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穆小 2019-12-04

2019\12\04


在山寒水冷的冬月里,我们都渴望读一首暖诗,希望千百年前的那一股暖意,在平平仄仄间再一次流淌,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可有那么一首诗,它每一个字都散发着刺骨的寒气,每一句都冷到心底,我们依然喜欢去读,欲跟随着它冷冰冰的气息,在诗的境界里孤独散步,以一副享受的模样。

它就是柳宗元的《江雪》,仅有二十字的小诗——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因购买的版权图库中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只能放几张凑合看吧,关键还是得靠你们想象。第一张中的鸟没有飞绝,第二张鸟飞绝了,但没有渔翁,第三张有渔翁没有鸟但多了梅花,我太难了!

诗的画面感很强,即便你没有看过“寒江独钓”类的图,脑海里也能瞬间呈现出那样一幅画,甚至还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漫天飞雪中,在万籁俱寂的素色世界里,你一人“千万孤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全诗所处的大背景,简到极致,最后只剩下一片白。其实,“千山”、“万径”所包含的内容,本来应该很丰富的,至少有草木,有飞鸟,有人的足迹,可因为大雪的覆盖,这些都消失了,仿佛是被造化者用一支笔无情地抹去了一样,当然作者柳宗元也参与了,因为诗境本来就是他自己创造的。他创造了“千山”、“万径”,又分别将其“绝”、“灭”,如此大费周章,到底是为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到主人公出现,我们才明白,原来前面的描写都只是陪衬。若寒山只有一座,人径只有一条,那么“孤舟蓑笠翁”的存在就没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相反只有在足够广阔、足够沉寂的天地里,他独钓的形象才会呈现出遗世独立的特殊气质。

有人可能会说,在如此大的雪里,“孤舟”应该变成了白色,渔翁戴的蓑笠也是白色,就连钓竿、钓纶都失了色彩,问什么还说渔翁的形象最突出呢?要知道,你读的是诗,而不是一幅真实存在的画,诗虽然是无形之画,但因为读诗之人的审美活动而变成一个更加瑰丽多姿的艺术品。就拿渔翁来说,他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垂钓,不怕严寒,或许已然忘记了严寒,就这样专心致志地呆着,他钓的是鱼吗?他那个孤独却又高大的形体是他自己吗?读到这里,你眼中除了渔翁还会有什么呢?

最后一点,本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柳州期间,至于他为何被贬,在柳州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内心有多么苦闷,请感兴趣的诗友找资料补补,诗词君身体不适,就不闲扯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