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非要原谅?我偏不原谅。| 有时候,“原谅”是一种心理不健康

 昵称535749 2019-12-04

KnowYourself

泛心理科普与服务,美好生活从了解自我开始。昨天 22:31

昨天,一条名为#李阳疑似复婚#的话题悄悄登上了热搜。

11月28日,“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前妻Kim在微博发送长文称“家暴是不可容忍的”,但也肯定了自己“爱丈夫”。对她而言,这看似矛盾的两点之所以同时存在,是因为“原谅”。

500

曾经,这对夫妻因“家暴事件”数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Kim此前多次在微博披露的内容来看,她承受家暴已有数年,于2011年向法院提请离婚,官司持续了两年,离婚判决才终于落槌:李阳被认定家暴行为成立,准予Kim的离婚诉讼。

当时本以为这段饱受争议的婚姻会就此尘埃落定,没想到出现了后续进展。

Kim还在微博阐述了被家暴仍然能够选择原谅的理由。

500

Kim这一番对于原谅的解释,引发了网友热议。无论是被家暴,还是在其它方面遭受伤害,受害者最终选择原谅,似乎都是“更怀有爱意”、“更得体”甚至“更道德”的。

但是,所有的伤害真的都可以被原谅吗?原谅是一种必然有益的选择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原谅,这个复杂的问题。

500

500

原谅(forgive)一词,在韦伯斯特字典中给出的定义是:停止对(冒犯者)的不满,放弃对(侮辱)的愤怒,或放弃要求补偿来作为代价。

在其中一个词源上,是形容免除金钱上的债务。如果有一个人欠你一大笔钱,欠债者和旁人都不太可能会劝你一笔勾销,即使你免除了这笔债务,以后你也不太可能会再次借钱给这个人。这是在经济关系上,显而易见的事实。

谈回原谅这个行为,情况又变得不一样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种主动意愿,包含两种心理过程。首先要解决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其次才是改变对另一方的态度。

在这两个过程中,自己情感的改变往往会比对另一方态度的改变先发生。一个人既要面对原谅心理或现实上的一个事件,也决定要不要去原谅一个加害者。

因此,要理解原谅这个行为,绕不开三个元素:受害者(victim)、加害者(perpetrator)和创伤(trauma)。

说到原谅,我们可能会联想到出轨。“如果原谅有颜色,一定是绿色的。”有一阵子网络盛行原谅梗,有的网友会冷嘲热讽被出轨后选择原谅的人。

在涉及像出轨这样道德伦理范畴的事件里,加害者势必会受到谴责,但受害者遭受创伤后选择原谅,也要被有的人嘲,不原谅又要被有些人说肚量小。原谅,还是不原谅?真的太难了。

*忘记不等于原谅

在《奇葩说》第四季一个关于原谅的辩题讨论中,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将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紧接着,蔡康永说:“那不是原谅,那叫算了。”

原谅总是和忘记绑在一起(forgive and forget)。但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原谅不会因为时间或遗忘就被解决。

有时候,我们早上起床还带着昨夜生气的情绪醒来;分手很多年后,也会在某一瞬间发现原以为消失的痛楚还在;有时,我们也会轻易地就被很久以前经历过的不公平的事件再次击溃。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忘记一个创伤事件,在哀悼和原谅的过程中是为时过早的。即使这个事件本身不再占据我们的意识(conscious)层面,与之相关的情感记忆却停留在了前意识(preconscious)水平(Akhtar, 2002)。

也就是说,如果未来再出现和这个创伤事件类似的情境,我们不但能清楚地记起,还会重新经历一遍创伤体验。

500

500

1.不是所有伤害都可以被原谅。

你有没有遇到过在亲密关系中,发生冲突时具有攻击性的伴侣?

当你们一吵架,ta就会朝你大吼大叫、恶言相向,或者乱踢东西、摔门而去,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使用暴力。但冷静一段时间后,ta可能又回过头来忏悔,乞求你的原谅。

你于心不忍,终究还是原谅ta。但没过多久,下一次吵架,ta故态复萌,再次对你造成伤害。

现实是残忍的,研究佐证,婚姻中一方表达更多原谅的倾向性,可以预测另一半未来持续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攻击(McNulty, 2011)。当你表达了原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恰好抹去了加害者不想要承担的后果,削弱了ta们的愧疚和罪恶感,于是伤害再次发生。

原谅其实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我们并不是都可以做到以德报怨的圣人。对有的人来说,只要对方道歉悔改,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已经造成的创伤。

尤其是像酷刑、虐待和侮辱这样的伤害,一般人本身就很难轻易地进行心理代谢(psychic metabolism)。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别人或自己再继续坚持理想化的仁慈,都可能会让受害者对自己无法原谅的状况,感到内疚和自责。

