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唐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后人评论《燕歌行》是高适所有作品中的第一大篇,是高适作品中,也是整个盛唐“边塞诗”创作中的代表作品。所谓“汉家烟尘在东北”,我们上一讲用了整整一讲的时间,只分析了这首诗的一个小序,分析了它的创作背景。可以看出高适这首诗并非专指张守珪,但也因张守珪晚节不保,尤其是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的平契丹失败,以及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因管理不力,平契丹而大败的惨败事实而引发的诸多感慨。所以高适的《燕歌行》虽非专指,但确有边将无能,贻害无穷的时代背景却是确定的。明白了他的创作主旨,全诗的结构与内容便一目了然。全诗共28句,前24句每八句为一内容段落,而最后四句总述全篇。这在层次与脉络上非常是清晰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的八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这八句写的是出征。所谓“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唐人写边塞之事,喜欢以汉朝自喻,故而汉唐雄风于唐诗中本为一体。“汉家烟尘在东北”,于此其意自不待言。我们上次用整整一讲,讲了它的时代背景,这讲的就是幽州节度使所辖一带平契丹、奚族之乱之战事。而“汉将辞家破残贼”,确实有几分毅然决然的慷慨,有几分边塞豪情的气势。所以接下来说“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诗句慷慨无比,但诗意与情绪却值得琢磨。“男儿重横行”,典出《史记·季布传》。樊哙在吕后面前曾说:“臣愿得十万之众,横行匈奴中”。所言虽然气势慷慨,但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所以这里的“横行”,既有表面上的豪情,却又潜藏隐忧,意味着恃勇轻敌。而“天子非常赐颜色”,则指破格赐予荣耀。这样高调的开篇,也和后来的惨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便是战事初开、边疆驰骋,“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摐金”是指敲锣,“伐鼓”是指击鼓,军中鸣金击鼓,本为号令。而“榆关”就是山海关,“旌旆”则是旌旗,“逶迤”则是曲折行进。而“碣石”自不待言,曹操北征乌桓,作有《观沧海》,开篇即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所以“碣石”当时东北沿海一带。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一般的解释都以为这里的“瀚海”就是指大漠,但我个人以为,后句有“单于猎火照狼山”,这里的“狼山”就应该是狼居胥山。那么这就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霍去病“漠北大战”,一代天纵奇才霍去病,于漠北会战之中,北击匈奴数千里,封狼居胥山,最后兵峰直指瀚海,这里的“瀚海”,其实宜指贝加尔湖。所以高适这里的“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瀚海”、“狼山”也应该是泛指,泛指无边的边塞疆域、会战之地,也就是一片阔大的古战场。 头八句写的是出征与出师,以及双方战场上兵戎相见。接下来八句则直面惨痛的现实,写唐军出征的战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山川萧条极边土”是说山河荒芜、边土凄凉满目,而“胡骑凭陵杂风雨”则是说风雨声中夹杂着胡人骑兵的兵器之声,凭陵低压而来。在这种惨烈的战况之前,高适感慨尤深的创作特点,使他接下来创作出一联千古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也是全诗中讽刺与批判力度最深刻的一联。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生死。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这样讽刺的场景对比,把将领无能、累死三军的必败原因毫不遮掩地点了出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高适在诗中所隐藏的复杂的情绪。一是对“战士军前半死生”悲悯与同情,二是对将领们“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昏庸与无能,深切地痛恨与批判。故而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故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你看那深秋的大漠里,塞外百草尽凋枯,而孤城一片、落日之中,战士、战卒们却越打越少了。生命便如百草凋零,这是何其的可悲呀!可是那些战士们“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可是那些战士们的生命,那些士卒们的生命,谁应该为他们负责呢?作为主将“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深受皇恩与国恩,当思报国却轻视寇敌,如今边塞力尽、举目穷愁却不能解兵急之危,既然说“未解围”,就是不能解兵急之危与围困。 那么接下来的八句,则写了被围中的士卒的情绪。“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是说,战士们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久,而家中的思妇泪水如箸。他们在丈夫别离之后、远去之后,只能独自惆怅悲哭。你看那城南孤单的少妇,泪下凄伤,几欲断肠。