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从先秦走来的信阳
2019-12-01 | 阅:  转:  |  分享 
  
从先秦走来的信阳



历史是流动的,起伏变迁不一而论。历史是“线”,人物是“面”,而背负历史的是以地理位置为载体的“点”。“信阳”就是这样一个地点,一个亘古不变的地点。世事沧桑斗转星移,风云激荡代代更替,这个地理意义上的地点历史上是怎么一个模样?是信阳人,也许都应该知道——毕竟,这里是我们的家乡。





从先秦走来的信阳



过去我们发表的一些文章曾经谈过先秦之前信阳的历史情况,现在就让我们对这部分简单梳理一下。



信阳地处江淮之间,靠近淮河上游和大别山麓。今日信阳市包括二区八县,西北端的“浉河区”“平桥区”是信阳市的市府所在地,另外的八县由西而东依次是罗山、光山、潢川、固始,还有北边的淮滨、息县和南边的新县、商城。

先秦时期



先秦分封申国位置图(公元前828年-公元前516年)

秦之前我们信阳在西周末期属于天子分封的小国“申”。作为周朝舅国的申国疆域究竟有多大?



反正考据起来,西起南阳(谢邑)东到信阳(冥厄、冥扼、黾厄、鄳阨),淮河上游这一大片都是。后来南阳更多在史册上反复出现,信阳南阳一东一西把个“古申国”在史学家那里分了个不清不楚。历史学家弄不明白就硬要明白,顺着古籍就把立国时的“申”叫“南申”(因为更早些还有个“姜申”在西北,被历史学家叫做“西申”)。



“申”,是伯爵地位的封国,周天子为了照顾天子亲戚,也为了固守边疆,就把这块地方封给他老舅。申,丰腴的边塞之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他的公子宜臼就从这里反了他老父,他老舅又从犬戎招来援军灭了西周。公子宜臼(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到雒邑(今日洛阳),西周结束,就此开启东周时期。那是公元前771年的事情,距今已有三千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动手“楚灭申”,这地儿就成了楚国的,可名字还叫“申”。楚文王“假邓灭申”后,大批贵族和申国军队残余被向东驱赶,流落到申国更偏远的东南部,于是信阳又被称为“东申”。



楚文王采取“胡箩卜加大棒”的办法对待征服的国家,又拉又打,强迁申国贵族到楚国边境使之成为附庸国,最后彻底将申国变成了“申县”。这就是所谓的“实县申息”,楚文王为“申县”派出的第一任“申公”叫彭仲爽,此后申国世袭制消灭了,再也不是封国。不过,申国灭亡,申师和息师(申国和息国军队)依然是楚王的生力军,楚王不仅从申息之地直接征集赋税,也利用“申息之师”为其服务,成为楚国的一支闻名遐迩的威武之师。



古时候信阳还有“冥厄”(冥扼、黾厄、鄳阨)、“负函”之称。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冥厄”属于春秋战国的“三关之一”,另外两关为“大隧”“直辕”(冥厄,后称“平靖关”;大隧,后称“九里关”;直辕,后称“武胜关”)。经考证,这三关均位于信阳界内外。



《春秋左氏传》记载,“叶公致蔡遗民于负函”。“孔子适负函”,说的是孔子公元前496年55岁至68岁周游列国十几年,最后到达的地方就是今日信阳的罗山一带。那时申国已经灭亡200多年了,楚国正是楚昭王时期。公元前489年孔子抵达现在信阳长台关的楚王城(城阳),那时楚国已经同化了200年前的“申息”,正在吞并“陈蔡”之际。清康熙《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和1987年11月日本友人、《孔子》的作者井上靖先生均推算负函就是信阳“城阳”。











秦承楚,县申地。南阳、信阳尚未截然分开,南阳以郡置,“申县”湮灭。秦将天下设为36郡,今日信阳分别位于“南阳郡”“衡山郡”,“九江郡”辖地之中。先秦时期信阳地区境内的弦、黄、光、蒋、蓼、等小国,通归郡县,信阳境内还有息县、雩娄(商城)、西阳(光山)、期思(淮滨)、城阳(平桥)、义阳、弋阳等诸县乡。



秦代地处衡山郡的“城阳”(义阳)



秦时淮河上游分布图(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



两汉

两汉时,天下虽依然是郡县,但异姓和刘姓封王之后也有“国”,汉时古代封国死灰复燃,成为“封国”“郡县”两条腿。

两汉时(前202年-220年)义阳、弋阳图示

以“竹竿河”为界,东为弋阳(属豫州);西为义阳(属荆州)

信阳分属“南阳郡”和“九江郡”,境内新增安昌(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今潢川县)、轪县(今光山县境内)、黾县(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等地方。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轪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为“平春侯国”,新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汉代封国尾大不掉,到汉武帝时已有110个郡国,大汉天子管不过来,就另设了13个刺史部。此际,以罗山县竹竿镇的“竹竿河”(南北走向)为界,河西为“荆州刺史部”,河东为“豫州刺史部”。