2.原谅别人,不一定意味着放过自己。

一项研究招募了135名学生,这些学生在过去六个月中都遭受过欺凌。

研究者先让ta们回忆最近一次的欺凌,并询问了ta们的一些想法和感受。随后,研究者把ta们分成三组,分别让ta们在脑海中想象欺凌的三种结果:原谅(forgiveness)、逃避(avoidance)、复仇(revenge)。

其中:

原谅组中的学生,需要想象原谅了欺凌者并共情ta们;

逃避组的被试,会想象去了一个开心的地方,远离欺凌;

复仇组的人则可以幻想采取任何ta们想要报仇的形式。

与此同时,研究者会测量ta们皮肤的电极活动,结束后,再次询问ta们的想法和感受。

结果发现,想象原谅的小组是其中感到压力最大的,ta们冷静下来的速度比另外两组要慢得多(Watson, Rapee &Todorov, 2015)。

以前的研究认为,从长远来看,原谅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但这个研究的结果让我们看到,面对欺凌这样的伤害,原谅别人不会让自己更好过。

宽恕有时候不但不能成为安慰剂,反而可能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和无力感。

3.原谅是你的能力,不原谅是你的选择。

大多数人不缺乏原谅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别人经常劝我们原谅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认为,一个人做不到原谅,就代表ta缺乏原谅的能力、胸襟狭小;而自己可以做到原谅,意味着自己的心智更成熟。社会比较带来的道德优越感让ta们感到满足。

同时,ta们也以这样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人,希冀其他人都能通过原谅达到一种更好的心智状态。

说出“我原谅你”这句话本身并不难。也有些人嘴上说着这样的话,却只是想显示自己在道德上比较优越,甚至想借此控制那个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

这个时候原谅的潜台词是:“我原谅你,因为你很糟糕,你应该觉得内疚。”但其实,这种自我为是的态度,根本与真正的原谅无关。

不原谅是一种道德选择,你有拒绝原谅的自由,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们做出这种选择。

比如小时候,隔壁邻居家的玩伴抢了你的玩具,你又急又气,想要回自己的东西。但父母却替你原谅了对方,并告诉你做人要大度。你感到不公平又无计可施,甚至感到父母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在自己受伤的心上又补了一刀。

太多时候,人们都把原谅的责任置于承受错误的人的身上,而忽略了犯错者的责任。

500

500

1.平息因小事引发的愤怒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未必会思考到原谅这一步,因为很多小事引发的愤怒情绪才是需要着眼解决的。在这里有两种小策略供你参考:

自助发泄:所谓“自助”发泄,就是不涉及人际关系间的一种发泄方式。我们不能把别人当作出气筒,这可能会造成新的问题。

我们建议你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抒发你的愤怒。比如通过大声唱歌、打沙包,在没人的地方放声呼喊。

分散注意力:这个策略不是要你逃避面对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先让自己暂时冷静下来,处在强烈愤怒情绪里的人是很难理性思考的。

愤怒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让你觉得自己力大无穷。此刻你可以去跑步、健身,做一些感兴趣的活动,消耗体力的同时平复情绪。

关键是,不要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会让你持续生气的人和事上。

2.等待事情进展,并与对方保持距离

面对创伤,我们无法帮每个人做出最好的选择,但可以肯定的是,原谅绝不能急于求成。此刻,我们可以等待。

这段时间里,加害者可能会主动道歉并提供补偿,你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最重要的是,看看你当下的心境是否足以帮助你从创伤中恢复过来。

与此同时,和加害者保持距离,可以防止二次伤害的发生,也能让你一个人沉淀下来,调节情绪,对发生的事情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记住,原谅本应该是由加害者争取的,而不是你欠别人的。

3.承认并接纳自己不准备原谅的事实

给予原谅应当发生在你真的想要原谅的时刻。Charles Klein在他的书中提出“转变时刻”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人由生气、感到不公平,转变为释放仁慈和善意的时候,ta才有可能合理地选择原谅。

可是,我们真能等来这个“转变时刻”吗?未必。

如果到最后,你还是觉得原谅不会让你更好过,并不准备原谅,那就大方地承认这个事实。我们不需要任何理由去做出假原谅的样子,或为此感到愧疚而苛责自己。也不必逼迫自己“从原谅中成长”;在痛苦和挣扎里,我们或许已经学到了很多。

如果再有人跟你说:“原谅吧。”

你就回ta:“请你也原谅我的不原谅吧。”

有时候,“宁可自损八百,也要换你一千”,是一种高自尊水平的、心理健康的表现,并且承认自己的愤恨、选择不原谅,也可以更好地帮助自己从创伤中恢复。

500

免责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