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优秀的孩子,捷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让他去见这世界的每一面。 01 前段时间,电影《少年的你》火了。 在里面饰演混混“小北”的青年演员易烊千玺,无不被大家夸赞前途光明、年少有为。 但是比起演技,感悟君更想让大家看看易烊千玺在中戏开学典礼上的一段演讲,特别触动。 他说:
一个仅仅19岁的孩子,能说出如此大气有格局的话,必定,和他见过的世面有关。 见过世面的孩子,往往会比同龄人眼界宽、格局大、见识多,更不会满足囿于自己的一小方天地。 而父母的眼界、高度和思维,决定了孩子能见多大世面。 正如教育家史蒂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写道: “男孩成长为坚韧、有责任感的男人,需要坚定、友善的领路人。父母要为儿子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精彩的人生航程。”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养孩子不只是给他钱、给他爱, 更重要的是,必须竭尽全力带他去见世面。 02 何为见世面? 王家卫曾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深以为然, 见天地之大方知己之渺小, 见众生之苦方培己之慈悲, 见自己之性方定己之方向。 见世面,不一定是花了多少钱,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 它更像是一种润物无声的影响和长久以来岁月的灌溉,是一个人丰盈自己生命和灵魂,再剔除杂质的过程。 ● 1.见世界的宽广,让孩子多出去走走 《后会无期》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如果将孩子拘泥于自己所心安的一隅,那孩子的眼里便只有这一隅的天地,也就只有这一隅的眼界, 有些父母可能会说:“有钱才能见世面。钱都没有,让孩子吃饱读书就不错了,还见什么世面?” 要知道,见世面不等于旅游,有远见的父母,也不等同于有钱的父母。 李亚鹏算是有钱吧?但他常常带着女儿回乡下小住,父女俩在“田间转转,镇上逛逛,看看亲戚,见见故友”。 除此之外,为了帮女儿辨别各色植物,他甚至会带着工具,背着很厚的《本草纲目》往返于山林之间。 所以啊,只要父母有心,大自然、商店里、公园菜市场,都可以成为孩子出去“见世面”的场景。 作家龙应台曾说过:“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见微知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帮孩子真正地感受和领略到了各色生活,才算开拓了他的见识和视野。 ● 2.见众生的苦难,让孩子看世间好坏两面 一个人,尤其还是孩子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到自己, 他们天真的觉得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围绕自己运转的, 只想关注自己的忧伤、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欢离合…… 可做父母的应该懂得:世有百貌,人有千面。 当你的孩子见过的世面越多,对世界的感知越深刻,对自己的认知就会越清醒, 见过众生,他才会懂得生活不易,皆有难处。 毕淑敏说过一句话:“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 正如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是因为在街上看到了很多因疾病痛苦的人,才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烦恼病痛,如果他作为太子一直在皇宫中不去看看民间,也不会看到众生万象,更不能有后来的修行成佛。 一个人只有看过了众生万象,才会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这么广阔,才能感知到自己原来这样渺小。 认识生命之重,方可学会包容和接纳。 ● 3.见内心的坚持,才是最终的见世面 见天地,见众生,终归是要见自己。 当孩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也就认清了自己的方向。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年轻小伙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离家二十里的小镇。他二十岁就娶妻生子,到二十五岁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 后来生活太难,他选择外出打工。 来到大城市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男生在二十五岁的时候还在读书;他才知道,城市里面的交通工具有这么多种;他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靠脚就能走到。 直到25岁,他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和充实…… 杨绛先生说过: 人就要活出自己的样子,能够爱自己所爱,恨自己所恨,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决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只有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感知,他才能知道自己是谁,明确自己为何而来,他才懂得该如何出发,并且笃定而勇敢。 而不是到了25岁才开始迷茫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03 相信为人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寒窗苦读十几年,步入社会后才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根本赶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爱,便是开阔他的眼界,给他远行的翅膀,让他自己去闯。 唯有如此, 才能在他遇到任何事时,知道备好计划一 ,计划二,计划三。 在他碰到任何人时,懂得如何相处,攻守有道。 无论他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觉得我能掌握,我不害怕。 愿你我都能共勉! |
|
来自: 苏海豚5ripwzxp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