基督教为重心的中世纪,这段时期同样维持了一千年之久。
黑暗的中世纪(476—1453年)
基督教义就是真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摧毁,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征服,一般上这之间的一千年,我们称之为中世纪。中世纪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它是罗马时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中世纪最初几百年间,罗马帝国的整个文化瓦解了,贸易与经济崩溃,宏伟的建筑变成废墟,人口大量减少,分封制度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成为主流。在罗马政权坍塌时,天主教会承担起了很多社会工作,教士协助日耳曼人统治,帮助普通大众百姓,久而久之教会的力量强大起来,在此期间罗马主教成为天主教教会的最高领袖,并逐渐被视为基督在人世间的代理人。中世纪的哲学家几乎认定极度教义就是真理,他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要相信基督教的启示?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理性来探索基督教的真理?希腊哲学家与圣经的记载有何关系?圣经与理性是否有抵触?信仰与知识是否相容?
圣奥古斯丁354—430年)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的变迁,他曾经仔细研究各种不同的宗教和哲学后才决定信教。奥古斯丁倾向于新柏拉图派的哲学,我们可以说他将柏拉图加以基督教化。圣奥古斯丁当然同样圣经中上帝自虚空中创造了世界的看法,对于希腊人则相信世界是一向都存在的这个问题,圣奥古斯丁认为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世界的理型一直就在上帝心中,于是他借此保存了柏拉图有关永恒理型的看法。他认为在宗教问题上理性能做的事很有限,我们只能透过信仰来领会基督的神圣,如果我们相信基督,上帝就会照亮我们的灵魂。关于恶的问题,他认为邪恶是由于“上帝不在”的结果,邪恶本身是不存在的,邪恶来自人类的不服从,而上帝只创造好的事物。奥古斯丁主张上帝与世界之间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有灵魂可以认识上帝,但不能触碰更不可能变成上帝。奥古斯丁认为自从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全人类斗迷失了,他否认人有权批评上帝,他认为没有人值得上帝的救赎,但上帝还是决定拯救某些人,所以上帝有权决定拯救谁。奥古斯丁相信,人类历史就是天国与世俗之国奋战的历史,它们互相争夺人类的控制权,天国或多或少存在于教会中,而世俗之国则存在于各个国家,所以人只能经由教会救赎。
圣多玛斯1225—1274年),他最大的特点是将亚里士多德加以基督教化。他认为哲学与基督教是相通的,透过理性推断的真理与圣经上所说的真理是相同的。圣多玛斯指出,信仰和基督的启示和理性和感官两条途径都可以接近上帝,但是信仰和启示较为可靠,光是依靠理性很容易迷失方向。圣多玛斯认为万物的存在分成若干渐进的层次,最低是植物,其次是动物,再其次是人类,再其次是天使,最上面是上帝。圣多玛斯采取了亚里士多德对女人的观点,不过他认为女人只是在身体构造上比不上男人,而灵魂上则与男人相当。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
人文主义
十五与十六世纪发生了两大变动,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与中世纪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截然不同,这一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人是极其高贵的。在中世纪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则是以人为出发点,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与强调宁静、中庸和节制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是不同的。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不再认为活着是为了死后的世界做准备,人们比较能够享受生活,因此他们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变了。文艺复兴时期教会权威和各国政府的反人文主义和人文主义一样盛行,布鲁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在科学上,文艺复兴时期一改中世纪过度迷信理性思考的现象,而将观察、经验和实验作为研究的基础,我们称之为“实证法”,极大的促进了技术革命,并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所以伽利略赞美实证法说:“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的”,培根推崇技术进步说:“知识即力量”。文艺复兴还产生了日心说的新世界观,伽利略的惯性定律,直至牛顿的三大定律,最终影响了人、教会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中世纪时只有教士和僧侣能看懂圣经,因为当时的圣经都是拉丁文写的,道了文艺复兴时期,圣经被从希伯来文与希腊文翻译成各国文字,这是导致宗教革命的首要因素。马丁路德通过研读圣经认为人们并不需要教会或者教士居中代祷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也不能靠买赎罪卷得到上帝的赦免,他认为教士与上帝的关系并不比一般人亲近,他也不相信任何人能够透过教会的仪式得到上帝的赦免,他说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
巴洛克时期(17世纪)
欧陆理性主义
