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的殿堂,唐代诗仙李白绝对是个传奇,而在朝代的更迭中,那些名人们对他乐此不疲的评价更是一种传奇。 就像杜甫和余光中,一个是大唐的诗圣,一个是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作家,看似两个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人,但他们所写的对李白评价的诗,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绝妙的是,余光中诗歌的副标题,还是杜甫的诗句,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和交割,成了文人之间,跨越千年最经典的交汇。 0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对李白的评价简直惊世骇俗 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代表着唐诗中的两座高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他们还是一对好朋友,在唐天宝三年,也就是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在洛阳和32岁的杜甫相遇,没想到这电光火石般的相遇,就让他们相知、想吸,成就了一段传为旷世佳话的友谊。 当时在翰林院供职的李白,由于得罪了小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实际就是给了他一些钱被免职了。虽然仕途不顺,但这时的李白已经诗名大震,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名人。他出长安后开始潇洒地四处游历,反正所到之处有朋友招待和当地名流欢迎。 这一年的夏天,李白来到洛阳,遇到比他小11岁的杜甫,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就相约一起到梁宋,就是今天的河南游玩。后来两人在梁宋遇到东道主高适,高适做东,三人把酒吟诗,不亦乐乎,由于共同的诗词爱好、理想抱负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竟成了挚友。 此时李白虽从朝中辞退但已声名远播,等待再遇赏识自己的人进入仕途,而杜甫在仕途上还一事无成,苦苦寻觅,李白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才学上,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杜甫在李白的带领下,游历山水,围场打猎,访仙问道,喝酒高歌,吟诗作赋,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两人分别各奔前途,无论在仕途上发展得如何,他们的友谊一直都在。 分别18年以后的宝应元年,即762年七月,杜甫听说李白因安史之乱中站错了队伍,为了生计投入永王李璘的帐下,作为叛党,被朝廷流放夜郎的消息,十分叹惋,便创作了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寄给李白,来表达对李白的劝慰之情。 诗中对李白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成了千古名句。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还真是惊世骇俗,说他的诗惊天地、泣鬼神,写诗的时候,一落笔就能让风雨都感到惊叹,诗写成后,连鬼神看了都会激动得流泪。 赞美的手法之奇特,赞美的地位高度之独特,完全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文人相轻的说辞。 02、“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竟也大气磅礴 再来看看千年之后,著名诗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作家,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的余光中是怎样评价李白的。 余光中非常喜欢李白的才气和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他写了一首现代诗《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把自己对李白的崇敬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其中那一句:“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不但对李白的评价大气磅礴,而却被当做令人痴迷经典之句,被广泛传诵。 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余光中也是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家,他著作等身,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真不愧“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的光荣称号。 《寻李白》是余光中《隔水观音集》中的一首自由诗,诗中写李白的名句“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用他的大手笔把李白的地位抬到半个盛唐的高度。 据统计,在《全唐诗》中所收录的作者有2873人,诗歌49403首,句1555条。把李白的地位抬到半个盛唐的高度,比喻天下之才气,就被李白一个人独占二分之一的意思,可见其评价有多高,语言功底和想象力有多超凡。 03、“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绝妙!余光中《寻李白》的副标题,竟是杜甫的诗句 有些相遇早已注定,就像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成就了一段惺惺相惜的旷世佳话。 而杜甫和余光中,千年之后因了李白的交集,一定也会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佳话。 而这段佳话,联姻的就是余光中《寻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一诗的副标题: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你说巧不巧,这个副标题出自杜甫的诗句。 这是当年杜甫和李白一起游玩多日,分别后,杜甫想念李白而作的一首七绝《赠李白》的名句。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和李白在秋天分别了,感觉自己就像是飞蓬一样随处飘荡,很后悔没有和李白一起去求仙问道,真是愧对那位炼丹的仙师葛洪。 其实杜甫真正想表达的,是李白的狂放不羁: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痛饮狂歌,却不为统治者所赏识;纵有心雄万丈济世之才,可无施展之地,何以称雄? 短短28字的是诗,将仕途不顺,但依然狂放不羁,不受世俗约束的李白刻画得惟妙惟肖。 智者所见略同,余光中想必也和杜甫一样,非常欣赏李白这种狂放不羁的浪漫情怀,才会把杜甫的这句名句作为自己诗歌的副标题,和杜甫有了跨越千年的经典交汇。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绣口一吐 就半个盛唐”,站在唐诗巅峰的诗仙李白,是完全能担负得起这样的评价的。 |
|