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课堂:一日一证之自汗(一)

 夏大夫的图书馆 2019-12-01

自汗

[概念]

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劳累、不因天然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而言。

本症首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谓之"自汗出"。《三因方》载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本症只讨论全身自汗,局部自汗(如"头汗"、"手足汗"等)及"绝汗"均另立专条。

证候分型之

营卫不和自汗: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

风湿伤表自汗: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肢体重着麻木,小便短少,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濡滑。

证候分析之

营卫不和自汗:由于素体表虚,卫气不固,腠理失密;再因营阴不足,易感风邪,致使阴阳失调,开阖失司,故汗出后恶风明显,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治宜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

风湿伤表自汗:多见感冒挟湿以及痹证等。正如《类证治裁.湿症》指出:"若夫风湿相搏,为风木之邪,内干湿土),时自汗出,汗出恶风"。由于风湿之邪侵袭肌表,伤及卫阳,或素体虚弱,复感风湿外邪,肌表受损,导致腠理时开时阖,所以自汗断续,汗量不多,恶风畏寒,脉浮缓;风湿痹阻经络,经隧失于通畅,则出现肢体重着麻木,脉濡滑;湿邪易致三焦失畅,膀胱不利而小便短少;舌苔薄白,为风湿侵袭肌表而无热象。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方选防己黄耆汤加减。


《人为什么会生病》

◆ 《绿色疗法:点穴按摩穴位方》

 60集大型纪录片【黄帝内经】

◆ 《中医辨证的根本:阴阳寒热》

◆ 《老牛论中医》

◆ 《问中医几度秋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