十七世纪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的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要更充满了对照鲜明的形式,整体来说十七世纪的主要特色是在各种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绘画上可能一方面描绘着极为繁华奢靡的生活,却在角落里画一个骷髅。政治上,巴洛克时期充满冲突,欧洲烽火遍地,最惨烈的是从1618年打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同时各国政府和宫廷充斥着各种阴谋和暗杀。十七世纪也是个阶级差距很大的时代。莎士比亚横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哲学同样也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我们称之为“理性主义”,认为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我们称之为“唯物主义”。由于受到各种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牛顿的三大定律成就了我们称之为“机械论”的世界观,机械论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部很大的机器。
十七世纪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灵魂是生物的“生命原理”,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与肉体是不可分离的。机械论兴起以后,机械论者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机械过程的产物,包括动物与人的身体,德国唯心主义者甚至认为我们的思想和脑袋的关系就像尿液与肾脏或者胆汁与肝的关系。但思想显然无法像物质一样被提取或者分割,人的大脑可以被打开,但你却无法在其中看到思想,所以在十七世纪哲学家开始提出灵魂与肉体有所区分的论调,但如果这样灵魂又是什么呢?灵魂是如何驱动物质组织的身体的或者身体是如何影响灵魂的呢?而这正是笛卡尔所思考的问题:灵魂与肉体的关系。
笛卡尔被称为现代哲学之父,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尝试将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新旧杂陈的思想综合成一个条理分明的哲学体系的人。笛卡尔1596年生于法国,他所感兴趣的题目是:我们所拥有的确实的知识以及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笛卡尔认为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某件事是真实的,否则就不能当它是证据,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将复杂的问题尽可能细分为各种因素,然后从最简单的概念出发,对每一个思想加以斟酌和衡量。笛卡尔认为感官是不可靠的,只有利用理性的类似数学的方法去求证,才能解决哲学问题。他的第一步是主张一开始应该对每一件事加以怀疑,前人的理论、自己的感官。例如他说:“你怎么确定你的生命不是一场梦而已。”(与周庄梦蝶何其相似)笛卡尔发现当他怀疑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是他在怀疑。所以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的怀疑,而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还问自己,自己是否能以同样直观的确定性来察知其他事物,他的结论是:他的心灵中很清楚的知道何谓完美的实体,这种概念他一直就有。但他认为这种概念不可能来自他本身,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类,完美的实体的概念必定来自那个完美的实体本身,也就是上帝。他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具有对于完美实体的概念,由此可见这个完美实体的本身必定是存在的,因为完美实体这个概念一定要包含它必然存在的事实,如果缺少“存在”这个重要的特征,完美实体将不成其为“完美实体”(即便你有再完美的超人的概念,也不代表超人存在,因为超人这个概念中不包含他必然存在的事实),另外如果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实体,那我们也不会具有完美实体的概念,因为我们本身是不完美的,完美实体的概念不可能来自于我们,所以这个完美实体只能是上帝。笛卡尔认为,上帝这个概念是与生俱来的。
笛卡尔从这两点出发继续探索,他认为我们对外在现实世界的概念可能都是幻象,但外在的现实世界仍有若干我们可以用理性察知的特性,这就是世界的数学特性,例如长宽高。对另外一个诸如颜色、气味等概念则与我们的感官经验有关,所以这些概念不足以描述外在的真实世界。当我们的理智很清楚地认知一件事物时,那么这件事物就一定是我们所认知的那样,因为一个完美的上帝是不会欺骗我们的。
至此笛卡尔认为:人是会思考的现实存在,上帝是存在的,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
笛卡尔宣称宇宙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真实世界(或实体),一种称为灵魂或思想,另一种则称为扩延或物质。灵魂是纯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无法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是纯粹的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因为唯有上帝是独立存在的,不隶属于任何事物。“思想”和“扩延”虽然都来自上帝,但彼此之间却没有任何接触,思想不受物质的影响,反之,物质变化也不受思想影响。这就是笛卡尔的“二元论”。关于人,笛卡尔认为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又占空间,人有灵魂,也有一个扩延的身体。身体是一部机器,没有自由,必须遵守适用于他们的法则。而灵魂则独立于身体运作,不受身体影响。我们用理智所思考的事物并不发生在身体内,而是发生在灵魂中,因此不受扩延的真实世界的左右。但笛卡尔也认为,只要灵魂存在于身体内一天,它就会透过一个他称为松果腺的脑部器官与人脑连接。因此灵魂可能会时常受到与身体需要有关的种种感觉与冲动的影响,不过“灵魂”也能挣脱这种冲动的控制,而独立于身体运作,
使理性获得控制权。我们的身体会衰老,但只要理性存在二加二就永远等于四,理性不会衰老。对笛卡尔而言理性事实上就是灵魂。
