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陕西书协名誉主席赵熊书法作品欣赏!

 mengk4fz0yyf5h 2019-12-02

赵熊,1949年2月1日生于西安,陕西当代书法家。是二十世纪陕西印坛第三代印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陕西印坛卓有建树的领导者和创作者,他的德、才、学、识,使其成为陕西书坛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赵熊先生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西安终南印社社长、陕西书学院专业书法家。

赵熊先生的书法功力扎实,诸体皆能,尤以篆隶和行书著名,他在书法创作上的成功创造在于集多年深厚的篆、隶基础,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五分书',即以篆书之形,表隶书之神,篆隶笔法各取一半,入古出新,气势磅礴而旷达。

如今,尽管硬笔、手机、电脑取代了毛笔成为主要书写工具,毛笔书法已成为少数人的一种雅好,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书法爱好者日见其增。

传统的书法作品,不仅能触发人们思古之幽情,更能净化灵魂、陶冶性情,填补物质生活富足之后急需充实的精神生活。然而,如同赵熊先生这样的书法艺术家,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为我们生活增添极大乐趣。

赵熊先生在广泛继承、吸收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注意借鉴各种其他文化艺术形式,努力表现粗犷博厚的秦汉风貌,表现时代精神与创作意识,作品具有丰富多变的形式及鲜明的个人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关注点,处处渗透出作者在艺术追求上的精心、秀心与豪气。

有的书法作品,布局恢宏,笔力苍劲,巨幅屏条一气呵成,弩拔弓张,“气吞万里如虎”,有的作品,构图奇巧,笔法精细,斗方之中经天纬地,包罗万象而不露雕痕。

各种书法字体、各种表现形式,在赵熊先生的妙笔下,皆左右逢源,妙手天成。正如行家所指出的,“他不是为写字而写字,而是苦苦地在为心灵的律动寻找表现形式”,“融生命意味、情感、意象于书印”,“表现了他创新的胆识和高雅的趣味”。

赵熊先生,在书法界成名也很早,但确实“大器晚成”,似乎很矛盾。其实,他的书、画、印若分开看,都是一个一个的环,都有出类拔萃之处,只有当这些环被巧妙结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链条时,才能看出“成大器”。

赵熊学书经历有一段“穿山透地”的艰辛。在他日夜兼程、奋发进取之时,一场因劳累过度引起的大病使他不得不卧病在家,终日与药材、药罐为友,然而依然苦练不止。陋室书桌上,中药与印石堆放狼藉,这也是他名号药石庐的由来。

1986年春,他应中国书协邀请,以其新创的一幅五分书体作品成功地参加了中国、新加坡两国书法联展,展览后作品被新加坡收录出版。

赵熊先生的书法作品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