你看那远征的军卒,远宿蓟北只能不停地回头张望。而“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那遥远且动荡不安的边廷与边塞啊,怎么可能轻易来奔赴。而这绝远之地,尽是苍苍茫茫,哪里有人烟?哪里有生机?哪里有希望?就在这兵围之地,“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不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还是夜里,白天所见尽是杀气作阵云,晚上所闻唯有寒风阵阵里一声声如泣如诉的刁斗之声。我们在李颀的《古从军行》里头解释过,“刁斗”,军中白天可以用来烧饭,晚上用它来敲击巡更或传递讯号。所以“寒声一夜传刁斗”,听来真是让人心惊胆寒。到此由出征、到战败、到被围,诗人在慨叹征战之苦的同时,谴责将领们骄傲轻敌、骄奢淫逸,以至战争失利,使士卒们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那种批判的锋芒已显露无疑。 可是接下来诗人的结篇却突然笔锋一转,作为总述全篇的最后四句,却一下子慷慨淋漓、悲壮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在白刃翻飞、鲜血纷飞的惨烈搏杀里,那些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志士从来都是死节为报国、从来都不是只为求取功勋。那些伟大的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的质朴、何等的善良、又何等的勇敢,却也是何等的可悲呀!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古来征战几人能还?可是,只要有当年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将领,士卒们跟随他保家卫国,哪怕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谁又会有半分的怨言呢?李广虽然一生命运不济,但处处爱惜士卒,“士卒咸乐为之死”。这和眼前那些骄横、骄奢的将领们,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最后四句,我们既可以读出高适替士卒们作出的呼唤,也可以读出。纵观高适此诗,固然有对当时带兵将领的无能与昏庸的深刻批判,但是他的字里与行间,更多的是对士卒生命的悲悯与同情。由此也寄予着一种人生的期许与期望,希望能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能带着那些爱国的志士们为国杀敌,哪怕为国捐躯、效死沙场也在所不惜。这才不负一个大好男儿的人生志向,这才不负来这世上、去那边疆走上一场。 其实这也是高适自己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与期望。所以这就要说到我们上一讲讲到高适写作这首诗的时候,还只是穷困潦倒,还只是一文不名。可他却已然怀揣着这种理想、这种期望,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努力地走在人生路上。所以说起高适,我们上次就讲到,他是历来被称颂的大器晚成的典型。高适,字达夫。后来的著名作家郁达夫,原名郁文,也因慕高适,取字“达夫”,所以郁达夫也是高达夫的粉丝。高适出生于长安,却出身贫寒。后来流落宋城,也就是河南商丘一带,躬耕自给。开元年间,年轻的高适曾北游幽燕之地,先后欲投朔方节度使或幽州节度使幕下,却终至无成。后来远赴长安应举却频频落第。壮游山河之中曾结识李白、杜甫、王昌龄等人,与王昌龄、王之涣有“旗亭画壁”的佳话,与李白、与杜甫亦有壮游的传奇。 壮年之时,高适的诗名已闻天下,可仕途与人生志向却无眉目。一直到四十六岁,高适才为睢阳太守张九皋,也就是张九龄的弟弟所荐举,应有道科而中第,授封丘尉。可是在封丘尉上,他却因“鞭挞黎庶令人悲”,因“拜迎长官心欲碎”而愤然辞职。殷璠《河岳英灵集》里曾评高适,说其“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所以从他的诗即可见他人生志向。故而虽然人生不得志,高适却在《别董大》,也就是送别董庭兰时,吟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 后来“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天下大乱,已年过五十的高适却迎来了人生转机。玄宗与肃宗分别发现了高适的才能,并破格重用之。高适秉持心中的志向,常思报国,常思为民请命。后来他就像自己《燕歌行》诗中所云,爱惜士卒,带兵平乱,努力成为自己至今犹忆的李将军。在乱世之中,一展文韬武略,收安邦定国之功。大器晚成的高适,历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又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因功勋卓著,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官至渤海县侯,是唐代诗人中唯一封侯的一代文学宗师。 高适以自己人生的坚持与努力,终于成就一代文人侠士的传奇。所以高适的人生也告诉我们,理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就是因为对理想不抛弃、不放弃,对普通的生命有着悲悯与怜爱,又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与深刻的认知,所以写出了《燕歌行》的高适,才能在数十年后,终于把失踪的理想变成自己人生的辉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君不见人生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高达夫! |
|
来自: 昵称35890273 > 《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