史宾诺莎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生于16321677年间。他的主要哲学理念之一是要用永恒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史宾诺莎认为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置身事外,上帝就是世界,他主张世界就在上帝之中。笛卡尔认为实体有两种,每一件事不是思想就是扩延。史宾诺莎拒绝这种两分法,他认为宇宙只有一种实体,既存的每样事物斗可以被分解、简化成一个真实的事物,一个单一的实体。这是史宾诺莎的一元论
根据史宾诺莎的说法,上帝(或自然)以思想或扩延的形式出现,这是上帝的属性,上帝的属性很可能无穷无尽,但人类仅能认出思想和扩延。他认为自然界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一朵花是扩延属性的模式和形态,一首咏叹这朵花的诗则是思想属性的模式和形态,但两者都是实体、上帝或自然的表现方式。所有物质和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上帝或自然的表现方式,甚至我们的每一种思绪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思绪,因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只有一个上帝、一个自然或一个实体。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实体的一部分,你的思考也可以说是上帝或自然在透过你思考。上帝不是在表演木偶戏,那是外因,上帝或自然是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的,因此上帝或自然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由此物质世界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必然性(决定论)。我们的发展与个人的成长可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阻碍,只有在我们能够自由发展本身固有的能力时,我们才能活的像个自由人,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受到内在潜能与外在机会的左右。世间只有一种存在是完全自主,且可以充分自由行动,那就是上帝或自然,唯有上帝或自然可以表现这种自由、“非偶然”的过程。人可以争取自由,以便去除外在束缚,但人永远不可能获得“自由意志”,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或多或少囚禁在扩延的类似机器的身体内。使我们无法幸福和谐的是我们内心的冲动,例如野心和欲望,但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每件事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就可以凭直觉理解整个大自然,最后的目标是以一种全然接纳的观点来理解世间万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这就是史宾诺莎说的:“用永恒的观点来看每一件事情。”
英国经验主义(18世纪)
笛卡尔和史宾诺莎都是理性主义者,理性主义相信理性是知识的源泉,甚至同意在人还没有经验之前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些与生俱来的概念。十七世纪是理性主义的哲学的世纪,但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受到了日益严格的批判,更多的哲学家开始认为,如果没有感官的体验,我们心中将一无所有,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的心灵中所有的事物都是先透过感官而来的。”这是对经验主义的最佳说明。十七世纪最重要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中,笛卡尔是法国人,史宾诺莎是荷兰人,莱布尼兹是德国人。而最重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柏克莱、休谟都是英国人。所以我们通常区分为“英国经验主义”和“欧陆理性主义”。
洛克。第一位英国哲学家洛克生于16321704年间,他最主要的作品是《论人之理解力》,他在书中试图澄清两个问题:第一是我们的概念从何而来?第二是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洛克认为我们在看过听过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空白的板子。后来我们开始经验一些事物,我们看到周遭的世界,闻到听到摸到尝到各种东西,这就是洛克的单一感官概念。我们人类的心灵除了接收印象还会积极通过思考、推理、相信、怀疑等方式来处理它得到的各种单一感官概念,因此便产生了洛克所说的思维。所以洛克认为感觉和思维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心灵并不是一具被动接受的接收器。它会不断将传进来的感觉加以分类处理,而这是我们需要当心的地方。
洛克强调我们唯一能感知的事物是那些“单一感觉”,通过多个单一感觉我们的心灵又会形成“复合概念”,例如吃苹果实际上是接收到红色、绿色、脆爽、多汁、酸甜、不规则圆形等一连串单一感觉,通过这些单一感觉我们的心灵形成了一个有关于苹果的“复合概念”。事实上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将许多类似的感觉放在一起形成了苹果、桃子、橘子等概念。但根本上使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所有材料都来自感官。洛克认为那些无法回溯道一种单一感觉的知识便是虚假的知识,我们不应该接受。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信赖感官的经验?”,也可以说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是我们所感知的那样呢?对此洛克将感官的性质分为主要和次要两种,这方面他承认受到笛卡尔的影响,所谓主要性质指的是扩延世界的特质,如重量、运动、数量等,这类特质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感官已经将它们客观的再现。但对于其他一些特质,如酸甜、红绿、冷热等,洛克称为次要性质,这些感觉并不能真正反映事物本身的固有性质,而只是反映了外在实体在我们感官上所产生的作用。
