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绝密713矿为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 上饶713矿始建于1958年,于本世纪初(2005年)完成了历史使命。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工业生涯中,它不仅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原料铀,还为祖国核工业建设输送了一批本领过硬的技术人员。 谢舒婷 晨报记者 邹思维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的重要支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具有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和技术过硬的工人放弃了大城市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从全国各地奔赴各大核工程基地,为祖国核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这些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从事的是绝密工作,因此工作地址需要严格保密,他们所在的核工业基地的名称大多是由三个数字组成的代号,不仅在地图上难以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就连家人与之通信也只能寄往“XX市XX号信箱”,可谓一处处神秘的禁区。在我省上饶市,曾经就有这样一处神秘基地,那就是位于上饶县枫岭头镇的“713矿”。 始建于1958年 “五厂三矿”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要想与美国、苏联等大国一样拥有强大的原子核科学技术,其难度可想而知。当时,我国的原子核科学技术几乎是白手起家,许多科研人员、技术工人从未涉及该领域。为了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原子核科学技术,我国尝试着寻求苏联的援助。 在中共中央领导人多年的努力下,1956年8月17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设原子能工业的协定(从1955年到1958年,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业领域,中苏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6个协定,援助的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1956年11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1次会议通过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1958年2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改名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 1958年5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批准了二机部上报的“五厂三矿”选点方案,江西上饶铀矿(713矿)便是其中之一。其他“五厂”分别为衡阳铀水冶厂(272厂)、包头核燃料元件厂(202厂)、兰州铀浓缩厂(504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404厂)、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厂);另外两矿分别是湖南郴县铀矿(711矿)和衡阳大浦铀矿(712矿)。 作为一家军工企业 工人要严格保密 提及对上饶713矿的印象,现居住在上饶县县城武夷山大道的李宏志说:“当年国家在这里建立核工业基地时,很多本地居民并不知道,人们只是感到奇怪,枫岭头镇稠川村为何突然间多出了许多陌生面孔,有朴素粗犷的汉子,有白净文弱的书生,也有威猛孔武的军人。” 据悉,当年713矿的5000多名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每天主要在矿区内活动,就算偶尔出来也是行色匆匆,少有言辞。当地居民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单位,但他们的神色和森严的警卫足以让人们感觉到庄严和神秘。 除了当地居民感到713矿颇为神秘外,就连身在外地的713矿职工亲属也只知道他们在上饶工作,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一概不知。曾到713矿走访多次并致力于713矿研究的罗向斌告诉记者:“当年713矿因为是军工企业,所以要求职工对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关于国家要求713矿职工对工作内容进行严格保密的情景,得到了矿区老职工们的证实。此外,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得知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在713矿的不同部门上班,但互不知情,直到多年后偶然在矿区内的一棵树下相遇,才知对方同是713矿的职工。 一个被代号化的厂矿 原是苏联援建项目 记者从上饶市档案局公布的相关资料得知,上饶713矿其实是一个铀矿,713只是它的代号。当年在江西境内的军工企业大多以7字头为代号,如弋阳的冶炼厂,代号为701;德兴的江光厂,代号为702。 当年这个一度被代号化的厂矿如此神秘,矿区职工是如何与家人取得联系的呢?记者通过采访得知,虽然713矿的通信地址是保密的,但职工若想联系家人还是有办法的,他们可以通过“上饶9号”(也有一说是64号)信箱寄信。 上饶市档案局工作人员黄鹤告诉记者:“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为了祖国的事业和伟大的民族使命,全国各地5000多名职工聚集于此,开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据黄鹤介绍,713矿原本是苏联援建项目,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不再为该矿的铀水冶炼提供配套的自动控制系统,致使713矿研制核工业原料一度遭遇了巨大困难。 土法上马产出“黄饼” 为原子弹研制提供原料铀 面对这一窘迫状况,713矿的职工并未停下研制核工业原料的步伐,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研制重器的信念。此后,大家不怕苦、不怕脏、不惧放射性,土法上马,人工操作,生产出了宝贵的“黄饼”。 记者了解到,“黄饼”是核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核燃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中间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重铀酸铵,呈黄色,因常加工成饼状而得名。 据亲历者回忆,当时,工人们为了能够成功生产“黄饼”付出了惨痛代价。由于那个年代的生产条件简陋,所谓的土法炼铀就是用钢钎撬、铁锤砸、炸药炸,待矿石粉碎后,再装入水缸、木桶中用稀硫酸浸泡,并使用纱布反复过滤矿石,接着还需经过沉淀、烘干等一系列步骤方可制成。这些过程看似简单易上手,其实暗藏了许多危险因素,常有工人在生产“黄饼”时因受核辐射、吸入过量矿尘而致残,有的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矿厂工人们用生命生产出的“黄饼”经过一系列铀浓缩后,便成为了可供原子弹使用的武器级铀,这也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铀。 713矿历经半世纪风雨 于2005年完成历史使命 罗向斌告诉记者:“几十年来,713矿老、中、青三代职工为祖国的核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原料铀,也为祖国核工业建设输送了一批技术过硬的人才。”本世纪初,由于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核试验慢慢减少,核原料的需求也随之逐渐减少,历经近半个世纪风雨的713矿于2005年正式停产。 当记者再次来到713矿时,只见一部分老职工还居住在红墙绿瓦的生活区内。他们依然留恋那为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挥洒热血和汗水的岁月,他们依旧在此坚守,默默注视着曾经充满战斗气息的矿区、充满生机的生活区,见证着那不曾远去的历史……� 精彩详细内容请点击各板块 |
|
来自: 知易行难nev5ph > 《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