南阳郡义阳乡(今浉河区)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而弋阳、轪县、西阳则属“豫州刺史部”。自楚灭申,又历两汉400年,将近千年过去了,“义阳”一直属于荆州江夏郡。





三国

三国时,义阳属魏的荆州江夏郡。有史册记载在南阳郡有“义阳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改年号“黄初”,分荆州南阳郡置“义阳郡”。这就将信阳原称“义阳”的传说正史化了。魏文帝曹丕还划出汝阳、江夏各一部分新添一郡,曰“弋阳郡”(潢川)。“义阳”归“荆州”,“弋阳”归“豫州”。后来,两郡郡置时有取消,但史籍留下了“义阳郡”和“弋阳郡”的名字。

三国时代,南阳郡和江夏郡交界处的义阳乡(义阳国)

今日信阳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两个部分,一部分归北,一部分据南。三国时今日信阳就属“荆豫之间”,一部分归荆州,一部分归豫州。不过当时信阳(义阳)归荆,潢川(弋阳)属豫。





两晋



东晋时期,豫州收缩至淮南,只剩下一小片,州治弋阳

西晋中国版图庞大,分天下十九州,义阳一度称“义阳国”,辖境向西延伸至南阳、襄阳。实际上恢复了古代申国概念,而并立的“南阳国”限于宛县一带,与“义阳国”大小相仿。此后,“义阳”开始区别于“南阳”,也区别于“弋阳”。



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东晋被压缩到淮河以南,河北则是“五胡乱中华”。淮河就是南北中国的前沿,南阳已经不归晋国土,而义阳尚属荆州北部边陲,东晋“义阳郡”治所仁顺城(今浉河区境内)。本来在淮河以北的豫州,被赶到淮河以南只剩下巴掌大一块,东晋就把豫州的州治迁到了潢川(弋阳),弋阳由此便成了州治,开始有了“弋阳州”的称谓。由于义阳国已经支离破碎,仅剩下淮河上游一点地盘属于荆州,没有州官,依然是郡守。





南北朝

经过南北朝宋齐梁陈一番折腾,大家都嫌郡县小,要往高枝儿上攀,是县的要成为郡,是郡的要成为州。乱世无正典,大家一通鼓噪,“州郡”遍天下了。古人也“发思古之幽思”,因为潢川地方先秦曾经有封国“光”,“弋阳州”到南梁时随着“豫州”的消隐新置一州,变成了“光州”,州治定城(今潢川南);而“义阳郡”一直保留了下来,也升格为州,曾名“申州”、“义阳郡”、“义阳县”(三治同城)。



南北朝时期(中大同元年)光州、义州仍在南梁(546年)



周、齐(北朝)、陈(南朝)交界图(太建四年)

以淮河为界的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北朝占据淮北,南朝占据淮南。各朝或为安置战乱人口而添郡置县,或为招纳士族而虚设官衔,州郡越变越小,郡县越来越多,甚至有名无实。后世许多这样的州郡都消亡了,但南朝梁设置的光州,自隋至唐至清,一直延续下来。









隋朝(大业八年),淮南之义阳郡与弋阳郡(581年-618年)

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北分治,实行二级辖区,开始称“州县”后来改“郡县”:申州,改称“义州”,“义阳郡”“义阳县”(二治同城);弋阳,把北周时改称的“淮南郡”又改回来,依然是“光州”“弋阳郡”。







唐代,中国疆域进一步扩大。戍边所需,把军队驻守的地方命名为“军、城、镇”(军政首长称“使”),在郡县的基础之上新添了“府”的建制(如,驻兵边塞的“都护府”),相当于州郡一级;此外在州府郡县之上更添加了“道”的管辖监护衔。“义州”仍是州郡同城(又称“申州”);弋阳,一度改为“弦州”,旋复称“光州”,州治在“定城”(今潢川南)。



唐代淮南道之申州、光州(618年-907年)

安史之乱后,“道”成为事实上的地方行政机构。贞观年间,申州、光州一改过去历代两地分属,均归到治所在扬州的“淮南道”属下,收拢成一家了。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周(显德六年)申州、光州通归周(959年)



唐以后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延续唐的政区建制,从907年到960年,“申州”“光州”在梁唐晋汉周五代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申州”亦称“义州”、“义阳”;“光州”则按竹竿河以东划界曾分别归属于吴、南唐和周。梁唐晋汉周五代南北一直以淮河为界,周显德六年(959年)将南北界线推进到长江,“义州”“光州”均归周界。





两宋

到了大宋王朝,一改大唐的行政区划,改大行政区划的“道”为“路”,全国分为21路。“道”“路”的建制一直延续到金、元两代。



义阳,进入北宋后有“信阳”的演变。“信”“义”意义相通,字音不同,千年来“义阳”“弋阳”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两宋时期有了更加精微的概念区分。为了在交流上有所区别,“信阳”就取“义阳”而代之。



另外还有种说法,是宋太宗赵光义为避讳而以“信”代“义”,改“义阳”为“信阳”。



北宋初(政和元年)京西北路的“信阳军“和淮南西路的“光州”(960年-1127年)