我们虽然说洛克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但他并没有与理性主义一刀两断,他同意笛卡尔的说法,认为确实有些性质是人可以用理性来了解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一些道德原则,也就是他相信世间存在“自然权利”,另外他相信人类凭理性就自然而然的可以知道上帝的存在。
政治方面,洛克是近代最先关心性别角色的人之一,他公开倡导知识自由与宽容的精神,他也首先倡导“政权分立”,洛克的观点是:为了确保国家的法治,必须由人民的代表制定法律,而由国王或者政府执行法律。
休谟生于17111776年间,他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他启发了大哲学家康德,使他开始走上了哲学研究道路。休谟的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为起点,他说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带我们体验日常生活,而事实上哲学家们提示的那些行为准则都是我们对日常生活加以省思后,便可以领悟出来的。休谟首先断定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观念是印象的模仿物,印象是观念的直接原因。印象和观念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我们有时候会将物质世界原本不存在的概念放在一起,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曾经由我们的感官体验过,并以真正的印象进入我们的心灵,我们的心灵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了各种观念,其中也包括像天使、飞马、上帝这些虚假的复合观念。只要是无法回溯道特定感官认知经验的思想与观念,休谟便不接受。他说他要推翻那些长久以来主导哲学思想,使得哲学蒙羞的无稽之谈。
理性主义认定人有一个不变的自我,所以理所当然的人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休谟则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一束不同的知觉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接连而已,不断的改变并移动,我们心中只有这些来来去去的直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休谟认为人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的不朽或上帝的存在,他不是认为这不存在,而是认为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他是我们所谓的“不可知论者”。休谟的心灵中没有任何成见,他只接受他用感官所认知的事物,他认为除此之外一切事物都有待证明,他并不排斥基督教或奇迹,但他认为两者都属于信仰范畴,与知识和理性无关。我们可以说在休谟的努力下,信仰与知识的联系终于被切断了。
休谟强调,一件事发生后另一件事也会发生的想法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并不是来自于我们天生的,我们出生时对这个世界的面貌和种种现象并没有什么期待,产生期待是因为我们见过很多次同样的现象,于是让我们变成了“习惯性期待”的奴隶,但那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只是一种习惯的心理。休谟并不否认世间有不变的自然法则,但他认为由于我们无法体验自然法则本身,因此很容易做出错误的结论。例如没见过白色的乌鸦并不代表白色乌鸦不存在。一件事跟着另一件事发生并不一定表示两者之间必有关联,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们不要妄下结论,因为妄下结论可能会导致迷信。例如黑猫与厄运。
伦理学方面,休谟也反对理性主义的看法,理性主义一向认为人的理性天生就能辨别是非对错,但休谟认为我们的语言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根据休谟的看法,每个人都能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都有同情心,但这和理智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做出负责任的举动并不是因为以理智作为标准,而是因为我们同情别人的处境。(所以决定善恶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性,过度理性的表现是冷血的)
柏克莱是爱尔兰一位天主教主教,生于16851753年间。柏克莱宣称世间的事物的确是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但它们并非事物。他说世间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们感受到的事物,但我们并没有感受到物质或者质料,我们无法察知我们所感受到的事物是否确实存在,所以如果我们认定我们感受到的事物之下有个实体的存在,那我们就是妄下结论。柏克莱相信人有,根据柏克莱的看法我们的灵魂可能是形成我们本身各种概念的原因。但世间只有另外一个意志或灵可能形成早就这个形体世界的诸般概念,万物都因为这个灵而存在,这个灵乃是万物中的万物的成因,也是所有事物存在之处。这个灵就是天主。柏克莱说我们所看到所感觉到的每一件事都是天主力量的作用,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造成我们不断体会道的丰富概念与感官体验,他认为我们周遭的世界与我们的生命全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万物唯一的成因,同时我们只存在于天主的心中。
因此“生存还是毁灭”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是什么?我们真的是血肉之躯的人类吗?我们的世界是由真实的事物组成的吗?或者我们只是受到心灵的包围?
柏克莱不只质疑真实性的问题,他也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知可能也只是由我们的心灵虚构的产物而已。
我们不能感知那组成我们的现实世界的物质,我们无法得知我们处在的现实世界是由声波组成还是由纸和书写成的动作组成,我们唯一能够知道的是我们是灵。
存在或是不存在,这正是问题所在。
启蒙运动(十八世纪)
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和苏格拉底及斯多葛学派这些古代的人文主义者一样,见解相信人的理性,所以法国启蒙时期也被称为“理性时代”。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到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他们认为人民之所以过着贫穷、备受压迫的生活,是由于他们无知和迷信,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教育儿童和一般大众上。多数启蒙时代的哲学家认为一旦人的理性发达和知识普及后,人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所有非理性的行为与无知的做法迟早都会被“文明”的人性取代。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卢梭就相信童年是一种“自然”状态,其价值是独一无二的。
宗教方面很多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但大多数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上帝是存在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不可能没有上帝。很多人宣称“自然神论”,意思是上帝在万古之前创造了世界,但从此就没有再现身,就像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或“第一推动力”一样。自然神论否认“超自然”神论。
政治学方面,这个时代人们积极争取所谓“自然权利”,意思是人生来就有的一些权利。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其顶峰,它提出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
康德生于1724年,他一辈子都住在普鲁士东部的格尼斯堡。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的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从感官而来。康德认为这两派的说法都有一部分正确,也有一部分错误。他认为理性主义几乎忘记了经验的重要性,而经验主义则无视我们的心灵对我们看世界方式的影响。康德同意经验主义者的说法,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透过感官而来,但他也赞成理性主义者的部分说法,认为我们理性中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左右我们获得的经验。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他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例如因果律,休谟认为这是人可以经验到的,但人无法证明因果律。而康德认为因果律属于心灵的部分,因果律的存在正是人类理性的特点,正是人类的理性决定了人可以感知事物的因果。他的理论是:因果律是根植于我们的内心的,他同意休谟的说法,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真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这是康德对哲学最大的贡献:即“事物本身”与“我眼中的事物”是不同的。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休谟说我们不能感知自然法则,也不能证明自然法则。但康德以为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乃是人类认知的自然法则,由此我们也能证明这些法则的真实性。
康德的概念是:人类对世界的观念受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一个是人类内在的因素,例如时间与空间的方式,符合不变的因果律,我们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对于那些很大的问题,例如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人是否有自由意志、宇宙的界限等等,康德认为在这些问题上理性所能运作的范围超过了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因为对于这些问题,理性没有感官的材料加以处理,没有相关的经验可资利用,没有任何确定的原料,所以我们的理性不能发挥作用,我们也就永远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我们可以宣称世界一直都存在,但如果世界不曾开始的话,如何一直存在呢?由此康德认为这些大问题应该交由个人的信仰来决定,而不是理性和经验。另外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我们应该假定人有不朽的灵魂、上帝确实存在以及人的自由意志。他特别强调让他这样做的不是理性而是他的信仰,他称这种对灵魂不朽、上帝存在及自由意志的信仰为“实践的设准”,意思是为了实践而必须假定为真的说法。
伦理学方面,康德不同于休谟,他和理性主义者一样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理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道德法则和物理法则一样是绝对的。这套道德法则是无上命令,是无条件的、适用于所有情况、每一个人的,它是强迫性的,是绝对的权威。即: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包括自己),而不是将他当成达成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康德的道德观是,只有那些你纯粹基于责任所做的事才是道德行为,所以康德的伦理观有时又被称为“义务伦理观”,也就是说你的行为是不是合乎道德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不取决于你的行为后果,所以康德的伦理学有时也被称为“善意伦理学”。
康德把人分为两部分,一个由物质形成的完全受不变的因果律支配的生物和一个有心灵的具有理性选择能力的受造物。康德认为如果我们只是过着感官动物的生活,我们就没有自由可言。如果我们服膺宇宙的普遍真理,我们就是自由和独立的。
政治学方面,康德曾经提倡成立“国际联盟”,康德的主旨是,人的“实践理性”要求各国脱离制造战争的野蛮状态,并订立契约以维护和平。所以康德可以说是联合国概念之父。
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感情,想象,经验,渴望| 用艺术体验到物自身
浪漫主义的反讽——“运用这些手法的不是我们,我们只是那个反讽中两个倒霉的受害者罢了。假使一个大孩子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东西,你不能问那张纸说他画的那东西是代表什么。”
谢林:自然是肉眼可见的精神,精神则是肉眼看不见的自然。大自然中到处可感structuring spirit| 大自然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动态的历史观| 艺术作品,创造的行为不一定完全有意识|生命最深刻的意义在于世界精神|
黑格尔:不同的世界精神——人类精神的总和| 真理是主观的,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 历史就像一条河,哲学与思想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向越来越了解自己的方向发展| 否定之否定——正,反,合| 辩证法,否定的思考和保留优点| 女性是劣等的| 个人是团体的有机部分,理性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能得到彰显——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个人的存在(主观精神),家庭社会国家中的定位(客观精神),艺术宗教哲学(绝对的精神)| 泛神论or观念论,每一个事物都属于一个大的自我,每一件事物都是世间唯一的世界理性的表现
存在哲学与行动哲学(19世纪)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说大哲学体系的时代到黑格尔为止,在他之后,西方哲学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再有庞大的思考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所称的“存在哲学”与“行动哲学”。马克思曾说,直到现在为止,哲学家只是诠释世界,可是重点在于他们应该去改变这个世界。这显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大转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