赵光义(976-997在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以“金匮之盟”兄终弟及承袭大位。他本名赵匡义,字廷宜,避讳哥哥赵匡胤名讳,改名“赵光义”。我就想,为了避圣讳,义阳改了“信阳”,光州,为什么就不避讳呢?一查史料,光州还真的在宋朝改名为“蒋州”过,不过那不是赵光义的避讳,而是又过了七八十年的宋高宗时期了。“蒋州”没能取代“光州”,“信阳”却从此取代了“义阳”。



北宋、南宋信阳地处要隘,军事上的地位凸显,城邑驻扎大批军队,不称州郡称而称“信阳军”。北宋时,“信阳军”和“光州”又分开了,属于不同的道路,分别属“京西北路”和“淮南西路”。





南宋时(嘉定元年)京西南路“信阳军”和依旧是淮南西路的“光州”(1127年-1279年)

南宋时,“京西北路”被金吞并,淮河以北连同南阳均陷落成金国之地,“光州”依然还属“淮南西路”没变;“信阳军”好歹没有归属金人之地(息县、褒信入金),勉强成了南宋的北部前沿边陲,归了南宋的“京西南路”;而“光州”一度改为“光山军”,岳飞的抗金战斗许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南宋时期“信阳”“光州”,分别属于“京西南路”和“淮南西路”。







蒙古人不仅建立了“蒙元王朝”,还把“行省制”带入中国行政制度。行省制度一下子简化了繁复的中国行政区划,元朝仅把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至兴安岭,西南至黄河,东抵大海的这片地域叫做“中书省”,其他大片地域被命名为“行中书省”,按黄河、长江和洞庭湖等大江大河大山大湖,划分区域,形成了今天行政区划的雏形,包括“河南”在内共11个。当时河南省叫“河南江北行省”,顾名思义可知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片区域均属这个“行省”。元朝行省下还有有隶属的“路、府、州”二级政区,其下又有“县”的三级区划,延续了历代地名的脉动。

元(至顺元年)河南江北行省(1271年-1368年)



元朝时期,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

分割自治的“信阳州”和“光州”又走到一起,均被收入“汝宁府”辖下,归属“河南省”,由此奠定了迄今的区划情形。







明代开初将元朝时的“行省”基本保持不变,改为13个“布政使司”,那时候没有“省长”,一把手叫“布政使”(后为“巡抚、都督”)。明清两代行省制度沿袭元朝一直贯彻下来,省下辖州府,府下辖州县。



明朝起河南省的地域基本定型。河南省下辖:漳德府、卫辉府、怀庆府、河南府、开封府、归德府、南阳府、汝宁府和汝州“八府一直隶州”。信阳州1277年一度称“信阳府”,只一年复为州治。信阳和光州混到现在还没有进入明代的大“府”,倒是统一归到了“汝宁府”下。一直到清朝结束,信阳才从“汝宁”辖下脱壳。



明(万历十年),河南汝宁府信阳州、光州(1368年-1644年)







清代,沿袭明代未变。但“光州”从汝宁府脱离出来成为河南省直隶州,不再归属汝宁府。一直到1913年废府州设“道尹”,汝宁府废止,“信阳州”、“光州”分别更名为“信阳县”、“潢川县”,属“豫南道”(次年改“汝阳道”),治所在信阳县。



清代,豫南道汝宁府信阳州和直隶光州

“豫南道”“汝阳道”算是今日信阳地区的大总汇,曾管辖豫南地区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共27个县。





民国

1928年(民国十七年)汝阳道撤销。河南省划分为14个“行政区”,信阳归属第八行政区(驻汝南)、第十三行政区(驻潢川)。



1932年省县之间设“督察区”。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信阳县、罗山县、光山县、息县、固始县、商城县、经扶县、潢川县,治所在潢川县(1934年4月曾短时迁驻“经扶县”)。



民国时期,河南“第八行政区”和“第十三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2月,合并鄂豫区一、二专署为省直属“潢川专署”,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罗山、新县7县。



1949年3月,“确山专区”设立,辖确山、汝南、上蔡、新蔡、正阳、西平、遂平八县和信阳、驻马店城区;当年8月确山专区撤销,改为“信阳专区”,信阳市、县分设,专署驻地信阳市;



1952年10月,潢川专区撤销,辖地划入信阳专区。信阳专区辖:信阳、驻马店、确山、汝南、上蔡、正阳、西平、遂平、潢川、息县、固始、商城、新县、光山、罗山、淮滨16县。



1965年6月15日,增设驻马店地区,信阳地区和驻马店两地区分置。



1998年6月9日,信阳“撤地设市”,成为市一级行政区划,辖“二区八县”:浉河区、平桥区和息县、新县、罗山、潢川、光山、商城、淮滨、固始。



2000年6月8日,驻马店“撤地设市”,辖“九县一区”:确山、泌阳、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和驿城区。

























23









献花(0)
+1
(本文系老豆天地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